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路径
——以散文阅读为例

2022-05-07 02:23贵州王贵巧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普希金答题试题

贵州 王贵巧

文学类文本一直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在指导学生复习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从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入手,给学生整理出常用的解题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意,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度,进而提高分数。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板块多考查小说或散文。对于学生来说,小说相对熟悉,易得分,如果是散文就会感到很头疼。散文的最大特征是“形散神聚”,取材广泛,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结构多样。有的以时间先后或空间转移为序组织材料;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或感情变化为序;还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率,分别在几个不同的侧面内组织材料。散文的表达方式灵活自由,语言运用自如,所以当学生面对一篇散文时,总会感觉很难读懂,不能理解文意,更不用说得高分了。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散文阅读理解为例,探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路径。

一、审标题,明对象,读懂散文

在散文中,有的标题明示了文章写作的对象或内容,有的标题提供了阅读线索,有的标题甚至明示或者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可以说散文的标题往往就是一把解读散文的钥匙。分析散文的标题、把握标题的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地理解散文。例如,2019年天津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标题中,作者就明示了写作的主要对象——萨丽娃姐姐。“春天”一词有些微妙,既可指季节,又可指某件事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据此,我们可以猜测标题暗示了主旨。仔细通读文本可知,这是一篇关于草原牧民的故事——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赞美了新时代为新一代牧民带来的美好生活。

二、读文字,析词语,感知散文语言

除了标题,我们还要注意散文的语言,在阅读文章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应该特别注意散文语言的特点。散文的语言一般有通俗化、口语化,幽默、凝重,豪放与婉约、质朴与华丽、简洁与细腻等特点。例如《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这篇散文的语言就十分质朴、通俗。

三、分析试题,找到试题在文中的表述

在阅读文本之前,最好先读一遍试题,对文本考查的内容和考查难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能有效提高做题的准确度。考场上的时间是宝贵的,预先阅读试题能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迅速找到选择题选项或简答题答案在文章中的位置,取得时间优势。在二轮阅读理解的专题复习中,一方面,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料、设置足够的阅读任务;另一方面,必须让学生养成先看试题再看文章的阅读习惯。试题涉及的内容,一定要在文本中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答案的准确度,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重点、提取中心思想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命题者一共设置了三道试题,其中选择题的选项中提到了一些关键内容,如童年时代的记忆,普希金选集的出版,林荫道、庄园、细雨的环境描写,以及文章结尾引人深思的言论等。教师在带领学生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预先让学生把问题看一遍,明确问题后,再让学生阅读这篇散文,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样,学生就能轻易地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相关内容,从而能够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提高解题速度和答题准确度。

再如,2019年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一共设置了四道试题,在选择题中提到了一些关键内容,如“草原的春天”是全文的线索,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气候冷、条件苦,萨丽娃姐姐带领牧民走上致富之路,多种修辞手法,引用民歌等。在阅读之前先看一遍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读到关键语句将其勾画出来,然后再判断选项时就容易得多。一般来说,选择题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否分析出选项与文意的不同。阅读前先看一遍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能快速锁定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四、厘清事件之间的联系

散文最讲究的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即主题唯一,但是作者呈现出来的文章形态却可能是杂乱无序的,让一些人不知所云。相较于记叙文,散文的逻辑性不好把握,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让人捉摸不透,这也是散文阅读中考查的重点、理解的难点所在。因此,对于散文类的文本阅读来说,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把握散文的“神”,找准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这一情感出发,厘清每件事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抓住散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好中心思想,学生对于散文的理解就能更加深入,接下来的解题思路就会清晰有条理。如此,想要增强阅读能力,提高答题准确度,取得较满意的分数便不是难事。

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散文阅读《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作者王小鹰用看似杂乱的文笔表达了对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思考:先用街心花园的一座雕塑引出普希金,接着描述普斯科夫庄园的环境,同时又引出作者对普希金人生的思考和对其作品的评价。散文全篇围绕普希金展开,介绍他的事迹,讨论他的作品,这是散文作品中典型的“形散神聚”。学生在理解这篇散文的时候,先要知道普希金是一位伟大浪漫的诗人,阅读几首普希金的诗,当对普希金这个人有一定的理解之后,对于作者所描述的画面就会达到共情的效果,跟着作者的思路完成一次对普希金的追念和对生命的思考,这个过程就是在厘清散文事件。厘清事件之间的关系,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散文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再如,2019年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作者艾平以“草原的春天”为线索,先描绘呼伦贝尔草原春天、夏日的景象;再叙述萨丽娃姐姐看着辛苦忙碌的老祖母,老祖母教她唱着劝奶歌;然后叙述萨丽娃姐姐到城里生活,却思念着草原上的一切,阿妈、阿爸和老祖母;最后写萨丽娃姐姐回到草原,创办现代化牧场,带领牧民走上致富之路。厘清这个思路,对文意有个大致把握,对事件关系有所了解,做起题来就会游刃有余。

五、总结经验,归纳解题方法

其实,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会发现命题的角度基本固定,无论问题是什么,本质都是对描写方法、作者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考查。由于受到时间和见识的限制,学生很难自己总结出解题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多研究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方法,为学生总结经验,改变部分学生“语文答题全靠语感”的错误思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阅读是需要花时间去积累并不断练习的。通过总结考试内容,归纳共性问题,可以发现一些类似数学公式的规律性内容,借此规范学生的解题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答题得分率。

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散文《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设置的两个问题: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与达吉亚娜之间的联系、对普希金临终遗言的理解。教师带着学生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个问题简化为分析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这种套路化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相关资料,为学生总结出答题逻辑和思路,学生按答题逻辑作答,抓准答题要点,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题的得分。

再如,2019年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设置了这样一道赏析题: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画线句为:“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以此题为例,学生需要知道:赏析句子第一步是看句中是否有修辞;第二步结合画线句子的意思,对场景画面、景物特点等进行描摹;第三步对作者情感进行赏析。这样一来,做此题就非常容易了。其实对于散文阅读中赏析句子类试题,不管是什么样的句子,只要明确作答步骤,就能知道从哪些方面考虑,也有助于提高得分率。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语文阅读技巧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猜你喜欢
普希金答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挑战答题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熊孩子爆笑答题集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我曾经爱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