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藏吐峪沟出土《弥勒净土》绢画研究

2022-05-07 06:01乔峤
河北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弥勒

乔峤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绘有剃度场景的绢画,被定名为“弥勒净土”。此画是斯坦因1917年于新疆吐峪沟所得的一件残片,编号MAS.1125,麻本设色,高21厘米,长20.5厘米,形状近乎于正方形,损坏处颇多。倘若确是一幅“弥勒净土”,那么此绢画缺失了净土变的大部分。笔者发现对于此件残片的研究甚少,于是从图像入手,尝试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读。

一、图像分析

(一)画面内容

此件绢画主体的图像内容是剃度场面,笔者将此绢画图像从最左端、顺时针分为A、B、C、D四个部分。画面A是主体部分,从左至右有三个人物,组成一幅剃度场景。最左侧人物手持剃刀,中间人坐在坐具之上,双手合十着宽袍大袖,最右侧一人胡坐,着窄袖长袍,手捧一圆盘。画面B有破损,仅见二人并排而坐于高台,左侧人物着宽袍大袖双手合十,右侧人物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画面C有大片蓝色背景,主要有四人跪坐双手合十,头戴翻檐帽,帽下有黑色短辫,身着圆领窄袖长袍。画面D为一四角攒尖顶的建筑,只残存顶部,不见建筑主体部分,笔者猜测为拆幢场面之幢。

(二)绘画风格

此绢画的绘画风格简洁,绘图者用线描手法勾勒出人物与物体的轮廓,较有特色的是所有人物均无细致的五官,面部留白。手脚仅用简单线条表示,图像的透视粗糙。敷色仅有三种颜色:红、蓝和极少的黑。虽然画工技术一般,但整幅图的布局合理,主体人物突出,人物互不抢戏,笔者推测可能有粉本流传或者这幅绢画即为粉本。

二、内容辨析

《弥勒下生经》中主要叙述弥勒诞生于阎浮提世界的翅头末城,并于目睹拆幢后看破人世出家并继承释迦牟尼袈裟成佛的一生事迹。弥勒经变依据经典绘制,主要画面大致可以分为二组。

第一组,表现弥勒下生前,阎浮提世界的种种景观。以敦煌弥勒经变画为例,有各种画面来体现人间净土翅头末城的美好,如一种七收、树上生衣、出嫁迎娶、老人入墓、路不拾遗和国有七宝等场景。

第二组,表现弥勒下生在翅头末城的大臣善净、净妙夫人家,长大后目睹宝幢被毁而出家修行,成佛后继承释迦牟尼的袈裟继续行道教化。主要入画的场景有弥勒诞生、拆幢、降魔、剃度、三会说法、见迦叶继承衣钵等。剃度场景一般分为男度、女度二组,表现经文中记载国王和王妃分别率王子、公主、大臣、众婇女等人物剃度出家的场景。

(一)剃度场景

敦煌莫高窟初唐时期的下生经变开始绘制剃度场景,如第329窟北壁、第341窟北壁,仅为剃度过程和仪式的简单化描绘。敦煌的弥勒经变在盛唐时期逐渐成熟,发展成为规模宏大、情节完整的弥勒下生经变。第148窟、第202窟弥勒下生经变中的剃度场面绘制人物众多,颇为壮观。第445窟的弥勒下生经变,人物情节复杂且保存完整,是盛唐时期弥勒经变的代表作品。第445窟的整个剃度场景是在露天空间,以经变画主尊弥勒佛前供桌为中心左右对称布局。根据复原图像可以确定一共有三组男度场景,供桌左侧一组、右侧有两组。拆幢场景在右侧上方男度场景的正下方。右侧这组剃度场景(如图2)中有两位剃度师为二人剃发,身边各有一男侍持筐接发,后面立有六身持物男性,最外侧同样有一双手开一领袈裟的僧人,地上放置着两个盛水的铜盆和三只净瓶。

