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小学的“双减”落点:课堂、作业、托管

2022-05-07 20:34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动手双减单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基于此,北京市密云区果园小学从“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精心设计作业,减负增质素养落地”“丰富课后托管,学生发展特色鲜明”三个方面落实“双减”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落实核心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 优化作业设计 实现减负增效

作业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适当布置一些作业是有必要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关注作业对学业成绩的作用,忽视过多的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严重课业负担,忽略了学生的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当前大力推行“双减”的背景下,一线教师应当巧妙设计作业,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因为作业的优化而变得更有意义。

布置课堂作业,在课堂中增效

传统的作业设计除了统编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外,还额外设置了许多练习册来辅助。这让小学生在长时间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完成作业的兴趣,作业完成效果非常不理想。如何让学生既能巩固当堂知识,又不需要额外增加课余作业呢?课堂作业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丰富作业形式,在兴趣中增效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作业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以往“机械重复”的作业变成“快乐实践”。

一是“演一演”。例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学生能够将寓言读正确、流利后,我给他们布置了“我是小演员”——编演课本剧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布置“演一演”这种形式的作业,可以把讲台变成“舞台”,把课本拿来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既把握了学习内容,又懂得了如何將情感通过表演表达出来,最终提升了审美素养。

二是“画一画”。例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一课时,我布置了“我是小小绘画家”——给诗配画的作业。学生积极参与,完成的作品虽然构图不同,色彩各异,但都描绘出了生机勃勃、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山林秋景图。在此基础上,我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以体会诗人的感情世界,领会诗歌的深远意境,最终不仅达到了背诵和说诗意的目标,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是“写一写”。例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共有《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诗。由于三首诗简单易懂,所以我并没有占用过多时间去分析古诗,而是将古诗词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丰富学生对节日的认知。同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我布置了“我是古诗小达人”——为节日创诗的作业,学生兴趣高涨。创编的过程是发展形象思维的过程,既能再现诗词中的画面美,又能培养学生的韵律美。

层次性 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商的通常分布为:超常和低常各约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与偏低各约占19%,智力中常约占60%。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一是按目标分层。我们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三种作业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也不相同,层层递进。潜能生——基础题:要求能够完成作业布置的最基础目标;中等生——提升题:旨在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熟练度;优等生——拓展题:利用作业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引发学生的独特思考。这种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分层作业,既可以保证部分学生的基础发展,又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发展,交流收获时又可以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二是按水平分层。例如,在执教《司马光》一课后,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了不同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讲故事,普通生的标准为尽量做到生动,特殊需要学生只要能讲故事即可。此外,还增加了阅读练习,普通生阅读“孔融让梨”的材料,特殊需要学生继续阅读本课内容,从而让特殊需要学生巩固课上学习的知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让普通学生得到提升。

实践性 实践出真知,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技能,教师须在作业设置上注重实践性。例如,在学习了统编版三年级下《赵州桥》一课之后,我给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搜集我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在班级开展交流会。学生都利用周末时间和家长一起搜集资料、实地探访、向年长的老人咨询等,在交流会当天滔滔不绝地展示自己的作业,过程中筛选资料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总之,“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语文课堂中要优化作业设计,使学生由“要我写作业”变为“我要写作业”,让学生有一种“我的作业我做主”的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作业,喜欢语文,最终实现“减负增效”。

(文/沈莹)

◎ 动手操作:数学课堂“减负”妙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影响到他们对知识发生过程的认知,进而影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作为教师,应为学生精心设计活动、创造学习素材,从引领到逐步放手,使学生从逐步“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此,本文则从笔者实际出发,在“双减”背景下,谈谈动手操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实践策略。

主要问题

学生操作生成形式化 所有学生都在动手,而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效果却千差万别: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学困生则一脸茫然,所谓的探究成了他们的“空白”时间。此外,操作进展不顺利时,活动往往会被教师的演示操作、多媒体演示或个别学生的操作演示所取代,其他学生则只能看到被观察者的外部表征活动,而看不到内在的思维活动方式。这种“替代性”“可观察”的演示活动缺乏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参与,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互动浅层化 教师往往在备课环节预设不足,缺乏对学生操作作品的准备与分析,片面地认为只要有一个合乎动手操作教学的流程、步骤和方法,就可以实现动手操作的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在操作中实践所学知识、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操作方法为主展开教学,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造成了动手操作只停留于表面的问题。

思考与实践

充分关注学生操作学习心理,营造敢做、敢说的课堂氛围 一是摆正姿态,走近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想要实现课堂交流顺利进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前提。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是学生忠实、信赖的学习伙伴。新课标的教学观指出教师要从主体强势位置走下来, 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在人格地位、学术思想等方面平起平坐。小学生年龄尚小, 想法或许并不成熟, 甚至有些幼稚, 教师应当蹲下身子认真倾听, 还可以化身学困生、学生同伴等角色,引发生生交流,从而真正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促进学生更大胆的表达。

二是動手操作学习的过程要“一波多折”。创设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 学生有大量的机会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 并形成独特的发现。而将这些实践、探索、发现成果展示出来, 请伙伴们共同评议、相互启发, 使思维与灵感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 学生会因劳动成果得到肯定而获得成就感,不完美的思维也借此有了新的提升。作为教师而言,在这时候要“沉得住气”,给学生思维时间与空间去实践这些过程。研讨时以“学困生”的姿态站稳讲台,必要时把“学困生”的困惑大胆说出来,制造冲突,推波助澜,引发学生思考、猜测、质疑,接近尾声时再酌情决定是否有必要巧妙点拨。当然, 学生的探索也极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发现结果, 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加以评议, 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 挖掘错误的原因,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围绕合理的问题情境设计相关操作活动 问题或情境于动手操作学习的意义非同寻常: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尝试动手操作的欲望,促使学生在不平衡感中以“自我尝试”的方式做出反应;问题还能够引发思维;问题可以孕育发现感和成就感。因此,在组织设计动手操作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动手操作欲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进行“自我尝试”,建立操作过程与问题解决效果的联结,孕育学生的思维与获得感。

