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案例设计——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陈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 黄冈 438002)
着眼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本文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主要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方案;立足教学实际,设计了数个典型教学案例,并指出了方案实施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传统文化;英语教学;教学案例;实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教职成厅函〔2021〕4号)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特别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优秀文化,更应调转方向,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让学生立足本土,能够有能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
高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具备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并能够在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多元文化交流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立场,具有国际视野,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1. 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内容
依托英文版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形成数个典型的英语教学案例,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2. 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沉浸式”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紧贴实事的“课前新闻”设计、结合专业特色与教材单元主题打造典型话题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的途径和方法,借由“隐性思政教育”的方式将“教育语言”转为“语言教育”,代表中国声音,既赋予传统的思政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能丰富英语课程本身的内涵。
3. 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考评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调研分析,掌握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课程思政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组织和实施,是否达到了既定要求,需要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来检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1. 搭建英文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平台
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校英语教学平台资源丰富,实用性强,有职场通用英语、英语在线开放课程,高职应用英语网络精品课程、跨文化交际英语素质网络课程和职场通用英语资源库等。以上教学平台建设目标明确,分类清晰,有较长的使用时长,学生访问量也较多,但都是基于中文版本建设和使用的,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要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基地,我们亟需设计一版英文版的学习平台,这也是方案实施的目标之一,旨在打开一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让学生打开国际视野,传播中华文化。
2. 设计编写新型活页式立体化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支撑和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三教”改革的重要部分。教材通过“教什么”决定了学生“学什么”,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在团队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课程小组形式,按照202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话题模块式、渗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思路设计编写活页式教材,同时满足学生用手机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二维码,打造立体式教材。对比传统教材,其开放性更强、更新更及时、使用更便捷,符合职场通用英语教学要求的混合式教学,真正打造智能互动的“一书一课一空间”。
教材设计编写除了介绍西方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更应该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的形式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中国元素,能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3. 创设多样化教学形式
①定期组织团队教师学习先进教育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为教师、教法改革奠定基础;
②集体研讨适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先进教学方法,如:ISAS教学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Task-based approach,培养行为能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情景教学法,激发情感,锻炼创造性思维;翻转课堂教学法,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等。
③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滴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提升学生文化意识。
例一:利用学生小组,讨论中国的传统节日,然后通过分角色扮演或者演讲的形式,上讲台讲述节日的由来、特色、喜欢的理由等。
例二:利用阅读理解的形式,课上讲解或者课后拓展,强化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认知,了解西方文化,学习中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例三:对焦社会热点或新闻实事,让学生课下准备,课上进行三分钟演讲,作为课前热身Daily Report。
4.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①拓展多元化评价主体
多元化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同学及学习平台(第三方评价)四部分组成,给教学评价注入更多的定量成分。
②充实多元化评价内容
多元化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考评,还包括学生语言能力的灵活运用,比如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考核,其中特别强调学生听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考查,另外,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的评价也应考虑在内。
③丰富多元化评价方式
多元化评价方式由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课堂表现、课后拓展任务完成情况、单元口语测试成绩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考试情况,考核主要包括听力、语法、阅读、翻译及写作等内容。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过程中,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
④完善多元化评价手段
多元化评价手段除了纸质评价结果记录外,信息化手段是最简单却最有效的评价手段。借助智慧黄职云平台、职教云等手段记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作业、口语测试、期末测试等,如云班课、雨课堂及各种英语自主学习平台、QQ、微信、网盘等都可以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多元评价。
图1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图
职场通用英语课程作为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及英语职业素养,迫切需要将职业道德、地方文化、红船精神等融入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基于“隐性思政教育”理念,高职英语教学实施“沉浸式”课程思政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找准切合点,通过课堂导入、课文分析、后续操练等不同教学环节的思政元素实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形成开放性与批判性思维,客观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即西方价值观,正确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全程育人目标。同时,通过任务驱动、讲授、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育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1. 黄州东坡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案例
