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敏 肖 瑜 孙少华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第一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01)
结肠癌是我国临床上消化道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结肠癌的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第四位,临床调查显示,在某些发达国家,其发病率上升为第三位,仅次于胃癌、肺癌。癌症研究组织近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该病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增高趋势,而美国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仅2019年,全球便有1 598 620人确诊为结肠癌,其中男性结肠癌患者达822 254例,女性结肠癌患者为776 36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但该术式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的环境较为复杂,同时对术后的护理也有很高的要求。故实施高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中可发挥更好的作用。基于此,笔者旨在研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意义,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病程1~2年,平均(1.4 0±0.4 4)年,年龄4 2~6 5 岁,平均(48.46±4.80)岁,学历:小学14例,中学18例,高中及大专8例,患者BMI 16.4~23.5kg/m2;试验组40例患者在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患者病程1~3年,平均(1.42±0.46)年,年龄44~67岁,平均(48.51±4.75)岁,学历:小学13例,中学19例,高中及大专8例,患者BMI 16.2~24.4 kg/m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BMI、学历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这项研究得到了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已获得批准,均已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禁酒禁食以及皮肤准备、置管,在患者常规检查中予以指导等。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检查并观察病情,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患者情况合理展开疼痛护理干预研究。患者完成手术后,就其基本情况加以了解分析,对于持续低流量吸氧患者,进行认真护理康复,时间6~8 h,控制吸氧量每分钟2.50~3 L、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大约为97%。此外对于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进行肩背部的按摩操作,并就其肩部运动康复,展开针对性训练。针对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排便反射促进康复,训练其肛门收缩能力,促进护理干预。完成手术后,对于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需要展开康复指导,主要体现为对患者肛门能力进行有效控制,均保证10 s控制时间,训练时间为每次1 min,频率为每日5次。此外就患者排便习惯进行培养,以充分促进患者排便反射功能。针对造瘘口患者,合理展开其造瘘口预防感染操作,对患者造瘘口进行消毒,并对造瘘口进行评价。将无菌卫生纸垫展开后安置于其造瘘口,有效固定肛袋,针对排出的肠内容物,需要加以观察,以减少污染概率。
试验组分为3个步骤,即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护理。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除常规的准备措施外,还应积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来减轻焦虑情绪。同时,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以及手术方法,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简单介绍,使手术患者对结直肠癌手术有一定的了解,使患者能缓解紧张情绪,并对腹腔镜手术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有必要,可以给予患者一些营养支持。为了预防术后出现肺部感染这一并发症,应告诫患者在术前8周就需戒烟,若术前患者伴有呼吸道感染,则需在术前进行炎症控制,并告之患者对胸部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动作的操作方法要熟练掌握,利于术后患者顺利排出分泌物。术中护理:入室后,手术室护士将向患者简要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主要操作步骤,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避免由于不知情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并尽量将手术区外的身体部位显露在外。同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手术室温度,针对出血较多者可以使用保温毯保暖。患者一旦发生体力不足,可导致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术后护理:加强观察患者麻醉后的恢复情况,告知患者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行为,若有不适需及时通知主治医师。患者恢复清醒状态后应去枕取平卧位,头部倾斜于一侧以避免误吸。继续观察心电图监测并定期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待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可改为低半卧位,可降低患者腹部切口的张力,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术后应禁食禁酒,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其补充必要的人白蛋白。当患者停止胃肠减压时喝一些温开水。在第四天和第五天,可以给液体食物,但应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患者有疼痛要定期定量给予低度止痛药,首先要评估药剂的水平,严重者可适当配药镇痛,服药后应随时观察,如有不适,应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通过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价,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护理均满意为满意;患者对治疗、护理比较满意为基本满意;患者对治疗、护理均不满意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肿瘤学指标评分,肿瘤相关症状评分、VAS疼痛评分。手术相关指标:评价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中并发症,如患者术中大出血、器官损伤、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肠梗阻、肠粘连及排尿困难等。肿瘤学指标:评价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结肠与直肠远切缘距离、切缘肿瘤阳性情况等,将指标与临床指标预测值相比,折算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轻。肿瘤相关症状评分:原发肿瘤,0分为患者原发肿瘤无法评价;1分为患者存在原位癌,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2分为患者肿瘤侵及黏膜下层;3分为患者肿瘤侵及固有肌层;4分为患者肿瘤穿透固有肌层,侵犯结直肠旁组织;5分为患者肿瘤穿透腹膜脏层;6分为患者肿瘤直接侵犯其他器官。区域淋巴结转移,0分为患者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1分为患者无区域淋巴结转移;2分为患者有2枚左右区域淋巴结转移,3分为患者有2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0分为患者远处转移无法评价;1分为患者无远处转移;2分为患者有远处转移,其局限于单个器官如肺、肝、骨及非区域淋巴结等,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器官。将得分相加,折算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肿瘤转移情况越轻。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命特征、VAS评分,并在相应时间点抽取血液。