操作要求的提出要兼顾阶段性、可实施性 一是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的特点。动手操作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适合各学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但由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各学段的动手操作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又要把握不同学段的衔接。此外,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等协同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化,掌握图形特征。因而,“触摸”“观察”这些实际操作活动同“测量”“作图”“实验”一样,应该贯穿低中高年级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始终。二是动手操作的实施视学情灵活变化。动手操作教学没有统一的模式或要求,在开展动手操作教学之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不断摸索,动手操作课堂的实施仅仅停留在表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大智慧,找到教学中存在的原因、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动手操作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真正帮手。

(文/王双坤)

◎ “双减”: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减负”,一方面要减量,同时也须提质。这就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提质增效”的更高要求。

身为一名落实“双减”政策的小学英语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同时,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是实现“提质增效”的有力保障。

近期, 我听了一节英语课,内容是北京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 Lesson5 October 1st is our National Day 。本单元的话题是继续学习日期的表达,它是本册教材承上启下的单元。另外,本单元所学习的4个月份中还涉及中外国家的一些其他节日。

回顾该教师的授课过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日历的图片,直接告诉学生“This is a calendar. There are twelve months.”并带领学生表述“It’s the first /second /third /…”。随着表述,教师分别将本节课需掌握的单词条粘贴到黑板上并领读这些单词。接着,教师展示主题图,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完成对话的逐句学习。然后,利用平板电脑跟读、朗读对话。最后,针对重点词汇的认读,组织了相关英语小游戏。我觉得授课教师借助日历导入教学,将月份和相应的节日联系起来的想法很好,但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了吗?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真的主动参与英语学习了吗?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学科素养包括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其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小学生思维构建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反观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视单词、句子的模仿与操练,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导致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尽管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上参与学习,但判定他们是否真正参与的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是否完成了独立思考。对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他们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边思边学,以思促学,使知识获取、能力和思维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同时真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是当前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所需要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需要改善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和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同时还要顾及学生后期将要达到的语言标准和要求,我觉得可以利用“季节”相关话题和知识帮助学生复习,在问题的引领下,启发学生思维,为月份的学习做准备。

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聆听The Months of the Year这首歌曲, 在谈论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日历的概念, 导入文本学习。教师借助日历引导学生学习月份及相应序数词是一个不错做法,但要发挥它的最大优势: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逐步帮助学生建立日历的直观形象,再自然呈现“The ninth month is September”的句型, 让抽象的句子更加直观,在问题的引领下,帮助学生理解。

最后,文本的学习应从听开始。教师以“calendar(日历)”为主线,在问题的引领下,激活学生的思维。观察主题图,关注图片信息,带问题听对话,关注谈论主题,再带问题听对话,关注谈论细节,采用不同形式朗读对话,加强理解。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挖掘启发学生思维的因素,问题的设计要精巧,给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支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思维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愿参与”,借助已有认知经验“能参与”,通过多种感官或行为“真参与”,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是能够带得走、用得上的学科素养。这样教与学的调整,才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

(文/贾红艳)

◎ 有趣有效的英语创意词汇教学

当前,“双减”政策的颁布旨在扭转应试教育,“双减”之下的英语教学也应以能力培养为驱动,与之相应的考核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业内容和形式也须改变,课堂也应随之发生转型,课内外英语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创意词汇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且掌握实际性、多样性、适度性的原则。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学科注重会话教学及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因此单词又是学生学习英语学科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结合十余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但很多时候会因为记不住单词而降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作为英语教师的我,越来越认识到了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应根据单词的音、义、形开展单词教学。教授新词汇时,不要过早提出拼写要求,不要过于追求拼写的准确性,可以先带领学生听单词、说单词、根据图片或实物说单词认读单词、把单词与图片或实物对应起来,再进入拼读的教学。

创意词汇教学设计的原则

当前,小学生更喜欢个性化、有创意且形式多樣、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英语课堂当然要涉及英语词汇学习,教师开展有意思的词汇教学活动,既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理解、归纳、总结与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创意词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掌握实际性、多样性、适度性的原则。

低年级的创意词汇教学设计的实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利用创意词汇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真实的语言表达。

唱一唱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适度地融入一些与本课相关内容的歌曲,不仅能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唱中学,学中用。另外,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将歌曲作为间歇休息,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持续度的有益尝试。

戏一戏 小学生好胜心强、集体荣誉感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记忆单词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开展比赛和游戏,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轻松地完成单词的记忆。例如,“抢读单词”是训练学生认读单词能力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单词卡片或图片,让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单词并说出意思,正确则给该组记分,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做一做 一是直观展示。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单词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将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给学生,如教一些水果食物类单词时就带些实物到班上,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这样学起来印象更深刻;在黑板上勾勒出所要学习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教学效果;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将声音、图形、视频、动作等有机结合,展示给学生。二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教师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减轻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压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通过创意词汇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枯燥无味的单词学习变得有趣、有实效。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研究,结合词汇教学的实际需要,创设更具适用性、更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营造充满活力的英语词汇课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文/齐应敬)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果园小学)

猜你喜欢
动手双减单词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单词连一连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看图填单词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Playing with / i? /
动手动脑多快乐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