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共收录了六篇文章:两篇文言文《劝学》和《师说》,一篇讲话稿《反对党八股》(节选),一篇杂文《拿来主义》和两篇文艺随笔。单元提示说本单元是配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编排,将其核心定为“学习之道”,要求学习作者“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翻阅一些教学指导、教学设计和课例,无论是讲单元的,还是讲群文阅读的或是单篇的,都过多集中在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上,能涉及“列举与概括”和“经验与立场”就算难能可贵了。至于“有针对性”怎么突出,任务群怎么真正落实,尤其是本单元涉及的驳论该怎么教学就鲜有论及或蜻蜓点水了。
其实,从求异思维的角度看,不妨把另外四篇定位为立论文,而把《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定为驳论文。这是关于论证方式而不只是论证方法的;是更深入落实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而不只是对“学习之道”这一内容进行梳理探究的。以论证方式分类是对本单元教学设计的重新思考。把这两课组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并以两文涉及的驳论教学作为新的切入点,才能更深入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设计。
驳论是相对立论而言的。用已知的真实判断去证明另一判断的真实性叫立论。如《劝学》中,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众所周知的真实判断与后文輮木为轮等同样已知的真实的判断一起,在证明学习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去证明“学不可以已”这另一判断的真实性,亦即作者要树立的中心论点。而驳论相反,它是用已知的真实判断去证明另一判断的虚假性,也就是针对对方的错误判断,用反驳的方法去推翻对方的观点。为什么要驳论?驳论有什么好处?请让我们一起分析几篇思辨性很强的古今驳论名篇,再看看驳论在“思辨性表达”运用中的现实价值。
还是从《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说起。
1941年至1942年,抗战处在艰苦的相持阶段,王明的错误路线又没有从思想上根本肃清,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流行。为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既然要整顿,要反对,那理所当然就要批驳,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对党八股》写成驳论文体正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单靠耐心的说服或深情的号召,那是平淡而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唯其摆出现象,指出问题,揭示危害,将其批倒批臭,才能水到渠成地树立起自己的正确主张。也才能使文章有了直面问题的针对性。这就需要驳论,准确地讲要边驳边立。
《反对党八股》(节选)分条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在批驳每一条罪状时,一般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来进行论证的:提出问题(摆情况)——分析问题(揭危害,挖根源)——解决问题(提出正确办法)。如:
第一条,先判定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并指出问题所在: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像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是提出问题(摆情况)。实际上是树立一个攻击的靶子,有了靶子才好攻击。于是先分析把文章写得又长又空洞的原因——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再进一步揭示其深重的危害:“群众见了就摇头”——不能有效地宣传群众;“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危害群众。这是分析问题(揭危害)。仔细琢磨,这一招是很厉害的!表面上看只是析原因,揭危害。其实,那危害就是一个坑。坑越挖越大,越挖越深,靶子自然就应声倒地。自己的主张也就应运而生:“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把文章“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问题得以解决。由提出问题到分析原因,到揭示危害,再树立己论,思路可谓逐层深入,逻辑严密。
第二条基本也是这样的逻辑思路。先判定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并指出问题所在:“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是装样子故意吓人,这里面包含着很坏的毒素。”这也是提出问题(摆情况)。实际上又是树立第二个攻击的靶子。看作者怎样攻击第二个靶子。先毫不留情地指出“装腔作势,借以(故意)吓人”的实质“简直是无赖”。再逐层深入地分析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的表现。进而深刻揭示其危害:“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的。”这还不够,作者又进一步深挖与之类似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根源,说它们“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回头再看批驳的逻辑思路:提出问题——指出实质——分析原因——揭示危害——深挖根源。分析问题时可谓逐层深入,环环相扣;驳斥谬论时可谓穷形尽相,步步紧逼。在批倒敌论靶子的基础上再來解决问题,树立起自己的观点:无产阶级的武器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人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实事求是和科学吃饭。
除了第七八两条罪状简要论述之外,其它几条也基本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层次论述的。
试想,如果不要前面的驳论部分,一来就大声疾呼解决问题那部分自己的正确主张,有说服力吗?能解决问题吗?驳论部分表面是把水流堵一堵,把拳头收一收,但正是这一堵一收,才有了明确的针对性,才更有力地冲垮对方的防线,直击谬论的要害。在攻破对方观点的同时,鲜明地树立起自己的观点。同时,文章分条列举,边破边立。主席那条分缕析,逐层深入的思辨性和有的放矢,穷形尽相的逻辑力量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亦庄亦谐,游刃有余的语言风格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也正是这些特点,才使文章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思辨性和整风运动所需要的批判性。
组织群文阅读可以以主带辅。以驳论艺术为切入点,将《反对党八股》(节选)作为主篇,在详尽分析其驳论艺术的思辨性之后,这个能力就可迁移到副篇《拿来主义》的教学中。
不同的是,如果说《反对党八股》(节选)是分条列举,边破边立,那么《拿来主义》就是先破后立,而且是立后又破,破后才立。这样说来,鲁迅先生岂不是有点儿咄咄逼人,甚至盛气凌人吗?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驳论式的杂文呢?
