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用产学研”视域下山东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路径探索

2022-05-05 20:32:28薛雨宋西贵
兰台内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校图书馆

薛雨 宋西贵

摘 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利用资源、设备和人力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国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起源于20世纪初,国内关于该服务的探索也有30余年,但受观念、资源、经费和人力所限,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较为单一,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服务路径探索和服务模型构建,探究“政用产学研”视域下高校与社会共建信息知识共享平台的可行性,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政用产学研;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模型构建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设备和人力优势,开展的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如何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務优势为社会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履行自身信息服务职能的巨大挑战。而面向社会开展信息和知识服务,则成为高校推进“政用产学研”创新合作系统工程的有力抓手。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深入研究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为“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一、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现状与研究概况

1.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历程及研究情况

国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知识服务起步较早。20世纪初,当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发现自己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信息服务需求时,就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工商信息服务中心(由公共图书馆建立)来联络高校图书馆以谋求合作,随后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图书馆等受其启发,也先后开展了面向社会的知识服务。类似服务不仅在美国盛行,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系列举措,如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图书馆向保时捷公司提供技术、专利等咨询服务;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向公民提供家庭学习服务;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日本社会民众办理的借书证在地区内全部图书馆通行等。在中国知网中以“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或“服务社会”等作为关键词,可检索到涉及多个国家且内容丰富的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可见国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的方式主要包括开放图书馆设施(空间、部分纸质资源)、向社会传授知识(居民咨询服务、文化讲座活动、职业教育培训)、馆员参与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馆地合作、专业咨询、科技推广)、公共关系管理与维护(成立社会事务管理部门、为社区知识活动提供支撑)等。

2.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现状及研究情况

国内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知识服务的起步相对较晚,服务内容也相对较少。该情况在近年来图书馆界同调研中可窥见一斑,如2011年王玉林在调研中发现仅有16.74%的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其服务方式多为文献阅览、复制或外借,服务对象多为有合作的单位人员和科研合作人员,提供电子资源使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的图书馆非常少;2016年杨文建在调研重庆45所高校图书馆时发现面向社会开放者占比仅33%,服务内容多为借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对象也存在一定的限制;2017年许碧文在调研浙江83所高校图书馆时发现面向社会开放者占比46%,服务内容以传统性服务(图书借阅)为主,利用资源优势开展信息/知识服务者较少;2019年苏璇在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时发现,虽然各馆向社会提供了一些社会化服务,如馆内阅览、科技查新、文献传递和查收查引等,但部分图书馆对“社会化服务”的表述较为模糊,且提供到馆服务者较少。

随着社会发展,虽然国内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知识服务方面变得越来越开放,但与国外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开放合作经验的高校图书馆相比,目前国内各馆无论是服务范围、服务形式还是服务内容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信息(知识)服务正处于探索阶段,可供参照的样本多样性、复杂性不高;二是受观念、资源、经费和人力限制,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本校师生方面就面临着不少困难,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的意向难免不高;三是我国法律法规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要求多为鼓励、支持等,且在如何开展、如何保障等方面缺少具体指导意见。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大部分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也在转变服务理念、跟踪企业发展、整合资源配置、重视专利服务、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办法,但受现实条件所限,大部分研究成果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比如,有的专家提出知识服务社会化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实现从科研“第三方”向“合作方”的转型,有的专家则表示多样化、动态化网络数字知识服务将为智慧链条构建提供可能等。

二、“政用产学研”视域下山东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可行性分析与思路探索

1.山东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可行性分析

首先,从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来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期待也越来越迫切,对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的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又对教育和企业分别提出了“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要求。再结合教育部、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制定中所倡导的教育融入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其次,从研究基础和现实应用来看,一是目前关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可供参考,且近年来山东省内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方面有不少经验可供借鉴;二是高校图书馆为实现社会化知识服务目标,必然会对省内各馆的信息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分析,这将有助于实现各类图书馆信息文献资源的价值转化与传递,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化知识服务能力;三是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知识服务路径探索中会用到模型构建法,而模型构建又将涉及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这就使得该模型不仅能验证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路径,而且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数据应用的期待。

