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珊
《基础会计实务与实训》课程分为实务和实训两大部分。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是职业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探索成果,在每个教学任务下,根据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的需要,在实务部分设置若干子任务,以期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后即可以直接根据原始凭证识别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记账凭证,进而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实训部分则是在所学理论实务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际手工业务操作以及依托计算机教学系统虚拟业务,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化训练。
本课程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坚持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无痕迹融入思政要素。主要的做法是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会计科目中的思政要素,并通过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和思政教学设计,借助案例教学法实现整门课程的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专业素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学任务和培育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应该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应用,突出实践。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以往的教学对会计专业理论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倾注了主要精力,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也注重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教学结果方面很有成效。但是,职业道德的培养,绝对不等同于课程思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道德培育其实也属于会计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思政就不属于专业课的范畴。课程思政是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基础会计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优势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会计工作的职业操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统一的;二是会计工作的严谨务实与为人处世必备的谨言慎行是一致的;三是会计工作的勤奋扎实与对公民的敬业爱岗的职业美德的要求是一致的;四是会计工作的法制意识与守住底线做守法公民的要求是一致的;五是会计工作的成本管理原理与崇尚节约的良好民风的要求是一致的;六是会计工作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密切,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责任意识。
(1)基础会计学基本理论
会计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便是本课程,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思政元素,引入立德树人就尤为重要。比如,对于会计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2]。每一项会计原则都可以引入思政元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遵循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基本要求。在每一项会计原则中融入思政要素,体现了这门课程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价值。它不再是单纯地学会计科目、记好账了。学生通过对会计学原理的学习,能够加快自身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
(2)基础会计学资产管理
比如,本课程对资产的分类方法上,可以借鉴做人的道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其众多种类的资产中每一项资产都能或多或少给企业带来价值。就好比社会上每一位公民,任何一个公民对于国家来说,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都是社会建设者,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宝贵财富,哪一个也不能掉队,都应该通过努力,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再比如,在会计学资产管理中,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意识,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公司中的资产,只有恰如其分地协调发挥各项资产的功用,才能给公司带来最大价值,否则就会造成浪费,甚至让本来有价值的东西成为闲置的废品。而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种团队合作的意识,无论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人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
(3)基础会计学成本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管理
比如,通过会计对成本费用管理的理念,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劳动成果珍贵和物尽其用的节约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对资产的来源、用途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资产首先是劳动成果,劳动成果只有再用于生产增值,或者通过消费带给人们价值,这才是资产的最好归途。而通过对企业浪费资产资源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浪费资源不仅影响经济效益,也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4)基础会计学利润核算
首先,利润是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也是企业经营的源动力。企业要想获得好的成果,就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就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就要有高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说,企业的利润既是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工人的劳动的成果,更是智慧的成果。教师在会计学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企业亏损破产企业失败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既要辛勤勤劳,同时又要富有智慧,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觉养成良性的价值观、成功观、利益观。
(5)基础会计学凭证账簿管理和财务报表管理
基础会计学在各个项目中的学习会涉及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在单元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比如在记账凭证的填写过程中,要必须以真实发生的原始凭证为依据,不得伪造、变造原始资料,在审核时也需要注意它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这一部分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更是对本身职业素养的一个考验,面对以后工作中的种种诱惑,要顶住压力、经受住考验,以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在报表管理教学中,要注意做最真实的报表,以实际经济业务为依据,编制一份供债权人、投资者、管理者有用的报表,便于他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依托,思政教育反过来又可以为会计专业学生日后的未来打下基础。具体是在基础会计基本原理、资产管理教学、成本费用和经营业务支出教学、利润核算教学、账簿报表教学中分析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中做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反过来,通过思政教学的融入,又能提升基础会计学生的专业课素养,形成“相互融合、互为强化”的良性循环。