这首先还是当时的形势使然。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国民党政府却对外卖国,对内实行军事和文化围剿。受政治大方向的影响,在對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文化界存在两种错误思潮:有的人主张排外复古,有的人鼓吹“全盘西化”。鲁迅先生则主张“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为“拿来主义,亦即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文章后几段的立论号召显然是苍白无力的。所以作者才必须旗帜鲜明地针对错误态度,毫不留情地批判错误态度。这就需要驳论,而且是幽默犀利,像匕首投枪一样的杂文。不然,没有了针对性和批判性,岂不成了无的放矢,无病呻吟吗?再大的声音有谁听呢?
文章的逻辑结构又决定文章的行文脉络。这里就有必要思考两个常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其一,作者要树立“拿来主义”的观点,为什么第一段要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说起?其二,第二段已经直接主张“拿来”,而且下文已经在辨析“抛来”“抛给”“送去”的基础上再一次强调“拿来”,那为什么还要用比喻论证的手法讲“大宅子”里“孱头”“昏蛋”“废物”三种人的态度?很耐人寻味的!原来这些都是行文脉络的需要和驳论的力量。
上文已经谈到,单靠文章后几段的正面立论和直接号召去实行“拿来主义”是苍白无力的。既如此,就有必要开篇直接揭露“闭关主义”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并极尽揶揄地嘲讽学艺上“送去主义”的三个实例的媚态。这就是在针对性极强的批驳。只有毫不留情地揭示出两者的危害——“闭关”排外误国,“送去”媚外卖国,而共同实质又都是害国,才能在批倒敌论的基础上树立起“拿来主义”主张。
而提出“拿来主义”主张后,还要用比喻论证的手法讲“大宅子”里“孱头”“昏蛋”“废物”三种人的态度,那是为了回答主张“拿来”之后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如果直接指出措施,也没有说服力。于是作者就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嘲讽三者对待大宅子(文化遗产)的荒唐做法,实质上就是逃避主义、虚无主义和投降主义。行文至此,水到渠成,作者才正面指出“拿来主义”的具体措施:占有、挑选、创新。
一言以蔽之,驳“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为了树立“拿来主义”的总主张,这是大破大立;批“孱头”“昏蛋”“废物”三种人的荒唐做法,是为了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措施,这是小破小立。行文以批驳为逻辑起点,先破后立,通过辨析对比和幽默比喻,让人忍俊不禁地接受了作者的正面主张。这就是逻辑思辨的力量。
两篇课文都是典范的驳论文体,又在边破边立和先破后立中显示出鲜明的针对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强大的思辨力量。我们如果视而不见,或蜻蜓点水,单元任务群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如何真正落实?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和提升”又从何谈起?
