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彭 涛,高慧茹,赵文月,王燕燕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是起源于消化道黏膜层以下的隆起性病变,按照消化道管壁层次可细分为黏膜肌层肿瘤、黏膜下层肿瘤、固有肌层肿瘤[1]。 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间叶源性肿瘤具有恶变潜能,随肿瘤生长会出现侵润邻近组织器官或血性转移等恶性肿瘤特征[2]。 报道显示,SMTs 的常规消化道内镜下检出率是0.33% ~0.76%[3]。 近年来,内镜检查的普及和内镜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 使SMTs的检出率大幅提高,SMTs 的治疗模式已由原来以外科手术为主转变为以内镜下切除为主[4-8]。 与早期消化道黏膜肿瘤相比,SMTs 的治疗技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均较高,针对病灶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取得内镜治疗成功的关键。 本研究对近年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和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进行总结,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1.1 对象 回顾性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92 例接受内镜下手术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病历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SE 组43 例、STER 组49例。 纳入标准:单发的SMTs,经超声内镜证实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 超声内镜及CT 检查无恶性肿瘤高风险特征,无周围淋巴结转移,未侵犯到消化道外;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剂;合并严重高血压。
1.2 主要器材 日本奥林巴斯CV-260SL 电子胃镜、CO2气泵、透明帽、注射针,日本奥林巴斯超声内镜,爱尔博高频电外科系统VIO3 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器, 奥林巴斯IT 刀、Hook 刀、Dual 刀、金属钛夹持放器、金属钛夹。
1.3 手术方法 ESE:患者左侧位,全麻。 胃镜头端安装透明帽,内镜下准确定位肿瘤,用氩气刀在病灶边缘做标记;黏膜下多点注射靛胭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透明质酸混合溶液; 纵行切开肿物上方黏膜或沿瘤体一侧环形切开,分离瘤体周围黏膜下组织,沿瘤体边缘切断瘤体周围固有肌层,挖除瘤体,取出后用金属钛夹缝合创面。 术中用热活检钳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处理小血管出血。 切除瘤体标本送病理。
STER:患者左侧位,全麻。 胃镜头端安装透明冒,内镜下准确定位肿瘤;于肿瘤上缘3 ~5 cm 处注射混合溶液(同ESE 组), 使局部黏膜层充分隆起,电刀切开此处黏膜至黏膜下层;胃镜进入,分离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形成黏膜下纵形隧道直至瘤体,将肿瘤从固有肌层分离,切除瘤体及包膜从隧道中取出,注意包膜完整性,注意避免浆膜层和黏膜面的损伤;隧道内出血用热活检钳电凝、氩气刀凝固止血,充分冲洗隧道,将隧道内气体、液体充分吸引后退镜;使用金属钛夹完整夹闭黏膜切口。 切除瘤体标本送病理。
术后半卧位,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抑酸、禁食、补液营养支持,创面较大或穿孔的患者需胃肠减压。 观察有无呕血、黑便、胸闷、气急、腹痛、腹胀,怀疑气胸或气腹时需行X 射线或CT 检查。
术后3、6 个月复查内镜,观察创面愈合、残留情况,之后每年复查1 次,随访复发情况。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完整切除率、残留复发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术中出血量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行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SMTs 部位、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TER 组瘤体最大径长于ESE 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932,P=0.05,表1)。
表1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表1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项目 ESE 组(n=43) STER 组(n=49) χ2/t/Z 值 P值性别(男/女) 26/17 23/26 1.683 0.194年龄(岁) 53.28 ± 9.74 49.95 ± 12.26 1.429 0.157部位(例) 0.016 0.897食管 19 21胃24 28瘤体最大径(cm) 1.45 ± 0.87 1.88 ± 1.21 1.932 0.056病理类型(例) 0.170 0.865胃肠间质瘤 12 19平滑肌瘤 21 28纤维瘤 0 1
2.2 围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完整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ESE 组手术时间短于STER组,住院时间长于STER 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完整切除率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ESE 组 43 41(95.34) 33.26 ± 5.49 7.64 ± 2.06 STE R 组 49 48(97.95) 48.70 ± 8.56 6.31 ± 3.78 χ2/t 值 0.494 10.136 2.054 P值 0.481 0.000 0.043
2.3 并发症比较 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ESE 组术中穿孔率9.30%(4/43),STER 组0 例穿孔,穿孔率0%(0/49),两组穿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2.4 切除率、残留率、复发率比较 随访时长14 ~37 个月。 ESE 组残留率2.32%(1 例)、复发率2.32%(1 例),STER 组残留率0、 复发率4.08%(2 例);两组残留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SMTs, 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腹腔镜胸腔镜下手术相对创伤较小, 但对于突向腔内生长的肿瘤判断困难,需要内镜的辅助,且SMTs 很少淋巴转移,无需清扫淋巴结,很适合内镜下切除[9]。
本研究中,ESE 和STER 两组的完整切除率、残留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STER 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 这可能是由于STER 技术难度高于ESE,创建隧道增加了操作时间,也可能与手术医师习惯性地以STER 处理直径较大肿瘤有关。宋顺喆[10]总结STER 的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气腹,术中、术后出血,隧道部位穿孔,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感染等。 本研究两组术中无喷射性大出血,术后延迟出血STER 组1 例,ESE组2 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R 组穿孔率低于ES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缘于STER 利用消化道黏膜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进行操作,保留了瘤体表面的黏膜完整性可减少穿孔,通过隧道可直视肿瘤周围血管, 在切除瘤体前先处理血管,明显降低了出血及继发胸腹腔感染的发生率。 ESE 是ESD 技术的延伸, 虽然对于直径较小的SMTs 可选择纵向切开黏膜,沿瘤体中央切开后向两侧逐步剥离肿瘤,不切除表面的黏膜,有利于金属钛夹的对吻闭合,但是对于较大的固有肌层肿瘤,创面大不易缝合,表面黏膜缺失,内镜操作的难度较大,穿孔及出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皮下气肿、 气胸、 气腹等气体相关并发症是STER 手术常见并发症[11]。本中心亦使用CO2气源,与空气相比,CO2在人体内弥散、吸收较快,一旦发生气肿、气腹等,控制送气压力,CO2可很快吸收,减少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 对于气腹较重者,可以用腹腔穿刺针于右下腹麦氏点穿刺排气, 减轻腹压,对于术中出现气胸者, 穿刺排气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根据患者情况多可继续手术[12]。
张明黎等[13]认为,食管腔狭窄操作空间小,且壁薄无浆膜层,ESE 只适合切除黏膜肌层来源的食管SMTs, 而不适合固有肌层的SMTs。 本研究采用ESE 切除食管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亦有较高的完全切除率。 如穿孔风险较大时换用双钳道内镜, 一个钳道放入异物钳夹住瘤体行内镜下牵引,防止全层切开后瘤体掉入腹腔。 此外,在食管中段操作时要格外谨慎,避免损伤主动脉血管。 由于隧道内空间有限, 对于较大的食管SMTs 采用STER同样存在隧道内剥离或瘤体取出困难,同样需注意防止隧道壁破损。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ESE 还是STER 术前的准确评估SMTs 的生长方式十分重要,SMTs 有腔内、腔外、腔内外生长3 种方式,术前判断不准确则可能导致内镜下切除失败转腹腔镜手术。 EUS 探查深度有限,对于形态不规则及较大的肿瘤判断准确度欠佳, 可结合增强CT 扫描及三维重建提高评估准确度。
总之,ESE、STER 均可有效治疗固有肌层来源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完整切除率高, 与ESE 相比,STER 可降低穿孔率,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