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刚 何佩佩
【摘 要】“9的乘法口诀”是口诀学习中的最后一节课。教学时教师通过“拨珠操作,创编口诀”“题组推进,归纳数量关系”“专题练习,丰富乘法应用”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应用原有经验解决问题,提升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同时体现了本单元“算用结合”整体教学的思想。
【关键词】9的乘法口诀;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是口诀学习的“收官之课”。学生在前面的口诀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关于“编写口诀”“用口诀解决问题”的丰富经验。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同时,“9的乘法口诀”中,1~9各数与9相乘的积有较为独特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并应用这些规律,可以在帮助学生掌握口诀的同时体现本单元“算用结合”整体教学的思想。
一、拨珠操作,创编口诀
“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怎样将这种规律外化为一种操作活动?笔者选择用改造后的计数器进行拨珠操作,让学生在拨珠的过程中感知积的变化规律。
(一)修正操作,创编口诀
计数器是学生在学习数的认识时常用的工具,也是直观展现“满十进一”算理的具体模型。教师首先出示个位上拨有9颗珠子的计数器,接着出示手中拿着的9颗珠子,提问:再增加1个9,怎么操作最方便?
有学生这样操作:先从老师的手中拿出1个珠子拨入个位,这样个位上就满十了,取出向十位进一,再把老师手中剩余的8个珠子放到个位上,结果是18(如图1)。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操作,追问: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有学生想到这样的操作:从个位上的9个珠子中取出1个,与老师手中的9个珠子放在一起形成一串,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时计数器十位上有1个珠子,个位上有8个珠子,合起来是18(如图2)。
比较后学生发现,第二种操作更方便。根据刚才的操作,教师请学生先用数一数、列一列、编一编的方法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再完成后两句口诀,形成板书(如图3)。
(二)猜想验证,完善乘法口诀
积累素材,合情猜想,是培养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重要思想。教师请学生结合图3中的计数器,说一说有什么发现。有学生从变化的角度发现,十位上的珠子在增加,而个位上的珠子在减少。教师进一步追问:有什么不变的地方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个位与十位上的珠子总数不变,即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和不变,都等于9。
基于以上发现,教师请学生边计算边验证,编写“9的乘法口诀”,形成创编内容(如图4)。
用画一画、加一加、数一数、列一列、编一编等方式创编“9的乘法口诀”,既是对之前编写经验的再应用,也是对规律的应用。
(三)纳入结构,丰富口诀背景
“9的乘法口诀”虽然句数较多,但富有规律,在日常语言中也应用颇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手指一弯,口诀自现”(如图5)的方法边活动边记忆口诀,接着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填空,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语言中的应用。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要经历“ ”难,孙悟空有“ ”变的本领。《孙子兵法》中有“ ”计,中国古代有“ ”般兵器。
通过上述过程,教师把“9的乘法口诀”纳入乘法口诀表中,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读一读或背一背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也更为深刻了。
二、题组推进,归纳数量关系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与乘加或乘减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乘法口诀,逐步学习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构建起乘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体系。本节课中,教师对求总价的数量关系进行了适当延伸。
(一)看图说理,回顾乘法模型
教师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九”第5题进行了改编,将成人票8元/人改为9元/人,请学生先解决4位成人需要多少元的问题。独立画出图式,列出数量关系式后进行解答。接着进行反馈评析,形成板书(如图6)。
(二)问题整合,回顾乘加模型
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教师出示完整的图式(如图7),请学生在上一题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之后进行反馈评析,形成示意图和数量关系式(如图8)。
在上一题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信息,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由简单到复合的数量关系的变化过程。
(三)适度变式,提升思考能力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初步构建了“求总价”的乘加(减)两步复合应用问题的模型,下面可以利用这一模型解决相应的现实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王老师到文具店买了9支同样的笔,每支7元,又买了一本7元的笔记本,他付67元錢,够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反馈评析,形成如下解决问题的过程:每支笔的钱数×支数+笔记本的钱数=需要花的钱数。因为7×9+7=70(元),70元>67元,所以付67元不够。
在这一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对结果做出了精确的判断。教师进一步追问:算式“7×9+7”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分析后发现,它表示“10个7是多少”,为后续计算“7×10”做铺垫。
结合乘法口诀的学习进程,融入乘法与乘加、乘减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整体设计的特色。在本环节中,解决问题采用题组的形式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反思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解决相应的问题。
三、专题练习,丰富乘法应用
新课教学的练习环节,既是巩固新知的环节,也是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环节。基于这样的思考,围绕“9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新知,在应用中活化新知。
(一)填数反思,归纳变化模型
8和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都用到了公差是8和9的等差数列,在此基础上对数列进行变式,设计如下问题:
找一找规律,再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 20 29 ( ) ( ) ( ) ( ) ( ) ( ) ( )
(二)反复尝试,熟练乘法口诀
利用乘法口诀既可以计算出准确的积,也可以应用到估算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商店里的钢笔每支9元,小明带了60元钱,最多可以买这样的钢笔几支?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除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起乘法算式的模型,即“9×( )< 60”,括号里要填的数就是钢笔的支数。学生尝试应用“9的乘法口诀”,填入合适的数。
在上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括号里面最大能够填几?这也是学生在后续学习除法试商时需要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出示如下一组专项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校对。
( )里最大能填几?
9×( )<40 9×( )<80 ( )×9<64
( )×9<29
(三)结合意义,灵活运用口诀
教师出示如下问题:一种布9元1米,买10米,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可以列出算式“9×10”。那么它的结果是多少呢?用“9的乘法口诀”不能够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之前的“7×9+7=7×10”相联系,通过拆分得到“9×10=9×9+9”,從而计算出结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如下算式,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结果。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8×10=
之后请学生找一找规律,学生由此发现,一个数乘10的积就是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一个0。
回顾“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教师先以计数器为教学工具,通过“拨一拨,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再通过自主操作、借助数轴验证猜想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内在规律,最后通过多种题型的练习,丰富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充分体现算用结合的思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盈丰小学 3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