笔者对比了吐峪沟绢画与莫高窟第445窟中供桌左侧的男子剃度场景,发现两者画面构图与元素构成有相似之处。首先,笔者从绢画中侍从的服装推论出此为男子剃度的场景,两幅剃度场景中均有持剃刀站立的僧侣、双手合十呈坐姿的被剃度者、一字排开的多位侍从、手持筐接发的跪姿侍者。再者,吐峪沟绢画的剃度场景相比于敦煌,画面更为简洁和潦草。其男度场景位于整幅画面的最左侧,画面A左侧则为双实线,并且布料的边缘裁剪较为整齐,笔者判断双实线为经变画的边框,剃度场景之外更多的画面在上方、右侧和下方的残存部分。从剃度场面大小来看,吐峪沟绢画仅残留一组剃度场景,如果依据经文所叙述,还应有女度场景,但是否还有对称的男度场景,笔者无法确定。并且图中无灌顶所需的铜盆和净瓶,也无手持开领袈裟的僧人。敦煌中的弥勒经变画构图,剃度和拆幢画面大多紧密接触,因此笔者推测画面D表现拆幢场景,绢画中仅残存幢顶。

差异较大的为绢画的画面B部分,一僧人和一世俗人物坐于高台之上,高台有斜坡阶梯。从逻辑角度理解,二人身坐高台与其余胡跪人物不一样,身份应该不一般。其中世俗人物身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为回鹘贵族服饰,可以与柏孜克里克第20窟内左壁的男供养人像对比,壁画保存状况较好。第一身供养人旁有回鹘文榜题“此为布格拉·萨里都统”,萨里是回鹘贵族的姓氏。这些男供养人的头上戴着尖顶花瓣形冠,红色带系于颌下,头发从中间分开梳向两侧。身着红色长袍和黑色靴子,袖子肥大,但在袖口处收小。柏孜克里克第31窟内也残留有男供养人像,头戴尖顶花瓣形冠,红色带系于颌下,辫发垂腰,圆领团花长袍,黑色靴子。右下方有回鹘文榜题为:此为勇猛之狮统治全国的九姓之主全民苍鹰侯回鹘特勤之像,说明此人为回鹘贵族。柏孜克里克第24窟,佛座正面有一身男供养人像和一身女供养人像,女供养人旁的回鹘文榜题为“此为依尔·开尔米什公主之像”,男供养人是她的丈夫也是回鹘贵族,身着红色长袍。柏孜克里克第22窟内跪姿男供养人,头戴尖顶花瓣形冠,圆领长袍,据勒克柯记载所穿为红色外衣。库木吐喇石窟第79窟前壁窟门左侧有两身跪姿男供养人,头戴尖顶花瓣形冠,穿红色圆领长袍,有榜题可确认为回鹘人。从以上所列举的图像来看,穿圆领红色长袍的人物,身份以贵族为主。可以看出,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的回鹘男性贵族多头戴尖顶花瓣形,身穿红色圆领长袍。因此笔者推断此绢画中身着红色圆领长袍之人也应为回鹘男性贵族。

(二)回鹘僧人服饰

为了证实图中回鹘僧人服饰的特点,笔者查阅到了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的僧侣供养人画像与之作对比研究。

柏孜克里克第9号庙(即为第15窟)回廊入口处有两组僧侣的画像,每个入口的两侧墙上均各有三个僧侣像。北边入口处绘有三个身穿紫色袈裟的和尚,位于北回廊入口南面墙上。三僧穿着同样的服装,内穿棕红色打底,衣袍下摆有黑边;紫色外衣有绿边,外衣上有一些经纬线垂直交叉的黑色条状纹饰,是一件许多布料缝制而成的百衲衣。百衲衣外还有一件紫色罩衣从胸右侧披到左肩,右臂放置于宽大的袖筒内,袖口里露出绿色镶边。脚穿黑色低腰鞋,手持一枝花。

三僧头顶上分别有汉字与回鹘文榜题:左侧榜题为“这是法惠都统出家之像”;中间的榜题为“这是进惠都统出家之像”;右侧榜题为“这是智通都统出家之像”。说明这三僧均为柏孜克里克当地的僧统。

吐峪沟出土绢画的画面A和画面B中,有三人身着僧装:画面A中剃度者与持刀剃发者,画面B坐于高台之上左侧双手合十之人。为方便分析,为三人作了编号如图1。

图1 大英博物馆藏“弥勒净土”残片

③着类似于柏孜克里克第15窟壁画上都统的僧装,少了百衲衣和罩衣,仍可看到宽袖下露出有蓝色镶边,外衣下领口有蓝色内衬。人物①和②脚穿黑色低腰鞋,③的脚部残损有空白无法识别其所穿之鞋。对比柏孜克里克的僧人壁画可以推测,③的身份应为僧统,因其地位特殊,可以与回鹘贵族同坐高台之上。画面中还有一处细节,高台之上回鹘贵族右侧还有一片黑白棋盘格的图案,笔者曾猜测为百衲衣,可能还绘制了一位僧人,只因画面残损无法辨识。

