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秋(资阳市中医医院)
在内科疾病中,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疾患,也是一种多发病。中医将胃脘痛归属为“心下痛”“胃痛”等范畴,除疼痛外,临床症状还伴有吞酸、恶心、纳呆、嗳气、面色灰暗、腹胀闷、大便不调等。其病因主要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情志、起居失宜有关。当前,对胃脘痛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抑酸、杀菌等方法,但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辨证、辨病诊治法,注重三因治宜,对症施治,组方较为严谨,有较好的疗效。
引起胃脘痛的病因比较多,主要有寒邪客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肝气犯胃等。身体虚寒,或者外感寒邪,或者多吃生冷食物,就会使寒积于胃中,造成胃气不和,引起胃痛。在日常饮食中,若是多吃肥甘辛辣食物、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不忌冷热、饥饱没有限度等,均会对脾胃造成损伤,使其食满不能有效消化,脾不能健运,胃不能腐熟,造成食物的停滞,内生湿热,导致胃出现失和的情况,从而疼痛。身体若是出现脾胃亏损,或者过度的疲劳,或者长时间生病,均会伤及脾胃,引起脾阳缺乏,中焦虚寒,运行出现呆滞,引起疼痛。肝属于刚脏,性喜欢条达,而厌恶忧郁、多思、烦闷,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中会损伤肝脏,引起肝气不通畅,也会伤及胃,造成气机阻滞。如果长时间气滞会造成淤血内结,阻碍胃络,不通就会痛。若是气郁化火,会对胃阴造成耗伤,使胃络失去调养,从而导致胃痛。
主要证候表现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呕吐清水,口不渴,喜欢热饮,遇到寒会增加疼痛,而遇到温会减轻疼痛,苔薄白,脉弦比较紧。治疗方法:温胃散寒止痛。寒邪客胃型患者,可使用良附丸加味药方。方中,良姜能够温胃散寒,香附有助于行气、止痛,寒重的患者可加用干姜、吴茱萸;对于气滞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将木香、陈皮加入;对于恶寒、身痛、发热的患者,可加入生姜、苏叶,起到疏风散寒的作用。同时,可以运用针灸进行治疗,主要的穴位有内关、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此外,在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可用暖水袋对胃脘部进行热敷,有助于暖胃散寒。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可以服用生姜、陈皮煎煮的热汤,有助于理气、散寒、和胃。
对于饮食不节型患者而言,主要表现胃脘胀痛,呕吐不消化,嗳腐吞酸,吐食后痛减,失气频作,苔厚腻,脉滑实,均表现出饮食停滞的现象。治疗方法主要为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所用药方为保和丸。方中的山楂具有酸温、消油腻的作用;神曲能够对酒食陈腐之积进行消解;莱菔子能够宽畅胸腹,对食积滞可起到消除;陈皮、茯苓、半夏能够理气和胃;连翘有着清热的效果。此型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必要的时候需禁食,待病情缓解后,进食要清淡,少吃多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生活中要指导患者多吃柑橘、萝卜粥、山楂等食品。对于食滞胃脘时间比较短的患者可使用盐汤进行催吐,这样能吐出积食。做好卫生宣教,叮嘱患者注重饮食的调摄,饮食要有规律,不能过饥,也不能过饱,注意冷热。
胃脘胀满、两胁疼痛、嗳气较频、情志失调下病症会发作,大便不通畅,舌苔呈现薄白,脉沉弦涩。本证的辨证要点为胃脘胀满,攻撑作痛,且疼痛会涉及到两胁,胸闷嗳气。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使用的药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药方当中的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穹具有疏肝、理气、解郁之效;白芍、甘草能够对疼痛进行缓解;对于严重疼痛者,可以加入佛手;嗳气重者,可加入沉香、白蔻。此型患者需要注重心情的舒畅,做好对情绪的调节。还可配合针刺足三里、中脘,有助于理气、和胃、止痛。饮食可多吃木耳、海参、胡萝卜、大枣等,不能吃油炸、煎烤等很难消化的食物。
患者会有隐隐的胃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空腹的时候,疼痛较为严重,得食后会减轻疼痛。纳差,泛吐清水,甚至手足不温,大便出现溏薄的情况,舌质淡,脉虚弱或者迟缓。在对该型治疗的时候,可用的药方有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物中黄芪有着补中益气的功效;饴糖能够补虚建中;桂枝可以补中阳、散寒;芍药能够缓急止痛;生姜、大枣可发挥健脾胃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运用针灸进行治疗。所选的穴位主要有脾腧、足三里、内关、中脘、章门,有助于刺激脾胃之阳,起到和胃、止痛的效果。对于该类型的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暖,饮食需要偏温热,服药之后需要进食一些热稀粥,有助于增强药力。需要多吃一些益气、温胃的食物,比如大枣、南瓜、桃仁、桂圆、莲子、瘦肉等,可以适当用一些调料,如葱、芥末、姜、大蒜,有助于温胃、散寒。吃饭之前,疼痛的患者可在饥饿时少吃一点食物。
胃脘痛的发生与饮食的不合理、情志的失调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使得在辨证治疗的同时,需要格外注重饮食的健康合理,情绪的有效调控。切忌暴饮暴食,要注重饮食的清淡、易于消化,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当胃痛的时候可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对于合并出血者,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