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思东
【摘要】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是现代化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史是真实存在的历史,属于中华民族独特的红色文化,新时期的青少年有责任、有义务学习党史,因为他们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党史知识积累,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启示意义。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探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进行党史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党史学习教育
《新课程改革标准》对素质教育提出新的阶段性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重视对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道德与法治》是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包含了系统的党史知识,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一、结合教材内容对党史知识进行系统性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系统性的党史知识主要集中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中。《不甘屈辱,奋勇抗争》和《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主要介绍了近代时期中国遭受不同程度的侵略战争历史,介绍了革命党人面对当下的社会政治乱局,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艰难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客观真实的历史实践基础。《中国有了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章节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布局的,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改革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现状,能够沿着时间脉络熟记重大党史事件,并能够说出对应的事件人物、过程、结果,帮助学生搭建系统性的党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党史学习技巧,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学习党史。其中,《中国有了共产党》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前面的章节主要讲解中国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抗争斗争、实施变法、宣传民主思想等内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冲破历史困境,取得新的革命发展方向。《中国有了共产党》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成功会师后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接下来介绍红军长征的革命历史,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是每位中国公民都需要继承和弘扬的民族精神。《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包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大历史事件。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是载入史册的战争事件。解放战争的胜利则说明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完全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党史历史,教师要以教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教材展开党史学习教育。
二、结合历史事件数据图表学习党史
历史事件数据图表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形式。历史图表能够非常清晰地呈现与党史有关的历史发展过程,将复杂的文字内容进行简化,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党史事件进行准确归纳。对于小学生来说,大段的文字背诵具有一定难度,借助历史图表来完成背诵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在《红军长征》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思考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思考“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原因,通过了解红军长征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红军五次反“围剿”》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来绘制图表,填写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数据信息。首先,标记出五次反“围剿”的名称和时间,再分别填写每次反“围剿”对应的我方兵力数量、敌方兵力数量,再填写反“围剿”斗争的结果。如,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敌方兵力数量是50万,我方兵力数量是8万多,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的主要历史原因。通过历史图表可以发现,前面四次反“围剿”斗争均取得胜利,但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双方局势更为紧张,红军损失非常严重,只能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面对当下的历史困境,红军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作出改变,由此引入知识点——遵义会议,让学生了解到遵义会议对红军长征取得成功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接下来组织学生观察红军长征的地图,总结红军长征路线,并列举红军长征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如,红军在长征途中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越40多座高山、穿越草地等,再展示江河、高山、草地的实景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险,此外还包括参加600多次战争。这些惊人的数据更加突出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对红军长征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開展教学实践活动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主要通过核心素养培育来实现。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党史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参观某军队训练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等。并通过社会公益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大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落实思政课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体现。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出发,其中,党史学习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党史知识,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认识党史中的历史事件,再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政教学,从而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取得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叶.儿童立场让党史走进童心——道德与法治和班会课的整合实践思考[J].中小学德育,2021(8):4.
[2]邹禹.党史国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渗透路径研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