黄州,是苏东坡的流放贬地,也是苏轼成为苏东坡的转折之地,更是东坡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繁荣之地。东坡文化的内涵包括他的诗词歌赋、东坡美食、遗爱湖(东坡故事),也涵盖东坡坦然面对困难、淡定从容的心态等。
教学案例一:Who Are You?——你是谁?(开学第一课Introduction)
新生开学第一课,主题都是围绕介绍(Introduction)进行的,包括Self-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Others,Greeting等语言知识点。教师通过介绍和问候视频作为课程导入,引导学生以“我是中国人(I'm a Chinese)”为荣,再讲解相关的Language Points,发放小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讲授、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小组展示等形式完成主题学习后,引入黄州文化名人——苏东坡,作为课后拓展任务。根据图片、文字提示等内容,课下查询相关资料,拍摄东坡先生简介视频,上传至智慧黄职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评。并根据名片写作要求,为苏东坡设计一张Name Card,上传至职教云作业平台,完成单元写作练习。通过此案例,学生锻炼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了主题学习的趣味性,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促进作用。
教学案例二:寻找遗爱湖和东坡赤壁(Unit 2 Places)
第二单元主题是问路(Asking the Way and Giving Directions)。本单元主要围绕问路、指路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语意表达。课上学习了相关知识点后,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从教室出发,分别找到目标地点,比如图书馆、操场、实训室等,沿途经过毕昇路、闻一多路、李时珍路等。作为课后拓展任务,设计了“寻找遗爱湖”和“寻找东坡赤壁”活动。假设,你是一位外地学生,第一次来黄州求学,久闻东坡文化圣地-遗爱湖和东坡赤壁的盛名,周末想和宿舍同学一起到遗爱湖或者东坡赤壁游玩,想找一位本地同学做向导。以班级为单位,分遗爱湖组和东坡赤壁组。班级内部以宿舍为小组,拍摄视频,课前进行小组展示,班级交叉进行互评和打分,选出作品最优秀的一组,进行糖果奖励和加分奖励。其他各组,根据分数进行适当加分奖励。
教学案例三:东坡美食介绍会(Unit 5 Business Meals)
本单元主题围绕美食展开。通过网红美食博主李子柒和《舌尖上的中国》作为课堂导入,引出学生对中西餐饮食理念、餐具使用、饮食习惯、座次、饮食禁忌等不同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中国八大菜系及代表美食,学习如何从色、香、味等方面描述某一种特色菜,引导学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在掌握了相关的语言知识点,完成课文学习后,举行东坡美食介绍会。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完成PPT,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酒等,打开对中国美食的热爱,激发学生爱家、爱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2. 黄冈红色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案例
黄冈是红军名称的诞生地。黄冈红色文化有三张名片:圣地文化名片、将星文化名片、红烛文化名片,也可成为“三红”,即红旗、红星、红烛。把红色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传播的途径之一,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
教学案例四:闪闪红星照我心(Unit 1 People)
黄冈的将星文化形象标识为红星,精神特质为:无私奉献,大智大勇。黄冈红安有61位开国将军,有“将军县”的美誉;浠水县涌现了闻一多等,有“教授乡”的美誉。
本单元主题是People,主要讲述人、关系和交际等。课前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黄冈的人杰地灵,人才济济,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能够讲述伟人故事,以伟人为楷模,坚定信念,更加奋发图强,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服务社会。
教学案例五:到黄冈来旅游吧?(Unit 6 Travel)
本单元主题是旅游。黄冈作为中国红色文化遗址的富集地,有红色文化遗址700多处,是一个红色旅游的好地方。完成本单元学习后,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小组内一个学生做导游,其他学生做游客,进行情境模拟,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同时因为本校内有红色文化纪念博物馆,也可以把学生带到纪念馆内,分小组到各个展厅,小组分工向其他小组同学介绍本展厅特色和文化。通过这一主题,让学生切身体会老一辈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是他们经历苦难,用鲜血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坚定我们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情怀。
教学案例六:你的爱好是什么?(Unit7 Hobby)
红烛文化,形象标识的红烛,精神特质是至忠至诚,爱国爱民。其文化元素是起源于闻一多的第一步诗集《红烛》,后《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黄冈诞生了众多的名人,例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终生致力于地质研究和应用,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京剧名角余叔岩,继承了谭派的艺术特点并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终成“四大须生”之首;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一生治学勤奋,仁义爱国,致力学术而不倦,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并为之奉献一生。
学习本单元的主题——兴趣与爱好。通过图片、故事简介方式引出闻一多等名人的成就作为课堂导入,指出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对个人生活、工作乃至事业都是大有裨益的。作为课上实例,或者课后拓展,让学生培养丰富多彩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写诗歌、京剧、下棋、运动等,不要只是满足于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等,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终身学习。因此,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引导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达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任何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专业的教学团队保驾护航。为确保方案投入教学实践,职场通用英语教学团队采用LSCI模式进行师资培养,依托“教学课程组”,从语言技能(L)、专业培养(S)、竞技活动(C)和信息技术(I)四个维度进行,建立分工明确的团队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师资考评机制和教改激励机制,有助于团队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职业定位,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团队教师的核心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师资团队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进一步打造“精教学、能服务、善科研、会创新”的教师队伍,并保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方案投入教学实践。
传统的英语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的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外,一般致力于通过英语语言,以故事、对话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俗。现在,基于2021国家英语教学标准要求,英语教学应当调转方向,致力于让学生立足本土,使用英语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
如何把优秀的中华文化适度地渗入英语教学过程,需要合理寻求二者融合的有效契合点,使学生既能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也可以锻炼语言能力,并提升文化意识,学会辨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能够增强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石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 2020(6).
[2]孙艳丽,张华.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研究[J].英语教师,2019,19(15):14-17.
[3]代正利,张洪霞.英韵国学经典推广到小学英语课堂的探新——以英韵三字经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35(7):68-72.
[4]张点.推进英语环境下的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承教育——中国文化英语说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J].高教学刊,2018(22):68-70.
G421
A
1672-1047(2022)02-0038-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2.10
2022-03-02
陈华,女,山东莱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