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岸
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点,于是,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的东西被放大了。能写、会写,成了招牌;写得长、写得怪,冠之以新概念。追求形式大胆和内容诡秘的学生被视为高手,于是,题记、后记、小标题、病例诊断书、QQ聊天记录等花样翻新的形式悉数上阵,一时间成了学生卷面上的“时尚”。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一些教师见之如获至宝,总是高分相许,为助长这种风气推波助澜。结果是,越到高年级,学生作文的失真情况就越严重,剥掉花架子的皮,剩下一堆泥。
真正的好作文,“好”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些贴着心窝写下的感受,那些流淌在心灵深处的涓涓细流,那些细微但却引人向上的思绪,那些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纸上声音,那些回味悠长、力挽狂澜的精神力量……才应该是学生作文获得高分的理由与标准。从如今高考作文阅卷的总体要求来看,这也是今后评定好作文的大致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回归真正健康的作文,即许多有识之士呼唤的阳光写作。
显然,氛围的营造很重要。目前,多数教师对考场作文的重视高于一切,这无可厚非。但必须明白,这会制约风气的形成,如果平常不注重打功底的训练,而只是到了考试之前,拿几篇形式大于内容的所谓满分作文用课件一放,唠叨一通,然后,评分时又按图索骥,把一些內容大于形式的好作文拒绝在高分之外,那么,学生作文想不模式化都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投机取巧、虚假浮夸的风气自会蔓延开去。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会对学生阳光的作文思维造成颠覆性的冲击,导致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出现问题。
诚如名家提倡的“我手写我心”,但前提是,必须引导学生徜徉在心灵的阳光地带,挖掘那些美的感受,陶冶向上的品质,才能感动自己,感染别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课程理念在学生作文中催生“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