VAS疼痛评分标准为0~10分,0、2、3~5、5~10分分别代表无痛、轻微疼痛、疼痛可影响睡眠、强烈疼痛可影响食欲及睡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满意度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手术相关、肿瘤学指标评分,肿瘤相关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VA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评分对比(分,)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据2019年我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25%是该病,其中37.9万为新发病例,19.4万为死亡病例,且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在一些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肺癌,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与遗传和患者饮食结构的改变相关,尤其是在有肠道家族性和偏爱肉食的高危人群中,该病临床发病率更高,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高危人群中结直肠癌的患病比例可增加53.53%~77.97%,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该病区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我国结肠癌发病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准,该病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差。该病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33.83%,中位生存时间低于33个月,这表明中国在克服该病带来的危害方面,面临巨大挑战。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一旦发现即为中晚期,所以临床强调该病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前,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为主的手术切除是迄今为止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创伤大,而腹腔镜手术减少了手术显露,创伤小,视野清晰,同是避免了许多术后并发症,受到广大医者的一致好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身体状况、医师手术方法及手术护理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特别是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前状态,临床通用的对护理的定义是,其是一个与患者反应的过程,其主要对象那些已经出现健康问题的患者,是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要的一种工作。在现代护理观念中,已由原来的纯生理模式,转变为以生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多因素相结合的一种护理方式,其也不再仅围绕患者疾病本身,而是同时要围绕心理、环境、氛围及社会等诸多方面展开,即现代护理需要的不仅仅是打针、吃药,还需要给患者提供整体的,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个性化最佳护理。优质护理措施的概念应运而生,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该护理方法可优化围手术期路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优质护理以最新循证医学为指导,主要关注临床全过程管理、观念更新以及体液、饮食和体力等诸多管理方面,以减少患者手术后器官功能障碍。
有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措施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约35.76%,降低医疗费用,且不会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护理措施也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尽管该病的临床治疗理念不断更新,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许多年,相应的根治术指南已经颁布,手术技术日趋规范,但临床长期随访研究发现,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围手术期仍存在一定的应激反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包括多样本在内的Ⅱ期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数据表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可以达到7.32%以上。有临床研究指出,腹腔镜与优质护理手术围手术期措施相结合,可以使胃肠功能更快恢复,降低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但不同地区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也存在争议。临床医师最关心的是患者出院的安全性。欧洲的一项调查显示,欧洲国家只有约1/4的医院采用相应概念,这表明,优质护理手术的实施在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进行推广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笔者认为改变传统观念势在必行,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积极改变医疗环境,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手术扫清障碍,中国公布了最新的《中国加速康复手术专家共识和路径管理指南》,旨在进一步推动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有序中国优质护理的临床实践,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手术围手术期措施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在不同机构有所不同,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核心点是临床医师传统观念的转变,为了探讨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概念的临床效果,笔者根据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这些患者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以评估临床优质护理手术围手术期措施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并为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手术理念提供一定依据。
优质护理基于临床通用的对护理的定义及各类成熟理论,是上述几种理论的实践发展。临床追求的优质护理,则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将以患者为中心放在首要地位。积极通过健康指导发展,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身潜能,协助临床对患者自身治疗,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概率,保障临床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对于患者心理也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内容,临床应该加强患者心理干预,这有助于患者舒适度提高;对晚期患者,尤其是术后的饮食施加干预,帮助其形成规范的饮食方式,保证患者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对晚期患者,要重点保护其心理,对术后患者,防止由于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心理及生理因素对康复过程的影响,同时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
刘丽霞[14]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中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上研究与本研究相同。试验组患者护理为97.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广大同人继续进行本方面研究,为提高护理质量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