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雯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微信、微博、网站等一大批新兴媒体的出现,也随之衍生出数字编辑这一新兴职业。面对受众日渐增加的信息需求量,作为数字编辑而言,如何以受众需求为切入点编辑出高品质、高质量、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发展的数字新闻,则需要其深入思考。对此,本文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分析数字编辑的主要特质,从个人、组织两个层面入手,简要探讨强化数字编辑特质的有效路径。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参考,面向社会构建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数字编辑人才队伍,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数字编辑;特質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4.049
近年来,数字编辑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在数字传播行业、网络出版服务单位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从业人员队伍也朝着规模化、专业性、复合型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网络出版物责任编辑制度的出台,为数字编辑职业的规范化前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闻、出版、视听、动漫、游戏五个领域内,所构成的数字传播单位均设有数字编辑岗位。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领域内的数字编辑,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也存在明显不同。而面对复杂繁琐的数字传播流程、产品状态、工艺分工等,对于数字编辑而言,需要具备何种特质应对新时代数字传播行业的挑战,则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 新时代数字编辑的主要特质分析
1.1 坚定立场的舆论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对数字传媒企业、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编辑作为从业人员,则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时刻明确自身作为一名媒体人所持有的职业道德操守,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数字编辑要树立服务大局意识,面向受众传播社会正能量,确保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符合社会主流思想文化的核心要求,形成坚定立场的舆论观。
一方面,数字编辑要坚定政治立场。对于数字编辑而言,要始终贯彻落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这一高度视角之下,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在正确政治导向的指引下,确保自己的头脑始终处于清醒的状态。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数字编辑工作,要在自觉态度的驱动之下,将党的政策方针、会议文件精神等融入其中,以现代化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另一方面,数字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在政治方面的认知能力。对于从事数字编辑工作的人员而言,其必须要必备高度的政治敏感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网站,对内容管理、网站运营、图像创作等项目板块设置不同岗位的数字编辑,细化能力。也就是说,数字编辑要加强对党和国家各大方针政策、会议文件及其精神等相关内容的系统化学习,以便在编辑工作开展期间可以保持正确方向。
1.2 坚守品质的责任观
对于任何产品而言,质量都是其核心和灵魂所在。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下,数字编辑在编辑工作开展时要重视产品质量,形成坚守品质的责任观,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使命,于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坚守品质的责任观,包括策划编辑、加工制作、出版发行等,以便面向社会大众所呈现的资讯信息处于精益求精的状态,在严谨细致态度的驱动之下,切实有效提高数字产品的整体质量。
一方面,产品内容精益求精。数字产品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策划编辑、加工制作、出版发布等多个环节,而在这些众多环节当中,数字编辑要将质量责任观贯彻落实其中,严格把控好产品的质量关口。特别是在产品内容呈现方面,更是要做到精益求精。因此,数字编辑要端正工作态度,以社会和人民为核心对象,秉持为其全面负责的基本原则,保证所呈现的内容,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要求,可以充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大力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伪存真”和“去粗存精”。同时,数字产品与纸媒产品存在明显不同,对数字编辑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数字编辑在保证文字内容编写校对质量的同时,也需要凸显数字产品的多重特性,即“兼容性”、“易用性”、“友好性”,运用多种方式了解用户的实际体验,搜集整理用户的反馈意见,以此为依据对数字产品及内容加以改良,以便朝着精益求精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产品制作严谨细致。当前,在数字时代之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多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而对于数字编辑而言,面对日渐更新换代、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的新技术,在日常工作开展中,无论应用何种技术时,必须保证自身树立严谨细致的产品制作态度。也就是说,对于语句、字词、标点符号等各种要素,数字编辑都需要严格校对,对内容资源加以高效整合,将“工匠精神”渗透在践行数字产品策划编辑等工作环节当中,从而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1.3 注重策划的创新观
数字编辑在日常工作开展期间,要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特别是对最新推出应用的数字技术,更是要做到及时学习,并对其进行熟练操作,借助创新思维的导入,生成相应的数字产品形态,如知识资源库、有声读物、短视频、融媒体等。由此可见,对于数字编辑而言,则需要具备注重策划的创新观的特质。