2.山东大学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路径及模型构建思路

就服务基础而言,近年来山东大学图书馆在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作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积极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基础;二是作为CALIS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CASHL学科中心,在积极推进省内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同时,还主动与公共图书馆加强交流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合作经验;三是依托本校数字资源基础,积极为省内各单位提供学术成果收录及引用等服务,省内认可度较高;四是经常接待来访的社会读者、中小学团体等,既扩大社会影响,也有助于自身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发挥。但就知识服务层面而言,目前该馆在汇集行业专利情报、汇集高校科研成果与山东省重点产业研发需求,以及强化同各级情报所的合作交流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2020年成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来,该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

因此,在新时代开放、共享的发展背景下,为推进“政用产学研”开放创新平台搭建,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山东大学图书馆要以解决信息消费和知识享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抓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路径,搭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知识交流互通和共建共享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尝试通过信息搜集、对比分析、社会调研、模型构建、实证完善五个阶段来进行路径探索。

(1)信息搜集阶段

作为山东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所在地,山东大学图书馆可借助图工委平台,及时抓取省内各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如入馆借阅、信息咨询、查收查引、科技查新、专利服务等方面的事实数据,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图书馆在社会化知识服务方面的既有成果、问题瓶颈与期望目标,最后整合以上信息形成“共性基础+个性服务”的数据集合。

(2)对比分析阶段

首先,为有效掌握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的思路举措、前沿论点等,山东大学图书馆可按照时间脉络,梳理形成自“知识服务”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关于开展社会化信息(知识)服务的信息资料。其次,按照地缘环境、办学类型等整理形成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的信息资料。最后,整合以上信息形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知识服务,包括服务背景、服务现状和前景分析等方面的数据集合。

(3)社会调研阶段

首先,为获取广泛且真实的社会需求信息,山东大学图书馆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省内政府机关(不同职能)、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产业协会以及企业(不同经营类别及规模)的数据信息,并通过SWOT、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形成需求清单、提供对策建议。其次,通过调研访谈了解学校科研院所等对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化的意见建议并形成意见参考。最后,整合以上信息形成论证材料。

(4)模型构建阶段

为做好服务平台搭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山东大学图书馆可采用Python等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和云平台管理手段,在整合山东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数据和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定位外部需求、吸收业界经验,形成关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水平的知识价值链模型,并做好专家论证工作。

(5)实证完善阶段

为帮助服务对象有效找到所需资源,协助无需求服务对象定位需求、有需求服务对象修正需求,山东大学图书馆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从知识服务内容体系(如专利信息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对象(如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两方面进行试点研究,验证模型效果。

3.山东大学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路径探索意义

首先,在社会化知识服务路径探索中必然会采用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视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分析与深化,其中在宏观层面将涵盖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可行性論证,在微观层面将囊括基于地域、环境、高校联盟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现实性路径参考。其次,该探索以联盟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个体偶发性造成的研究效果偏差,同时也有助于论证不同文化背景和区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的不同特点。最后,探索过程中将会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高校的知识供需信息进行聚类与可视化呈现,在一定意义上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搭建高校与社会信息、知识交流互通和共建共享平台,并在技术、经费、资源等条件成熟的环境下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结语

2019年8月,国际图联(IFLA)第85届大会隆重开幕,在这次会议上《国际图联2019-2024战略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提出一个新的迫切目标,即“建立一个强大而联合的图书馆界,助力信息互通的文明参与型社会”。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知识服务即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推手,尤其是“十四五”规划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主动与社会共建信息知识共享平台,必将成为助力社会经济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Riechel R.Public Library Services to Business[M].New York:Neal-Schuman,1994

[2]肖 烨.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

[3]邢 飞,彭国超,贾怡晨.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精准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

[4]杨长平.德国大学图书馆见闻[J].贵图学刊,1996

[5]洪 跃,王贵海.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及借鉴[J].图书情报工作,2013

[6]陈枝清.日本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

[7]王玉林,曾咏梅,崔 然,裴 毅.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J].图书与情报,2011

[8]杨文建.高校图书馆社会开放服务现状与策略研究——以重庆地区高校为例[J].现代情报,2016

[9]许碧文.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高校的考察[J].图书馆,2017

[10]苏 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9

[11]刘佳佳.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知识服务合作关系及自适应服务机制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

[12]柯 平,邹金汇.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图书馆转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 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15]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17]国际图联.《国际图联2019-2024战略报告》[EB/OL].[2019-08-26].https://www.ifla.org/node/92473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模型构建高校图书馆
社会资本视角下行业协会商会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学会(2016年12期)2017-01-13 20:36:51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培训中的应用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型构建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20:54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31:12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8:27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0:59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