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敏
【概要】固定资产价值和折旧成本是核定输配电价的重要基数,相应的资产管理策略对企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解读政策、总结以往改革经验,从清查资产、加快转资、优化折旧策略和认定有效资产四个方面提出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2--01
一、背景及现状
电价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本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前提就是输配电价改革。中发9号文明确了电网企业不再以购销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输配电价的核定与电网企业准许成本强相关,而准许成本是由电网有效资产的折旧费和运维费组成,这意味着电网企业的有效资产额直接影响输配电价水平。
近年来,电网企业资产规模大幅上升,种类多、数量大、管理难等特点日益凸显。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优化资产管理才能适应输配电价改革,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这已然成为电网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网公司近年来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开展了一些列卓有实效的专项工作,资产管理基础日益稳固,精益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但由于电网资产庞大,关系复杂,历史遗留的问题多,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账卡物不符、转资滞后、折旧政策过时以及申报不及时等问题。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纵深推进,这些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导致部分电网资产成为了“无效”资产,不能作为核价基础,对应投资也就无法从输配电价中回收,不利于电网建设,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二、新形势下,优化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策略
面对日益严苛的输配电价成本监审,为确保电网资产“应计全计”,输配电价水平科学合理,电网企业亟需优化资产管理策略。通过深入研究《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审办法”),全面总结省级电网、区域电网、跨区专项工程三级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工作经验以及充分分析企业资产管理现状,本文认为电网企业应从清查资产、加快转资、优化折旧策略和认定有效资产四个方面入手全面优化资产管理策略。
1. 清查资产
通过对电网企业资产开展一次“地毯式”清查,一方面,摸清了企业“家底”,促进提升输配电价成本监审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对提高帐卡物的一致性、清理和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以及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明确目标。在部署资产清查前,首先要结合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及定价办法明确目标:一是清理帐卡物不符资产,确保成本监审资产范围完整;二是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企业资产质量;三是整理归集输配电有效资产,夯实核价基础;四是提炼管理经验,筑牢资产管理基础。
(2)明确范围。资产清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清查难度大、工作强度大、历时时间长,涉及电网企业所有分子公司,包括ERP未上线单位;涉及运检、后勤、营销、科信和建设等资产管理部门和各单位的资产使用保管部门;涉及ERP项目组和财务管控项目组等业务支撑机构;涉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3)明确规则。一是ERP系统自动导出资产清单,通过固定资产卡片编号自动连接设备台账编号,避免大量清查数据手工输入和核对,实现账卡自动核對;二是利用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研发成果,通过PDA手持机,实现资产移动盘点; 三是组织ERP项目组开发数据模版,通过固定资产卡片编号,实现清查结果和处置结果的自动导入、查找和上报;四是通过财务管控报表系统完成表内和表间数据的自动取数汇总和勾稽;五是开发固定资产数据合规性检查应用软件,在ERP系统完成自动抽取数据检验资产信息的合理性、清查结果的合规性和资产处置结果的真实性,实现对错误信息及时返回、冗余数据整理处置、不规范资产信息自动查找修订等功能。
清查资产既要关注清查过程,更要深层次的分析清查结果,要对每项不良资产、有账无物资产和有物无账资产形成原因进行梳理,依法合规提出处置意见,做好后续资产处置工作;要清理核实用户资产,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清查鉴定,对后续改造的用户资产要查清查实,为公司有效资产核定奠定基础。
2.加快转资
开展工程转资情况核查,一方面提高基层资产管理人员投入产出意识,扭转长期以来重建设轻管理的工作作风,提高企业工程全过程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工程按时转资才能真实反应企业实际资产情况,为科学合理的核定输配电价奠定基础。
