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也会涉及到整个学习数学全过程的基础之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最需要引导和学习的部分就是计算。然而又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计算能力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是需要想出一定的策略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区别性,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更好的办法可以进行实际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习计算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课堂讲解;计算能力比拼
正文: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比较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学习,会存在着很多的学习上的问题。这一部分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忙解决的。尤其是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逻辑性思维性,这往往是很多学生的弱点,教师需要去激发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本身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还会夹杂着一些文字的干扰,既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升计算能力,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将提升小学声计算能力策略展开论述,希望可以对广大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一、小学生计算能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理解和练习的过程,这个阶段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部分。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理解能力有限,而且也非常好动,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需要解决问题。在数学的教学当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计算能力。因为在整个数学的学习当中,计算是穿插在全部过程当中的。如果学生不能够有一个好的计算能力,那么学生的数学一定是很难学好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白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也要及时地跟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多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数字的计算问题,那么计算能力就会非常重要。且不说在这两个单元当中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幼儿园阶段的知识和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计算的。这两个单元的知识主要教会学生认知这些不同的数学数字,在了解了这些数字的特点之后,会让学生进行更高一等级的计算。就比如说,两位数或多位数之间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这对学生的学习计算能力提供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切莫求急,而是要循序渐进,有快有慢地教学,帮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同步的学习知识,提升计算能力。
二、加强课堂讲解,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那么这就要涉及如何改变才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一重点。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更加直观明了的讲解模式,就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而造成的,那教師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教学。学生如果抽象能力比较好,那教师可以就根据课本上的来进行教学,也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如果抽象能力较差,那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或者实物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些方式都是比较适合实际的教学的,教师也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在教学模式上,课堂上的讲解是能否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的重要一环,剩下可能就是要交给课后的练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一单元时,很直接地就可以让学生携带计算机到课堂上,这样更方便教师更直观地有效地指导学生去进行计算。当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可能自制力不是很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意外情况,那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和相应的解决措施策略,也需要家长朋友一起来解决。最基础的计算机上面的按键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讲解,一些简单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编成有趣的口令或者是歌谣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复习和巩固该单元知识时,也可以很快地想起,而且这样的方式也是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的。
三、进行计算能力比拼,看看学生能力
教师在检验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最直接和最普通的办法就是课后练习,大量且重复性的计算练习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检测方式。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知识,是需要先进行大量机械简单,重复的练习去巩固基础知识,所以这样的练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也有更加聪颖的学生会使用一些其他的计算方式,比如心算和口算,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更快速计算的方式,当然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采用重复练习的。大量重复练习并不是无用的,而是一种慢速积累的过程,因为计算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累加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教学《运算律》一单元时,一定会讲解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口诀和和运算规律,这些内容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完成的,当然前提也是需要先进行理解和背诵的。在学生大量完成这些基础练习之后,部分学生是可以快速进行同类型的运算的,学生之间差异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状况,需举行一定的计算比拼,比如普通的学生就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的计算能力求比赛,能力较高的学生就可以进行一些快速运算或者是心算口算的比拼。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去再次重复练习和巩固学习结果,提升计算能力,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是一个有过程的,教师要不断丰富讲解课程内容的形式,学生就可以慢慢地提升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积累下来的,教师和家长更应该团结到一起,共同帮助学生去解决计算能力提升的问题。希望本文所论述的内容可以对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巧玲, 李红玲.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J]. 好家长, 2019(24):1.
[2]蒋敏杰.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