还有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友邦”惊诧论》也是驳论文的典范。其中驳论点,驳论证,驳论据的综合运用所体现出的思辨性更值得学习。在此不作赘述。
说起思辨性和论辩艺术,诸子(乃至古代)散文中莫若《孟子》,这里不妨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做适度迁延发散。
本来,梁惠王只是说自己治国也算“尽心焉耳矣”了,只想问孟子如何使民加多(增加人口)。那孟子直接回答他“不违农时”等七条措施不就得了?而且这些措施里有“养民”的也有“教民”的。用现在的话说,既涉及物质生产,又涉及精神文明建设。够全面,够科学了。问题是在正面回答惠王之前,孟子为什么要拐弯抹角地讲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呢?这就是有针对性的驳论!孟子不驳,不足以打消惠王“尽心焉耳矣”的自鸣得意的霸气;孟子不驳,不足以有力树立起自己“王道之始”“王道之成”的七条主张(“不违农时”等);孟子不驳,更不敢在文末反戈一击,斗胆批判惠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的虐政。只有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巧妙设喻,驳斥惠王原来也未尽心,和邻国之君差不多。才能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孟子的七条主张。这也正是《孟子》“气盛词达,奇纵变化,而语不离宗”(清·方宗诚语)的特点所体现出的强大的思辨力量。
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离不开驳论的思辨性运用。
2021年2月2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发问:加拿大众议院一致表决通过认定中国在新疆实施“种族灭绝”的动议,动议还称如果中方持续在新疆实施“种族灭绝”,2022年冬奥会应易地举办……是不是曾经有过恶劣行径的国家(像加拿大)就无权批评中方?
面对加方记者在涉疆问题上的恶意造谣和肆意挑衅,中方发言人汪文斌如果只是一味正面申述中国政府在新疆实施的民族扶持政策和巨大的成就,显然是不能压倒对方和说服大众的。这就必须经过思辨,先用驳论打消对方的嚣张气焰。于是汪文斌先驳对方论点,称“加拿大众议院有关涉疆动议罔顾事实与常识,对中国蓄意污蔑抹黑”,再驳论据,指出他们的所谓动议“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接着摆明态度“中方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并进一步指出“涉疆问题的本质是反暴恐、去极端化问题”,既暗示其反动本质,也指出事端的严重性。然后才正面指出新疆地区近年来反恐和去极端化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维吾尔族人口持续增长的事实。并揭露加方“一些政客公然将体育运动政治化,完全违背了奥林匹克宪章精神”的不良居心。
发言针锋相对,先驳后立,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汪文斌不驳不足以维护国家的利益。
这些年高考爱考材料作文。有一类材料是对某一事件呈现几种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如有一材料说,湖南考生报了北大考古专业,有人认为专业冷门,就业范围窄、赚钱少。也有人鼓励她笃定信念,坚持所爱。她自己则说被“敦煌女儿”樊锦诗打动……要求学生写感受和思考。对这种意见相反的材料作文,最适当的文体就是驳论文,先驳后立。最简练的开头可这样:有人认为……(反面1),难道……吗?有人认为……(反面2),难道……吗?让我们……(正面,中心论点)吧!面对这种材料,学生不驳不足以体现文体的特点。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节选)里边破边立。不驳不足以体现对党八股鲜明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批判性;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先驳后立。不驳不足以嬉笑怒骂,批倒敌论,阐明正确的文化观;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里设喻驳论。不驳不足以让惠王心悦诚服地接受正面的主张;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迎头驳斥。不驳不足以打消反华势力的嚣张气焰,从而维护国家的利益;学生在适当的场合也要运用驳论。不驳不足以体现文体的特点,从而酣畅淋漓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每一驳一立的背后都是鲜明的针对性和思辨的内在逻辑力量。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来是用来讲革命斗争的。其实把它用在《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的群文教学设计中也是同一个道理。我们以这两篇课文最本质的共同点驳论为切入点,适当迁延发散,把驳论讲透学活,借此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的设计初衷。既盘活了文本,又让学生在阅读和表达上都有切切实实的收获。这样的尝试是值得践行的。
何君实,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