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 张鹏毅 丁永艳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颅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0例颅脑胶质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将所选研究对象按照胶质瘤级别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20例患者均为低级别颅脑胶质瘤,实验组所选20例患者均为高级别颅脑胶质瘤,本次实验所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影响颅脑胶质瘤患者级别划分的因素主要包括平扫信号不均、重度囊变或坏死、胶质瘤接触脑室下区等。结论:在颅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有关人员应注意明确相关因素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以此保证诊断工作的准确率,为后续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颅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临床价值
前言:
颅脑胶质瘤在临床上出现概率较高,一般分为低级别颅脑胶质瘤及高级别颅脑胶质瘤,两种颅脑胶质瘤的侵袭能力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治疗难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低级别颅脑胶质瘤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有可能发展为高级别肿瘤。目前,临床上多是通过磁共振成像来对颅脑胶质瘤进行鉴别和诊断,以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磁共振成像在颅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詳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本院就诊的40例颅脑胶质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丧失自主意识、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存在智力缺陷或是精神障碍的患者不得参与本次实验。本次实验过程中退出或是死亡的患者相关数据均被排除在实验结果之外。本院伦理委员会充分知晓本次实验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具体内容,并许可研究人员继续开展本次实验。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潜在风险、目的及细节,并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两组颅脑胶质瘤患者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基础信息可以用于比较(p>0.05)。对照组所选20例患者年龄跨越26岁至69岁这一年龄段,年龄均值为(46.2±2.4)岁,男女人数分别为11例及9例,实验组所选20例患者年龄跨越25岁至69岁这一年龄段,年龄均值为(46.4±2.3)岁,男女人数分别为10例及10例。
1.2方法
本次实验所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研究人员应借助Achieva1.5T磁共振设备(飞利浦公司)完成本次实验,利用头颅相控阵线圈对患者实施检查,将钆特酸葡胺作为对比剂,对所选患者头部实施增强扫描和头颅平扫。在检查完成后,应组织至少三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区域水肿、囊变或是坏死、平扫是否均匀、肿瘤是否接触脑室下区。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涉及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工具分析处理,百分比用于指代本次实验中涉及的计数资料,标准差(±)用于指代本次实验中涉及的计量资料,对应数据的检验依靠X2及t。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结果
2.1分析常规磁共振影像结果对颅脑胶质瘤分级的影响
影响颅脑胶质瘤患者级别划分的因素主要包括边界模糊、平扫信号不均、重度囊变或坏死、胶质瘤接触脑室下区、重度肿瘤强化体积。详细情况见表1。
讨论
颅脑胶质瘤具有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等特点,患者会表现出视力减退、头痛等症状,正常生活及工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活质量在患病后大幅度下降。共计40例颅脑胶质瘤患者参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颅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以此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颅脑胶质瘤患者。(p<0.05)。实验结果显示,平扫信号不均、重度囊变或坏死、胶质瘤接触脑室下区等因素对颅脑胶质瘤分级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本次实验表明,检查人员在颅脑胶质瘤鉴别诊断过程中应明确相关因素的影响,借助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图像影像学资料来对颅脑胶质瘤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此保证小病灶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汪洁, 包善磊, 贾中正,等.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纹理分析评估胶质瘤IDH1突变与瘤细胞增殖[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 29(7):6.
[2] 李鲁波, 董志梅, 聂素林.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波普成像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17):3.11E4F4E3-3940-4F48-BA9B-1271547E81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