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思考
——对《哲学与文化》的解读与探究

2022-05-06 07:55江苏沈从举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发展

江苏 沈从举

一、《哲学与文化》的基本结构及使用建议

(一)《哲学与文化》的体例特征

“正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放到虚框内的楷体字,第二部分是紧跟在虚框下面的宋体字。第一部分也就是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第二部分我们通常称之为“原理”。辅助文由两个栏目构成:一是“经典名言”,二是“相关链接”。

(二)如何使用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

“阅读与思考”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方法。正确使用“阅读与思考”是正确使用《哲学与文化》的重要一环。“阅读与思考”所提供给学生的是案例、情境及问题。学生应当从此出发,思考、领悟、体验、解决相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判断是不是、可不可以、该不该做、值不值得,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书中所说的原理是经过自己思考得出来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因而,这些原理就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定格在他们的脑海里,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使用“阅读与思考”,应注意如下两点:第一,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有重大影响的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和怀疑的原理,应该通过“阅读与思考”来完成。只有经历了“阅读与思考”这一过程,相关原理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第二,一般来说,“阅读与思考”中的材料和内容与后面的原理关系极为密切。因此,都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就《哲学与文化》而言,“阅读与思考”所提供的内容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掌握原理并运用其指导实践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完全拘泥于“阅读与思考”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加切实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正文中的相关结论。

(三)关于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的教学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加深和拓展学生对正文基本原理的理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辅助文有两个栏目:“经典名言”和“相关链接”。一般说来,“经典名言”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专家学者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关链接”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或是对相关原理做拓展性的说明和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经典名言”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略远一些,老师们可斟酌取舍。

(四)关于“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和前面提到的内容一样,同样属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大体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综合功能,二是深化补充功能。所谓综合功能,是指围绕一个主题综合探究,把本单元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做系统性的梳理。深化补充功能则是对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探讨和诠释。

“综合探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理论评析”,二是“探究路径参考”。“理论评析”涉及的内容,教师应给予系统讲授和指导。“探究路径参考”和正文的“阅读与思考”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总之,“综合探究”是《哲学与文化》每个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它是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对于学生来说,它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

二、《哲学与文化》的思维导图与重难点

(一)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思维导图

2.重点与难点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计划、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等等。

(2)意识具有能动性,要求我们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等等。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的某些行为违背、破坏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办事情要讲究科学等等。

(4)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等等。

(5)联系观

A.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导致……结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等等。

B.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D.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国家与各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事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等等。

E.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顶层设计等等。

(6)发展观

A.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关键词】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新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完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等等。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关键词】经历艰辛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等等。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的质变。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或产业升级/防微杜渐等等。

(7)矛盾观

A.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关键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

(二)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思维导图坏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等等。

B.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不同条件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等等。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关键词】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总结后推广经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要借鉴学习别人的有益经验,又要进行自主创新等等。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我们不能忽略次要矛盾,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关键词】抓重点/ 抓中心/把……作为……重中之重/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作为第一要务/集中优势兵力等等。

E.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但不能忽视。

【关键词】以…… 为主体/以……为主导/当前国际局势总体是好的/ 权衡利弊得失/ 分清主流与支流/ 正确评价人的功与过、得与失等等。

2.重点与难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关键词】实践出真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关键词】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等等。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关键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往前迈出一小步也会变成谬误等等。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们要树立正确

(三)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思维导图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落后、腐朽思想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理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等。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等。

(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党、政府、民族、宗教等制度变革等等。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关键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关注民生等等。

(8)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先进人物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首先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等等。

(9)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关键词】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价值观念会变化/地位、需要、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等等。

(10)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关键词】帮助人民做好事/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工作条件/大家的努力/个人精神、素质、理想信念与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等等。

2.重点与难点

(1)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A.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B.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A.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A.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B.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C.创造性转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D.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B.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C.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D.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A.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B.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C.措施:加强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能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国情,交流互鉴。我们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路径

A.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B.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C.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②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

A.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B.如何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三、备考建议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把握高考动态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及成就、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等相关材料,灵活考查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世界物质性和运动规律性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要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要求,坚持这些原理和方法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需要突破的重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世界物质性、运动规律性原理的内容和方法论要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要求。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把握高考动态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主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十四五”规划、恩格斯诞辰200 周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发展、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公益慈善活动、低碳生活、志愿者服务等相关材料,灵活考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要求,灵活考查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这些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原因和依据。

(二)需要突破的重难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追求和发展真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群众史观;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原因、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一)把握高考动态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主要结合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文物的开发与保护、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航天精神、抗疫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等相关材料,灵活考查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及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二)需要突破的重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原因、如何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路径、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