杨胜菊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阅读力
引言: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当前,很多教师认识到了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也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笔者在此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总结,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一、阅读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阅读兴趣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阅读规律,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阅读的难度,同时,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其阅读能力。
二、创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性
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好的阅读环境。在阅读任务开展中,阅读环境的好坏十分重要。一个好的阅读环代境,对学生个人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2]。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设立一个公用书架,结合学生自备的阅读清单、共同阅读清单,购置添加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书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喜好和相应的学生语文课培养大纲要求来阅读一些书目和文章,在阅读过后则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比如,对于部分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安排读后感写作任务;对于听说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则安排类似阅读、演讲、朗诵等任务,以此作为途径来提升各自的优势項目。在此基础之上,下轮次的阅读工作则发生反转,借此来提升各自的短板。通过这样的循环模式,就很好地给学生打造了一整套的阅读环境,使学生个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都得到了相应的积累和锻炼,扬长避短的同时,也充分凸显出了个性教育的价值。
三、提倡自主阅读,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倡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魅力,从而爱上阅读。与此同时,自主阅读并不是自由阅读,也并不是放任学生不管,完全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自由的度很难把握,容易出现自由过度、引导不足的问题。教师需要对阅读内容、阅读目的进行规定,让学生通过引导掌握正确的自主阅读的方法。一方面,阅读过程有了自主性,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得到激发,对于阅读的兴趣也会相应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断提升,阅读就成为学生擅长的事,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进步的快乐,并逐步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从识字的难度角度来说,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并不多,比较易读,非常适合开展自主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在对生字词进行讲解以后,将阅读教学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初读和精读。而在进行这两种形式的阅读之前,教师都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提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而不是毫无目的的阅读。在初读之前,教师就可以问学生:“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麻雀为什么打动了作者?”提一些以培养学生认读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而在精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思维模式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阅读,去思考作者在写小说时的框架搭建、创作技巧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四、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学生有必要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增强团结意识。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理念,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不管选择哪种合作方式,教师都应布置相匹配的学习任务,发挥合作学习作用。
例如,在合作学习《乡下人家》一文时,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有所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座位。例如,全班49名学生可以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5名学生,最后1个小组与教师一组,教师所在的小组可以是语文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这样便于教师展开针对性的辅导,其他小组之间水平几乎相等。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竞赛,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来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调整奠定基础。
五、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阅读中的文化认同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上也要为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理解。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学生在字里行间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对母亲的尊敬之情,教师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等入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文章中的母爱深深感动,从而激发自己的情感共鸣,想象自己母亲付出的种种辛苦。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背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作者的表达手法,还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结束语
总的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甚至对以后的学习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宏伟.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微[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41-42.
[2]江小艳.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及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