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学校敲钟人(节选)

2022-05-05 08:51张蛰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讲义教务处乡间

张蛰

王中原老师是学校打上课铃的人。他每天总是拽着细细的线绳催我们起床、出操、上课,告诉我们下课、吃饭、熄灯。有时候,他还会在上课的铃声里笑着对急忙忙冲向教室的学生喊:“慢一点儿,别磕着!”

这是我做学生时对王中原老师仅存的印象。告别苏北乡间那所最普通的学校四年后,我又回到了那里,只是身份已经由学生成为老师。与四年前相比,他一点未见老,只是眉眼间更显慈祥。他依旧是学校的打铃人,铃声与四年前相比没有变化;他依旧是瘦瘦的,走路慢条斯理,说话不慌不忙。做了教师后,我知道他做的工作远不止打铃。除了日复一日地为学校打铃,他还分发全校的报纸杂志,油印学生的讲义,传接电话,有时候也刻钢板。那个时候,打铃表面上看着轻松,实则不然。这是一件要时时刻刻想着的事,每天從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一天要打26次,到点就得拽铃绳,容不得马虎,而且要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在工作后,我几乎天天看见王老师跟着收音机为自己的老钟山表校对时间。如今人人讲职业倦怠,那时拉拽了那么多年铃绳的王中原老师整天笑眯眯地边打铃边跟人打招呼,从未说过天天打铃真烦这样的话。

除了按时施号铃,我最常见的情形是他坐在教务处的油印机前印学生的讲义,手一推一抬一翻,再一推一抬一翻,周而复始。全校学生的讲义都要靠他一张一张地推出来,虽然偶尔也会有老师帮忙印一印,但多半是王老师一人在干。冬天的时候,我们都用砖块砌的炉子烧煤取暖,王老师几乎每天都打煤饼,因为去教务处的人很多,砌的炉膛大,用的煤也多。去的人多,话多,动作也多,有一次终于有人不小心把王老师放在旁边准备油印的一张蜡纸给烧着了,一声惊呼间蜡纸就成了灰烬。那是一位数学老师放在这里准备第二天要用的讲义。“咋办?”惹了麻烦的人问王老师。他只说不要紧不要紧,下午再找谁谁要了题来重刻。下午,果然看见他趴在办公桌前咯吱咯吱地刻钢板,刻好油印好再把讲义送去。从始至终,一句躁话没说。

1992年的冬天下过一场大雪。我记得那场雪一连下了几天,学校虽天天组织学生扫雪,但校园里仍然没有路眼。那天午饭后我刚刚躺在宿舍的床上准备休息,门被敲响了,王老师在外面喊我的名字。我高声答应着,他说你有电话,从县城来的。我打开门,顶着随风打脸的雪花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向教务处接电话,王老师跟在我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那时,学校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每个教师有外来电话都是王老师到各个办公室去叫人,如果遇到非上班时间,他就要跑到教师宿舍去找人。我的宿舍离教务处还算近,约有两百多米,多数老师的宿舍离教务处有三四百米。那些年,王老师从未拒喊过一个老师,不管刮风下雨,不论酷暑寒冬,他都是要到办公室或宿舍找人的。如今,如果我们还是那样的通讯条件,还会有人像他一样为了一个电话去喊人么?

敲钟、油印、传呼电话、分发报纸,这样的工作王老师一直干到退休才算终了,那些年间,他的铃声接起来有多长呢?他打了多少块煤饼子谁能计算得清?他喊过的电话谁还能记得?他在钢板上刻了多少张蜡纸谁又能晓得?那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重复过多少遍?在那所乡间学校里,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

(选自《文汇报》2009年3月16日)

品鉴

作者笔下的王中原老师无疑是个小人物,在他身上,闪耀着一种“底层的光辉”。为了凸显人物敬业勤业、善良真诚的“光辉”,作者时时注意以细节描写加以展示。比如“每天从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一天要打26次……我几乎天天看见王老师跟着收音机为自己的老钟山表校对时间”这一片段,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和运用反复、层递的修辞手法,更借助典型的细节(“几乎天天……校对时间”),饶有力度地突出了王老师的敬业与细心。又如第五段的“那些年间,他的铃声接起来有多长呢?……那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重复过多少遍”,连用问句,引发读者注意与思考;又强化细节(像“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更能展现人物忙碌的形象和甘于奉献、默默付出、不计回报的精神。同时,全文字里行间融注了一腔深情,像“在那所乡间学校里,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等文句,似乎平平道出,实则其情也深深,其意也切切,读来感人至深。

此外,整篇文章以描写和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时有精要的评议、抒情。如第二段段末的“如今人人讲职业倦怠……从未说过天天打铃真烦这样的话”,巧于对比,既赞颂了王老师恪尽职守、乐于付出、不知疲倦的精神,又能引人深思回味。

猜你喜欢
讲义教务处乡间
乡间池塘荷花美 绘就乡村新画卷
陈岱孙补充讲义
乡间小路
陈岱孙补充讲义
大都市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好处费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
学校教务处在推动学校变化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