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攀峰,张淑娟
(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浙江 浦江 322200)
2型糖尿病(T2DM)为内分泌科常见病,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好发于肥胖者和中老年人,同时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其发病与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年龄增长以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若血糖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难以纠正,可诱发微血管损伤、内分泌紊乱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出现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1-2]。如何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让糖尿病人长期获益,是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工作的重点。西医主要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降低血糖,大部分患者血糖得以控制,但在改善中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效果往往不甚理想。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中西药并用,标本同治,可提高临床疗效[3-4]。为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借鉴,笔者于2018年12月—2020年10月自拟参麦益气养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阴两虚之T2DM患者43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就诊的T2DM(气阴两虚证)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3.41±7.36)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42±1.65)年。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3.52±7.28)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34±1.72)年。2 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诊断标准 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T2DM的诊断标准[5];2)符合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辨证标准[6]。
1.3 纳入标准 1)符合T2DM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2)年龄40~80岁;3)依从性良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非T2DM患者;2)伴有糖尿病严重并发症;3)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病或结缔组织疾病者;4)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5)近2个月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者;6)半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影响血糖药物者;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片(II)(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53,规格:80 mg/片),80 mg/次,2次/天,疗程1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参麦益气养阴汤(太子参15 g、麦冬12 g、黄芪15 g、五味子6 g、牡蛎30 g、葛根15 g、生地黄12 g、丹参15 g、制黄精15 g、山药15 g、茯苓10 g、天花粉12 g、石斛12 g、玉竹12 g、甘草6 g)治疗,每日1 剂,煎取300 mL药汁,分早晚2 次温服,连服12 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糖尿病”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2.3 观察指标 1)中医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心悸失眠)积分: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按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计分。2)血糖系列指标:2 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3)2组患者低血糖、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系列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系列指标比较
3.4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3 例低血糖,4 例恶心,3 例腹泻,1 例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出现2例低血糖,3例恶心,4例腹泻,3例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T2DM中医学归属于“消渴病”范畴。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致肾虚精亏液竭,不能濡养五脏六腑而发病;或过食肥甘、醇酒厚味之品,脾胃积热,运化无力,气血精微不生,终致津液匮乏而涸,发为消渴;或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火邪灼津,阴液暗耗,发为本病。病位在肺、胃、肾,病理变化主要是阴虚燥热,治疗当选用性味甘寒、养阴生津之品,以济人身津液之衰,使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消渴得以痊愈[7]。患者久患此病,体内正气亏损,临床上气阴两虚证较为常见[8]。目前西医治疗T2DM,常口服格列齐特、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等,或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但口服降糖西药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刺激症状发生,若血糖监测不及时,尤其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复或持续血糖过低,可致大脑功能障碍,诱发心律失常、心梗等心血管疾病。该研究对照组43例患者均口服格列齐特片(II),该药为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达到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的目的,对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降糖效果。
针对T2DM(气阴两虚证)患者,观察组除外口服格列齐特片(II),同时口服参麦益气养阴汤。方中太子参味甘性平,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定虚悸,常用治脾虚体倦、肺虚咳嗽、气阴不足、心悸等;麦冬甘苦微寒,清心润肺,养阴生津,解烦止渴,泻肺中伏火,清胃中热邪,常用治心肺虚热、咽干口燥、津伤口渴;黄芪性温味甘,壮脾胃,益元气,为补气诸药之最,常用治脾土虚弱、中气不振、内热消渴;五味子入肺、肾经,强阴滋肾,生津止渴,宁心安神,补元气不足,常用治咳嗽虚喘、口干作渴、惊悸失眠;牡蛎气寒味咸,潜阳补阴,重镇安神,常用治心悸动惕、潮热失眠、眩晕耳鸣;葛根解肌生津,散郁火,除脾胃虚热,常用治烦热消渴、温热头痛;生地黄凉血滋阴,清热生津,常用治热病伤阴、内热消渴;丹参清心安神,止烦满,活血凉血;制黄精为甘平之品,平补气血而润,滋阴润肺,健脾益肾,主治肺虚燥咳、脾胃虚弱、精血不足、内热消渴;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常用治脾虚食少、肾虚尿频、虚热消渴;茯苓益心脾,止消渴,渗湿利水,保神守中,常用治脾虚水肿、惊悸健忘;天花粉生津润燥,凉心肺,解热渴,主治热病口渴、消渴;石斛清胃除虚热,养阴生津,健脾开胃,主治口干烦渴、病后虚热;玉竹除烦闷,润心肺,养阴润燥,常用治热病阴伤、消谷易饥、虚劳发热;甘草养胃润肺,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滋肾、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
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FPG、2 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参麦益气养阴汤可提高T2DM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缓解多食易饥、咽干口燥等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