(1)明确范围。对建设管理中心及**家供电公司投资计划已下达但项目成本未发生和长期未完工程进行专项核查。
(2)明确措施。一是对长期未完工程逐项制定整改计划,加强考核监督;二是加快中央预算内和地方财政资金项目实施进度,避免资金沉淀;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的闭环管控,严格项目执行;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财务倒逼机制,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尽快转增资产。
通过开展以工程决算转资为重点的核查工作,加快推进工程施工及竣工决算、转资进度,压降在建工程余额,及时增加公司有效资产,夯实管理基础,适应输配电价改革和成本监审工作要求。
3.优化折旧策略
固定资产价值和折旧成本是核定准许成本的重要基数。国家电网公司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司“六统一、五集中”的财务管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经国资委备案后在公司内部下发执行。企业会计实际折旧年限普遍短于监审办法中规定的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分类定价折旧年限。监审办法明确,折旧费原则上按照监审时前一年的可计提折旧输配电固定资产原值和定价折旧率分类核定。除按照监审办法中规定的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分类定价折旧年限,计算出已提足折旧的资产外,其余资产无论按企业折旧政策是否提足折旧均应纳入可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但在实际成本监审中,监审组测算折旧费的边际条件往往是以企业账面未提足折旧资产为基础进行测算,未包含专项工程按企业折旧政策已提足折旧资产,而这部分资产按照成本监审办法折旧年限还原,可继续计提折旧,对应有效资产及准许成本存在被核减风险。
通过对《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定价办法”)的深入分析,结合上述情况,电网企业应统筹利润与折旧关系。最优定价折旧策略要保障企业输配电准许收入最大化且逐年平稳增长,满足电网发展资本金需求,保持关键经营指标稳健。结合电网投资需求,现阶段可保持财务折旧率稳定在现行较高水平,今后结合投资强度变化,推动实际折旧率与定价折旧率逐步趋同。
4.认定有效资产
输配电价改革后,政府对电网企业的监管由现行核定购电售电两头价格、电网企业获得差价收入的间接监管,改变为以电网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全方位直接监管,事前核定准许总收入,与输配电业务不相关资产和成本以及不符合监管要求的输配电业务相关资产和成本将不能纳入定价范围,无法通过输配电价进行回收。如何争取最大范围认定有效资产是电网企业争取合理输配电价水平的重点。
(1)推动建立投资审批机制。定价办法明确,有权限的政府主管部门预测的、符合电力规划的电网投资计划才可以纳入输配电定价范围。电网企业要推动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建立明确的投资项目审批机制和程序,对电网企业投资实行统一管理,确保得到政府机关事先认定的投资能够全额纳入核价有效资产。
(2)做好電网规划和监管要求的衔接。地方电力规划周期一般为五年,输配电价核定周期为三年,两者不匹配将引发诸多“后遗症”:一方面,电网投资规划的广度和深度不能适应输配电成本监审对有效资产认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关于有效资产的监审结果将直接影响电网规划投资,影响电网建设,影响地方经济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电网企业应按照监管周期,在现有的五年规划基础上对应编制三年计划,并报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审批备案,争取规划投资全额纳入核价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
5.加强投资评价
有效资产是指电网企业为提供输配电服务所必需的各项资产,是测算电网准许总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的基础。输配电价改革后,电网企业经营业绩将由主要依赖电量增长转变为有效资产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新增固定资产规模成为是提高有效资产额和准许总收入的重要基础。于此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将严格审核电网资产合规性及有效性。
(1)持续提升电网规划质量。积极适应电网投资监管要求,将电网规划投资及预期成效关联,并设定具体指标予以量化反映,如电网供电可靠率、可再生能源送出规模、用户新增规模等。
(2)建立评价模型。将电网投资规模与电网发展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挂钩,统筹研究电网投入与电力负荷、售电量增速、供电可靠性、接入电源、用户规模、企业经营效益、电力普遍服务、服务国家战略等关系,对各类电网投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评价,指导电网投资项目有序实施,确保投资综合效益最大化。
(3)完善项目储备库制度。结合电网规划和输配电价核价情况,进一步完善电网项目储备库,建立电网项目规划的滚动调整机制,科学安排和优化调整投资。
三、结束语
通过输配电价改革,政府实际上核定了电网发展的总盘子、企业经营的总预算,企业经营管控模式必然要相应调整。适应输配电价改革优化公司资产管理策略是一项创新的工作,业务复杂、数量庞大,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优化资产管理过程中既要符合政府监管要求,又要满足企业依法治企、提质增效等管理要求,以保证电力体制改革平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