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圆媛
周末,天气晴朗,小龙和爸妈一起去爬山,晚上回家洗澡,他发现肚子上,趴着一个小虫子一动不动,一拉小虫,小龙痛得直叫,感觉虫子要钻到肉里去了。小龙妈妈赶紧带他到医院,医生说这是蜱虫,随后给小龙的肚皮上打了一点麻药,用镊子把蜱虫完整地取了下来,对伤口进行了消毒处理,并嘱咐小龙妈妈一番。
五月是昆虫出动的季节,野外出游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应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
蜱虫是一种体外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每年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一般在丘陵地带出没。蜱虫咬了人后,不容易弄掉,它会将自己的整个口器嵌进皮肤里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只在产卵和蜕皮时,才会自行脱落,一般要两三天后。随着摄入人血,蜱虫的体积也会变大,长到平时的十倍大小。若不及时取出会引发皮肤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被蜱虫叮咬后,有的伤口则不明显,有的会出现伤口红肿现象,发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多月。所以,出游回家后,建议马上好好洗个澡,并且仔细查查身体。
蜱虫吸血后还会往人体内钻,很难拔下。当被蜱虫叮咬后,切忌盲目使用拍死虫体和硬拔的手段,这样容易刺激蜱虫在皮表释放更多毒素,且还会使蜱虫的口器留在体内导致感染。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酒精擦在虫体上,杀死蜱虫后,用镊子将其从体表拔除。如果没有完全取出,应立即就医。
恙虫能传染恙虫病。恙虫叮咬人时,会分泌一种酶使人麻痹,叮咬后98%的人会产生焦痂,主要分布在腋下、乳房下、会阴部等隐秘位置。恙虫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热、眼睛红,还会有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症。
应对方法:野外活动后,出现长时间高烧不退,且腰、腋窝、腹股沟等处发现焦痂,应及早就医。
隐翅虫生境复杂,个体较小,在农田、林间、雨林、山地、河畔及海边均有分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隐翅虫皮炎皮损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小脓包,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应对方法:隐翅虫皮炎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皮肤接触引起,避免接触是主要应对方法。如遇虫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拍死它,而应把它弹走。夜间应关好纱窗、放下蚊帐,以免毒虫进入。如被咬,应内服抗组胺药,外涂解毒搽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
蜈蚣被蜈蚣咬伤后伤口是一对小孔,局部表现为剧烈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及昏迷等,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应对方法:若无法立即就医,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然后包扎。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伤口。
蜜蜂蜇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瘙痒,伴有红肿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如果被蜂群蜇伤多处,常会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
应对方法:应用针尖或镊子挑出蜂针,将伤口四周皮肤捏起,挤出蜂毒,用肥皂水、小苏打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局部涂解毒搽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伤口肿胀时可冷敷,如果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蚊子重要的媒介昆虫,能传染登革热、疟疾、脑炎等多种传染病。蚊子叮咬留下的伤口红肿、痒、痛,十分难受。
应对方法:使用清凉油、风油精等驱蚊用品,或在伤口处涂抹碱性的肥皂水、盐水软化红肿、缓解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