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香女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杨绛:“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易经·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君子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轻慢。
《新闻联播》主持人:“我们无须仰视,也拒绝被俯视,平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
作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以上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 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原稿】
于俯仰之中平视
王梦婷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班
①古代先哲曾言:“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种不卑不亢的平视之姿,正是我们于俯仰中看待自我、看待他人、看待时代的最好姿态。
②杨绛曾说过:“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可见,俯仰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视角,真正决定其利弊得失的,是攀登者自我的心态。
③若抬头自卑,低头自得,便是于俯仰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俯仰心态之怪圈。仰视而坠入妄自菲薄的深渊,俯视便飘上骄傲自满的“云端”,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会陷入过度比较的泥淖。因此,唯有我们客观地选择俯仰的视角,学会在俯仰中以平视的心态看待万物,才是破局之道。【②③表意相同,合并,简化,避免碎片化。】
④正如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使百姓免于饥饿之苦;张桂梅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以瘦弱的肩膀托举起女孩离开大山的梦想。他们虽身在高处,却是以平视的态度向低处踽踽独行之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的俯视,是众生的福祉。同样地,我们虽仰视高处,亦不必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山,更不必奉其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半步。【例子与分论点错位。袁隆平与张桂梅的例子没有“俯视”的意味。】
⑤查德威克证实了老师卢瑟福对中子的预言;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打开了量子力学未知的大门……正是因为仰视高处而不自卑,学习前人而不盲从,以平视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他们才走上了更高之处,历史的车轮才会滚滚向前。故而,俯仰不过是一种视角,我们应学会于俯仰之中平视自我、他人与时代。【④⑤两段各举了两个例子——处于高位的袁隆平、张桂梅(实际上从作者的表述中看不出“高位”的意味)和处于低位的查德威克、普朗克,来论述“我们应学会平视自我、他人与时代”。两组例子可以合并一段。】
⑥当我们俯仰他人之际,可以借平视看向内心真实的自我。俯仰,是对自身定位的一种明晰。俯视,便可让我们记得来时的方向,不忘初心,牢记自我;仰视,是对自身不足的反思,也指引着前进的道路。【这一段在阐释“俯仰”的作用,没涉及主概念“平视”,游离核心话题。】
⑦同样地,与他人交往中,虽有地位身份之俯仰,我们也要不卑不亢,以平视之姿守本心。“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面对位高者,我们要保持自己的节操,以独立之人格与之平等对话。面对位卑者,我们不能装腔作势、骄傲自矜。苏轼,正是平视他人的实践者。面对百姓的苦难,他修苏堤、改革仓法;面对变法派的新贵,他坚持己见,毫不留情地揭示新法之弊端。他的铮铮铁骨、不卑不亢,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这一段在阐述与他人交往中,应该有“平视”之姿,并举苏轼为例,例子是为论述服务的,应将苏轼的例子提前,理性的论述置后。】
⑧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与职责。”故而,我们这代人也不应只将平视的目光局限于自我和他人,还应投向时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青少年若能仰视未来时代的浪潮,平视当下时代之变更,以韶华助力时代的发展,便不愧于“弄潮儿”之名。【这一段在阐述用“平视”之姿看待时代。】
【⑥⑦⑧三段结构上并列,文章至此都在表面滑行,沒有朝纵深漫溯。每一段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文章的重心应该放在对主概念的深度挖掘上,如从“平视的实质”“平视的意义”“如何平视”等方面进行论述。】
⑨愿你我能在俯仰的视角之中以平视的姿态提升自我,帮助他人,推动时代。
【升格指导】
文题材料中出现了三个概念——“仰视”“俯视”“平视”。这三个概念在此处不是指观察的视角,而是指向人的内心与精神。从地位角度看,“平视”是主概念,“仰视”“俯视”是次概念或者辅助概念。从情感色彩角度看,“仰视”“俯视”皆略偏消极色彩,而“平视”带积极色彩。具体来说,“仰视”是身处下位或劣势的人被震慑、屈服于高位者的势力、权威;“俯视”是身处高位或强势的人对下位者、弱者的傲慢、睥睨;而“平视”则是一种不卑不亢、自信自得的姿态。命题者认为写作时可以从任一角度入手,纵向开掘;或者将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写,横向连缀,因此提供了以下参考立意:
(1)平视自己,是一种摆正定位,拥有自知之明的体现;
(2)平视他人,是一种尊重他人,能够和谐共融的体现;
(3)平视他国,是一种平等相待,展现大国自信的体现。
也可以从平视的原因、平视的意义等角度去分析论证。
从行文看,作者试图将三则材料横向连缀,确立文章的总论点——“这种不卑不亢的平视之姿,正是我们于俯仰中看待自我、看待他人、看待时代的最好姿态”。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问题:
(1)从章法上看,文章缺乏深入的挖掘。横向铺展,平面滑行,缺乏思想力。建议加入“平视的实质”“平视的意义”“如何平视”等内容。
(2)从语言上看,段落与段落之间凌乱无序、碎片化严重,缺乏整合的意识。段内表达缺乏提纲挈领的意识,无段首句的统领,语意涣散。建议段落间有机组合,使文脉连贯;段内加段首句,作为分论点,众星拱月,有聚焦之力。
(3)从事例上看,有些例子与分论点错位。建议替换合适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