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腾
摘 要:研究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一支力量,他们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科教兴国兴省的重任。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生思想活动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不可预判性,他们接触的广泛信息会直接影响对事物判断的态度,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研究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标准要求,是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时期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招生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受教育难度不断增大以及研究生群体自身和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逐步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制,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中迫在眉睫的任务。2020年7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教育大会上深刻强调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该指示在高校工作者中掀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一股强劲的学习浪潮,让身处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备受鼓舞,为做好今后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拓宽了工作思路,丰富了工作方法。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各项方针政策,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对逐渐坚强的民族凝聚力、逐渐复杂的国际形势、逐渐恶劣的外部环境,把握好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方向,补足当代研究生的精神之钙迫在眉睫。[1]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真正的教育不是把知识的篮子装满,而是要将学生的信仰之灯、理想之灯、自信之灯、担当之灯点亮。我们深知教育的真谛是回归自身和人的生命本身。我们深知教育就像空气,它可以一言不发,却有穿透人心、影响生命的力量。
一、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急迫性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无德则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研究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而“人无德则不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培养有道德情操的爱国主义研究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目标。[3]加快建立有鲜明办学特色、有长远办学目标、有一流办学水平的基础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生个体需求的多样化
近几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2019年底以来,医学研究生数量更是翻倍增长,研究生的招生质量难以保证、成分更具多样化、主体意识由弱转强、日趋复杂的思想和多样的心理难以把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挑战。能够精准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经历、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尤其重要。只有摸清每名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导向,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客观要求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硕士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新时代研究生具有视野开阔、思维跳跃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学校与社会生活接壤的特殊节点,研究生群体更易产生焦虑、不确定、怀疑以及前途迷茫的想法,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容易偏离正轨。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巩固在学生的心中,以慷慨激昂的信心引导研究生成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表率,同时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可拔苗助长,更不可竭泽而渔。
二、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研究生的思想更加独立,来源更加广泛,年龄差别较大和社会经历也丰富多样。通过查阅文献和走访多个高校,并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发现,以下问题日益凸显。[4]
(一)研究生的管理服务有待加强
就目前而言,在国家人才培养方向上,研究生队伍日益壮大,人数、生源和结构上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也为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主要有招生办、培养科、学位办和学生科,其中学生科是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部门,一般配备1到2人,平时工作事务烦琐,个性服务很少。二级院系配备的辅导员大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往往都是兼职的,一般都是因职称需要和硬性要求而来,工作时长一般为1—2年。整体而言,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工作延续性较短。另外,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不仅需要负责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还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但部分导师还担有行政职务,与学生接触时间短而少。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高校还没有根据学生特点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经费支出等方面的配比不协调,特别是师资团队无法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落实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落实。研一开设的思想理论课程少、形式单一,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与新时期的背景及新时期的需要不吻合,思政课教师给学生授课的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思想欲和求知欲,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方式方面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研究生导师的思政教育作用有待加强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与接触最多,在科研启发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大量高校以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强弱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优劣作为研究生素质的评价标准,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甚至导致重学术轻道德的局面。部分导师看重研究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却忽视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导致学生在论文选题上不愿意向导师袒露心声。另外,部分导师在学校担任行政职务或忙于自己的课题,无暇兼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项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培训方式有待丰富,培训途径有待拓宽。
三、新形势下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习教育长效机制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重视研究生在专业前瞻、科技前沿、人文历史、哲学思想、民族文化、世界发展等方面的了解,在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研究生的思政兴趣,活跃思政教育气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研究生思想情况和学习实际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武装研究生的思想和头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思政教育方法,在科研学习实践过程中引导研究生加强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真正做到让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为顺应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高校和二级院系应及时调整工作理念,重点管控具有社会动员和新闻舆论功能的新媒体,如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研究生工作群、年级微信群等,规范網上信息传播秩序,积极引导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充分发挥学校网络资源优势,灵活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二)加强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帮扶机制
由于研究生繁重的学业及科研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始终是令人关注的重点。为此,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针,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研究生处—培养单位—研究生分会—班级—学生宿舍”五位一体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研究生处心理健康负责人”一体两翼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符合现阶段、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符合研究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重普及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做好心理健康普查和危机干预等防范工作;成立二级心理辅导站,设立心理创新工作室,通过提供生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减缓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研究生的幸福指数。此外,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如“5·25心理健康月”和“10月心理健康周”等主题活动,确保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实现三全育人中的作用
研究生辅导员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落实,开展思想状况调查研究、班风学风建设、评优评先、研究生党员发展、奖助学金评定、研究生骨干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就业等工作,及时掌握研究生的学业进展情况和身心健康情况,听取教师、导师对学风的反映,转达研究生对教学的意见,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帮助研究生成长成才。辅导员应多角度、多层次地教育引导全体研究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参加各类理论学习、专题讲座与社会实践,确保学生思想稳定。围绕研究生的实际特点,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或者校园活动,通过团日活动、团干部培训、党团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在一系列的活动中“留下来”,在社会实践中坚定广大研究生“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研究生辅导员要始终将学好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好党的教育政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断总结党史中的学习经验,引导研究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来路之艰;将党史知识与习近平讲话内容融会贯通,在教育、感化、鼓舞研究生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广大青年充分利用好自己人生阶段的“拔节孕穗期”,努力成为勇担民族崛起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辅导员要教育引导学生秉承“人民至上”的信念,主动参与社区乡村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职责、践行的使命担当。[5]
(四)完善教育管理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割裂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精神熏陶、思维感化、环境影响多管齐下、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把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重要职责落到实处,增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术研究的整个过程,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以此来促进研究生道德情操和学业水平的并行发展。引导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学术精神,还要主动培养学术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倡导研究生自主展开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积极参加高水平科技竞赛和学术活动;通过积极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主题讲座等形式,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和科技竞赛,并且完善学术造假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的监督、评价和约束。
(五)发挥党团作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和研究生骨干队伍建设,① 积极探索研究生党团组织建设的形式与路径,引导研究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教育与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实际需求相结合。② 重视研究生骨干队伍建设,坚持思想引领核心任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氛围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扎实工作,及时改进创新工作方式载体,发挥研究生会、研究生班干部与研究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开展个性化以及富有实效性的工作。结合疫情发展和抗疫形势,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把疫情灾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将防汛救灾、全民抗疫的生动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同时,应紧密结合中国各大精神谱系、持续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引领,通过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汲取党史智慧、强化党员管理”和“一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党日教育活动,提升研究生思想教育、道德素质,引导研究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所学所知,服务家乡、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组织研究生红色教育实践团到各类红色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引领教育广大研究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的制度优势,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6]
(六)夯实导师责任意识,发挥教育示范引领作用
研究生导师应该在研究生整个求学生涯中发挥首要育人责任。教师作为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的主要角色,教书和育人的两大职责应该贯穿导师工作的始终。首先,研究生导师应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牢记于心,坚持言行雅正,严格遵守法律与学校规章制度,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廉洁自律,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导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好各种难题,做好学生学术和生活中的引路人。最后,导师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同时,高校要把“师德师风”作为遴选导师的首要条件,把育人的综合成果作为导师遴选的重要评价内容。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落实到位,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教育理念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7]把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创新教育体制,注重工作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刘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探析[J].改革与开放, 2019(11):97-98.
[2] 葛骁欧,罗佳兴.大学生厚植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内涵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5):74-77.
[3] 王申.习近平关于青年人生观的重要论述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9.
[4]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J].中国研究生,2020(8):2,1.
[5] 李国政,史雅然.“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58-60.
[6] 田维亮.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之思[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1(2):88-92.
[7] 牛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9(1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