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内驱力和学习兴趣的高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5-05 22:57王莹刘春英王哲井欢高原潘茜于丹于宁牟其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5期
关键词:内驱力病理学生理学

王莹 刘春英 王哲 井欢 高原 潘茜 于丹 于宁 牟其瑞

[摘           要]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医学体系中是承接基础和临床的枢纽,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工具。但是,本课程在中医院校的教学难度较大,究其原因,学生内驱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学团队从“重视第一堂课的价值引领及专业引领作用、借助超星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三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内驱力和学习兴趣,以期提高教学实效性,为临床输送高素质的护理职业者。

[关    键   词]  内驱力;学习兴趣;教学改革;中医院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5-0025-0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体系中承接基础和临床的枢纽,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工具。在中医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具有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难于理解等特点。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难度较大,究其原因,学生内驱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的内驱力并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具实效性?这是亟须广大中医院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师思考及探索的问题。本文就此对近年来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做一简要总结,为相关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重视第一堂课的价值引领及专业引领作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密切相关,教师应充分重视第一堂课的价值引领及专业引领作用,精心做好教学设计,认真实施教学活动。绪论作为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要着重强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好价值引领和专业引领,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一)学科内涵的引领作用

介绍学科内涵时可导入胃癌患者完整的临床诊疗案例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金标准,也是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例如通过患者的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术中发现患者已发生多处转移时,向学生讲解手术治疗已不适用于该患者,并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和患者的需求,建立人文关怀的职业理念。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人文关怀是护理职业精神的精髓,应尊重患者生命,尊重患者需求,耐心倾听和劝慰,使人文关怀的理念扎根于学生心灵,并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逐渐演变为非常自在的职业本能[1]。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理解学科内涵,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内驱力。

(二)研究方法的引领作用

介绍研究方法中的“尸体剖检”时,引入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七字遗书“我的遗体捐国家”案例。尸体剖检在病理学的所有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某些新发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然而,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尸体剖检必需的遗体捐献并未被大众所接受,不利于疾病的研究。恰逢2020年4月,我国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留下了七字遗书——我的遗体捐国家。教师以此为契机,围绕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临床护理职业需求、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以尸体剖检为切入点,将新冠肺炎、临终护理、遗体捐献融入其中,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尸体剖检病理知识的理解,加强了感恩意识以及作为人类健康守护者的职业感悟,并進一步内化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深刻理解和急切需求,有助于提升学习内驱力。

(三)发展简史的引领作用

介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时,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探索过程。例如将希波克拉底、莫尔加尼、魏尔啸等西方医学家对病理学的研究串成故事,并将唯物主义精神、创新思维和中医学对本学科发展的贡献融入其中,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西医专业知识、拓展了思维模式,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中医文化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以直观的图片和动画形式将液体—器官—细胞—免疫—分子—遗传—定量—数字病理学的研究过程联系起来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打破学科界限后,新兴学科、新兴技术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增加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渴望。

二、借助超星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既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实效性不强。通过引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与互联网的优势完美结合,既能使学习氛围更活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扩大教育内涵和教育格局[2-3]。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以在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提前向学生开放带有问题导向的预习资料,学生带着兴趣、疑问和思考提前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引入典型的临床案例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通的抢答、讨论等方式分析案例,并结合板书和多媒体进行总结和精讲强化。课后,学生完成学习通内的作业,并利用MOOC、CNKI等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疑难问题可随时在学习通内答疑解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全程中都有互动,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不仅促进了学习内驱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加深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

三、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兴趣,有可能驱动其积极努力地学习。因此,若能将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结合起来,并通过比喻法、案例法等激发学生兴趣,能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动、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教”与“学”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引入比喻法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精彩的比喻就像童话故事里的魔法棒,碰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清晰明亮起来。将比喻法恰当地引入教学,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深奥难懂的机制简单化,便于理解,也容易产生兴趣[4]。在学习炎症这一章白细胞渗出的内容时,可以把炎症比喻成一场战争,而血液中的白细胞则被比喻成奋勇杀敌的战士,血管与血液比喻成运输线上的铁路与火车,炎症介质比喻成传递信号的通讯士兵。当后方的战士(白细胞)坐火车(血液)到达临近战场的位置下车后,会收到通讯兵(炎症介质)发出的指令,战士(白细胞)依据指令到达战场(炎症局部区域)开始战斗。引入这种恰当、灵动的比喻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知识趣味化、情境化,学生可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随着教师的讲解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会更长久。