(三)从图像中人物的服饰推断绢画所处年代

绢画出土于现今新疆东部鄯善县吐峪沟乡,这里有著名的吐峪沟石窟,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最早的石窟群。画面中跪坐人物头戴翻檐帽,身着圆领窄袖长袍,应为少数民族服饰,不是中原汉式着衣样式。翻檐帽的帽体较小,帽顶为原型,冒檐从前部中间向上反折,在前部形成两个角。笔者在库木吐喇石窟第79窟中找到了一幅童子供养像,头戴翻檐的白色小帽。这幅供养像旁有回鹘文和汉文的榜题,可以确定是回鹘人。这种翻檐帽是回鹘男子冠饰之一,并且第79窟是公元十世纪左右回鹘时期的洞窟。由此可初步推测出,这幅绢画确为高昌回鹘时期的作品,其年代绝对不会早于回鹘西迁之前。换言之,此绢画的年代上限应为公元九世纪。

另外,笔者发现画面A与画面C的人物构图模式与敦煌石窟中盛唐及之后的弥勒经变相似。例如莫高窟第146窟南壁弥勒下生经变的男度场景,剃度者双手合十居中,持刀剃发居左,左边侍从胡跪手捧筐接发。吐峪沟绢画中剃度三人组的站位与莫高窟146窟一模一样,其余跪坐侍从居整幅画面的右侧,第146窟中的侍从居左(图2)。莫高窟第146窟为五代时期开凿,大约在公元907年至公元979年,即公元十世纪左右。莫高窟中的弥勒经变画直至宋代,依旧绘制有剃度场面,但内容逐渐简略化。五代宋时期,敦煌画工广泛使用统一设计的画稿粉本,弥勒下生经变这样的大型经变画亦然,因此剃度场景的构图与设置大多如出一辙。此绢画极有可能是当地画师遵从来自敦煌地区的粉底进行再次创作而成,经变画中的人物服饰均改为回鹘人的装扮,富有回鹘的民族特色。前面分析了图像中僧侣所穿衣服与柏孜克里克中的图像十分类似,是高昌回鹘时期僧统的衣服;柏孜克里克第15窟是回鹘王国早期,大约是九世纪末至十世纪中叶的作品。因此,笔者认为此绢画的年代应在公元九世纪至十世纪左右,或许可以推断这幅绢画是高昌地区流传的具有回鹘民族特色的弥勒下生经变粉本。

图2 初度 五代 莫高窟第146窟 南壁 弥勒经变

三、结语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幅绢画出土于吐峪沟遗址,绘制内容为弥勒下生经变中的男度场景。画面较为生动地描绘了剃度的场面,笔者分析画面中的人物均为高昌回鹘的服饰装扮。从画面中人物所带的回鹘翻檐帽和所穿的都统僧衣可以推断出,这幅画的绘制年代在西州回鹘王国早期,公元九世纪至十世纪左右。因其场面与莫高窟第146窟较为相似,笔者推断有敦煌粉本流传至吐峪沟地区,当地画师将人物再创作为回鹘人打扮。画面构图简洁,以白描勾勒人物轮廓,平涂设色较少,颜色单一,应为回鹘民间供奉幡画,或为吐峪沟当地流传的粉本。同时可以体会到画师对于敦煌粉本的理解和再创作构思,融合了回鹘的民族特色,以简单明快的线条勾勒出生动概括的场景,不失为一种民间趣味。但因绢画残损过多,无法窥探弥勒经变的大致画面场景,实为遗憾。

猜你喜欢
弥勒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弥勒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腊月暖冬行动
犍陀罗“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信仰与造像
浅谈佛教遗存中弥勒形象演变体现的佛教中国化
弥勒彝族“阿细跳月”的保护与传承
四川地区的弥勒造像与明玉珍政权的“只奉弥勒”关系探讨
《弥勒信仰研究》出版
弥勒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从弥勒造像看佛教传播中的“汉化”现象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及其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