第一,超期谋划的顶层思维。数字编辑要形成大局意识,对自身的责任担当有所明确,立足于全局视野之下,从多个方面思考研究数字产品,包括用户定位、技术呈现、服务模式及营销方案,在顶层思维的引导之下,确保各个环节处于精准无缝衔接的状态,进而提供社会主流文化且具有创新的数字产品。
第二,全媒体产业链思维。数字编辑要从问题图片、有声读物、视频课件、微信公众号、网聘文章等多个方面入手,立足于融媒体时代环境之下,树立全媒体产业链思维,做好数字产品的策划便捷工作,所策划的产品要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借助数字产品的呈现充分体现自身的优势之处,吸引积累一大批忠实稳定的客户群体,增强客户粘性。例如,在阅读某篇文章之后,数字编辑可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制作阅读心得体会,将其上传至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APP平台之上,与受众进行分享交流。
第三,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经理意识。数字编辑不仅要具备传统文字编辑及策划编辑的能力,还需要呈现产品经理特质,围绕数字产品,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融入其中,对数字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包括策划编辑、宣传营销等,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对此,数字编辑要深入到受众用户的实际当中,以其实际需求为依据,对产品形态加以制定研究,设计产品界面,组织开展产品的包装制作活动。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免费试读、在线评书等多种方式的应用,吸引大批读者阅读购买图书,并且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优势的发挥,如媒体见面会、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宣传效果。
第四,产品策划的更迭思维。在“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驱动之下,数字编辑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以产品为核心对象,形成更迭思维,做好产品的编辑策划工作。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数字便捷要锐意创新,创新数字产品更迭模式,尽可能缩短数字产品的更迭周期。也就是说,一款产品的推出要处于相对较短的时间状态,在获得用户良好反响之后,则需要对其进行更新换代,推出新版本,保留用户钟爱的部分,对其中的不合理板块加以剔除。
2. 新时代强化数字编辑特质的路径
2.1 个人层面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编辑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明确数字编辑特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首先,自觉转变意识,对当前融媒体时代环境进行学习观察,多个角度了解数字编辑工作的能力要求,正视数字编辑职业。其次,自发培养能力,数字编辑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深入到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在信息搜集、信息辨别、版面设计、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成功的数字编辑。最后,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如信息搜索技术、Flash软件使用技术、VAC高级视频编码技术等,丰富数字编辑知识储备量,优化数字编辑知识技能结构,为数字信息的高效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2.2 组织层面
组织单位要重视对数字编辑的进修培训,借助进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和奖惩制度完善,进一步驱动数字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得数字编辑的特质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强化。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单位要将数字编辑人才培养放在发展战略规划层面,意识到数字编辑人才队伍优化对组织单位综合竞争力增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借助内部分享会、午餐会、训练营等多种活动的开展,为数字编辑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并将最新的媒介技术、国家方针政策、文件会议精神等融入培训内容当中,助力数字编辑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组织单位要以数字编辑特质为依据,从舆论观、责任观、创新观等多个方面入手,设置相应的奖惩标准,定期评估数字编辑的能力素养。对于评估结果良好地数字编辑,则需要进行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双重奖励,而表现不良的数字编辑则需要接受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在组织单位内部构建良性运作的奖惩机制,这对数字编辑特质的强化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环境下,传统新闻出版单位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锐意创新,以数字化出版为主要方向,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因此,数字编辑将会日渐成为数字出版行业的主力军,需要具备坚定立场的舆论观、坚守品质的责任观、注重策划的创新观,明确自身作为一名传媒出版从业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使命,为中国梦的实现付出自己的不懈努力。此外,若想充分发挥数字编辑的特质,则需要多方的共同协作,包括数字编辑个人、媒体单位等,吸引更多地高素质人才进入数字编辑队伍,逐步优化数字编辑人才队伍结构,为数字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编辑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尹军.数字时代期刊媒体编辑出版创新路径探析[J].新聞研究导刊,2021,12(09):216-218.
[2]吴田田.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编辑向数字编辑转型的路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4):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