基础会计实务与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校内教学,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线上发布视频、课件,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利用教学平台,提前发布财务造假、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视频、课件,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树立正确价值观。
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介绍和提出问题的形式,将学生带入相关教学实践模拟环境,讲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案例和理论知识无缝对接,比如,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时,通过分析会计挪用公款案例[3],引发学生思考,违背的是哪项会计职业道德,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课程。通过分析财务违法案例,来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
在讲授原始凭证时,教师分小组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原始凭证审核以及审核后的处理,在教会学生辨识原始凭证、填制原始凭证的基础上,于单元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比如辨识和填写原始凭证时,经济业务必须是真实发生的,所取得的原始凭证要注意审核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这一类课程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强调专业课程的要求,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同时,也引导学生形成依法办事、诚实守信的品格。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于形形色色的物质利益诱惑,要具有底线意识和足够的抵抗力,防止学生以后走入歧途,从而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惨重的损失,引导学生做顶天立地的、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努力为企业发展、为社会发展,乃至为人类进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专业课老师首先是一位老师。老师的首要责任在于传道,在于塑造灵魂,其次才是授业。通过教学实践来看,将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比如,基础会计里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会计账簿和报表的编制,这些内容都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课上积极发言,课下对于感兴趣的知识和案例积极搜集、分析、探讨,学生们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逐渐地知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具体到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由于职业院校部分学生目标感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坚持用过硬的专业课吸引人,同时,我们也坚持用深刻的思政元素去感染人、教化人,力争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专业课和课程思政的熏陶。
在讲授报表相关知识时,包括报表概念、作用、基本结构等基础知识时,分小组进行报表的编制实践,在此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劳动成果珍贵和物尽其用的节约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对资产的来源、用途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资产首先是劳动成果,劳动成果只有再用于生产增值,或者通过消费带给人们价值,这才是资产的最好归途。而通过对企业浪费资产资源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浪费资源不仅影响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劳动成果的亵渎,不仅愚蠢,而且也是一种十分可耻的行为。我们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坚持既培养智商,又培养情商。引导学生通过对企业利润的思考,通过投机取巧等企业亏损破产企业失败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人来说,既要辛勤勤劳,同时又要富有智慧。不动脑子机械劳动,那是傻干,效率和效益不会高。但是,只会耍心眼不愿吃苦,坐等给予失去,坐等天下掉馅饼,那是假聪明,迟早被社会和时代淘汰和抛弃。从而引导青年学生早日形成知识重要、能力重要、诚实劳动重要的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觉养成良性的价值观、成功观、利益观。一节会计伦理教学课程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课堂小结之后给学生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思政知识,从而实现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比如课后布置的作业,让他们搜集最近财务造假的事件,制作成PPT 形式,利用课上十分钟的时间上台展示各组的成果。这项任务课下就需要小组合作完成,要求分析时融入思政内容,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更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思政内容。
课后作业是他们巩固本节课专业知识也是他们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搜集最近财务造假的事件,制作成PPT,课上十分钟的时间上台展示各组的成果。这项任务课下准备时,就需要小组合作完成,要求分析时融入思政内容,小组中的每一个都参与进来,自己是知识的获得者,是职业素养的受益者,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及沟通能力,更能使他们深刻理解本节课理论与思政内容。
专业课老师不仅仅要传授专业课知识,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职业院校中,专业课教师是经常和学生见面的老师,老师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让学生佩服与学习。我们在平常教学实践中加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这会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比如,基础会计里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会计账簿和报表的编制,这些内容都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课上积极发言,课下对于感兴趣的知识和案例积极搜集、分析、探讨,学生们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逐渐地知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教师要热情地教、引导学生耐心地学。具体到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目标感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一方面坚持用质量过硬的专业课吸引人,同时,也需要坚持用深刻的思政元素去感染人、教化人,力争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专业课和课程思政的熏陶。老师是“合格人才”的加工者、塑造者。因此,教师应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在具体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德育和思政,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考核,搜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分析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