(二)引入临床案例法增加教学的临床实践性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既然是医学体系中承接基础和临床的枢纽,教学中更应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践[5]。如血栓形成这一节,原因、机制和结局很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学中可以引入以下临床案例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分析探讨:患者张某,性别:男,体态:胖,既往史:健康。张某于三个月前不慎摔倒,右下肢的股骨干发生骨折,住院期间,经复位、固定(石膏),并行骨牵引后,患处愈合状态良好。解除固定行走期间,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随后昏倒在地,并且四肢抽搐,之后出现呼吸和心跳骤停。医护抢救失败,宣布患者死亡。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如何防止此类现象发生?这样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融入具体的疾病,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再以临床案例为主线,引导学生结合血栓形成的内容分析案例,展开讨论,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拓展了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引入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

疾病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发生机制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呈现出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尤为重要。引入多媒体资源,与传统板书恰当结合,既能突出文字提纲,又能将图片、动画和声音集于一体地展现,学生更易接受、理解和记忆复杂难懂的医学信息[6]。例如:讲解动脉粥样硬化时,教师将其形成的过程以文字提纲的形式列出板书:脂纹脂斑→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并且以图片的形式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相应的病理变化,再以动画的形式结合声音,演示斑块的动态形成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接收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信息,并在动脉内的视角下观察了斑块动态形成、继发改变和结局,不仅学习兴趣浓厚,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比以往更加直观和深刻,教学实效性更强。

(四)引入角色扮演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角色进行模仿和观察,再现实践过程。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护理专业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兴趣、利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为护理临床实践奠定基础等优势,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7]。角色扮演教学前,教师首先按章节内容及教学目标来确定角色扮演者的行为目标:“患者”展示病人的疾病状态和心理状态;“护理者”观察“患者”并与其进行沟通,评估其疾病状态和心理状态;描述“患者”的心理,并模拟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然后再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教师先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串讲重点理论,再将学生分组,由学生自愿扮演“患者”“护士”角色,其他学生作为观察者。学生按要求在课前预习教学内容和教师串讲的重点理论,并查阅相关资料,模拟“患者”的病情、心理问题、社会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上课时,学生按“U”型排座,方便观察者对不同角色进行观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患者”“护士”观察者之间可以互换。教师需要完整记录整个角色扮演过程。角色扮演后,“护、患”之间互相反馈,全班同学讨论“护、患”的优、缺点,并总结“患者”的病理、心理以及“护士”实施的护理要点。最后,教师点评学生的沟通技巧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运用等,并分析总结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角色扮演法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不能为了“表演”而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此外,角色扮演法虽然优点很多,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要根据章节内容将二者有机结合。

(五)引入学生实例法提升课堂关注度

如果能把学生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学,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关注度,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体育运动来举例讲解炎症:学校举行冬季长跑比赛,个别同学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却加入了比赛队伍。刚跑一圈,就有同学脚踝扭伤而肿了起来。教师对此提出问题:脚踝“肿”“痛”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引导大家思考和分析后再进行精讲强化。最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脚踝“肿”“痛”很可能是因为扭伤使局部发生了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出现充血和渗出,且渗出物堆积所致,也分析出护理时,可以把冰块敷在肿胀部位,使血管收缩而减少渗出,减轻肿胀和疼痛。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关注度,还能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四、结语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生学完正常的人体知识后去接触疾病的第一门课程,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其一生的职业生涯意义深远。尤其是西医课程在中医院校学时有限,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容复杂、枯燥,难以吸引护理专业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且易使学生形成思维惰性,因此,我们更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第一堂课的价值引领和专业引领作用,并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比喻、案例、角色扮演等方法,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营造师生亲密、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多渠道并举,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内驱力,有利于增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高护理职业者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护工作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佟成涛,于家傲,于双成.对医学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8,39(4):49-51,92.

[2]杨靖,罗惠媛,高竞.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 2021(49):104-105.

[3]白茹,刘艳,孙军利,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调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2):55-56,73.

[4]谭三勤.浅谈比喻教学法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310-311.

[5]蒋雪梅,王艳华.基于案例学习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中运用研究[J].高教学刊,2020(29):129-131,135.

[6]马光,黄书娟,高洁.多媒体教学条件下板书的课堂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1,7(4):181-182.

[7]谢芳,朱丽颖,范雅君,等.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人体力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21,22(11):83-85.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内驱力病理学生理学
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究
人生需要『内驱力』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胃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关于职教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应用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