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童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青岛平静的生活,即便如此,整座城市也没有慌乱。人们从容有序地参与多轮核酸检测,自觉、坦然地进行居家办公,在这种种秩序井然的背后,辛苦付出的不止有医务工作者、警察、教师,更有社区工作人员和群众志愿者……他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坚守着岗位,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感动。
在青岛疫情防控的路上,“志愿服务”已成为了最坚实的力量、最温情的存在、最靓丽的城市底色。
有这样一群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秩序维护、物资配送、登记采样、医护服务、心理疏导等方面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他们便是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志愿者们,他们用无私无畏传递着爱与暖,散发着光与热,汇聚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为切实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要求,疫情发生以来,王哥庄街道的党员志愿者迅速响应号召,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鲜红的党旗引导着党员群众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动“红色引擎”,助力防疫攻坚。大家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微信随访等多种方式全力排查随访有重点地区旅居史及接触史人员,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根据上级部署,社区第一时间对出入口进行设岗值守,志愿者们在卡口24小时值班,严防严控,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家园安全。
在全街道开展核酸检测的当天,凌晨5点30分,天还没亮,气温比较低,在山海小城,45支“党员突击队”、52个“党员先锋岗”、135名机关干部、2000余名社区党员、100余名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室的医务工作者早已在各检测点的各个岗位上集结完毕,各司其职,他们提前搭建好了采样点,调试好登记设备,按照提前演练的分工做好入口测量体温、人员信息初登记、引导大家按照“1.5米”距离有序排队、提醒大家戴好口罩、现场发放口罩、消杀、发放“核酸检测证明”、引导人员有序离场等工作,各个环节有序运行、密切配合,确保所有社区常住居民、租户、在社区的企业单位人员等应检尽检。
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分散在34个村(居)的57个通道中,从凌晨忙到深夜,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就靠在椅背上合会眼,冷了就找热水袋抱一会,穿着防护服的他们不敢吃饭喝水,只为让前来检测的居民顺利完成采样,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怨言和退缩,彰显了山海小城王哥庄志愿者们齐心抗疫的精神面貌。
在山海小城,有的志愿者奉献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有的志愿者默默无闻奉献在后方,为一线战士加油打气。青岛市文明市民、崂山剪纸第四代传承人苏霞用一幅幅精美主题作品为抗“疫”加油,将山海小城战“疫”必胜的决心跃然于鲜红的剪纸上。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口罩、医护物资等,巨峰科创、交银村镇银行、利群集团组成的爱心企业联盟看到志愿者的辛苦,为他们送来了盒饭、饮料、泡面、火腿等。
黄山村居民在第二轮核酸检测日自发为采样点工作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饺子,在第三轮核酸检测日又为一线人员送去盒饭,让大家在风雨交加的这一天心里是暖的。他们说“一线的人员太辛苦了,起早贪黑,忙到吃不上饭,就希望大家能吃上热乎的饭,也是我们表达了对逆行者们的感激之情。”青山村居民为检测点送热水,王山口村居民包锅贴为工作人员送午饭,黄泥崖村卫生室乡医为卡口执勤志愿者送去自己煮的热奶茶。虽然是普通的食物,朴实的话语,但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心,体现了浓浓的暖意,他们用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用无言的大爱感动着小城人们。
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青岛再次发生后,作为市级道德模范、优秀志愿团队负责人的崔永兰积极响应号召,紧急召集了15名志愿者逆行而上,来到台东街道大名路社区、兴隆路街道兴隆一路社区核酸检测点,协助街道社区担负“扫楼”宣传发动、检测信息录入、现场秩序维护等任务,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用行动赢得了社区肯定、居民赞誉。
在大名路社区“扫楼”走访宣传发动居民期间,崔永兰了解到一些残疾人和年事已高的老人行动不便,且居住的老旧小区楼层高、无电梯,他们无法自行到核酸检测点参加集中检测,就和医护人员一起上门为他们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家住8楼的大名路社区居民杜先生为了保障孩子健康,希望能为自己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做核酸检测,让他犯愁的是,自家孩子却不理解什么是核酸检测,哭闹不止,不肯配合。崔永兰入户后,耐心地和孩子进行心灵交流,安抚孩子的情绪,最终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并在家长的配合引导下,完成了对孩子的核酸检测。临出门时,崔永兰又向孩子家长介绍了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情况,欢迎把孩子送到春雨中心学习生活知识、工作技能,这样也能给家庭增加一份收入,还能让家长外出安心地外出工作,让杜先生深受感动。莱西疫情发生后,青岛电视台《牵挂》栏目发起“红飘带”公益活动,崔永兰得知消息,立即捐赠了价值5000元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静态洗涤用品,獻上了市北志愿团队的爱心。
3月的青岛,乍暖还寒,前几轮核酸检测期间寒风肆虐,还不时伴有小雨夹雪。但在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第一线,崔永兰带领志愿者们从早上忙到晚上,身穿白色防护服,戴上口罩、面罩、手套、鞋套,一遍遍重复着核对居民的身份信息。防护服一旦脱下,就不能再次使用,为了节约资源,崔永兰和她的志愿者团队上岗前尽量不喝水,这样每班能够坚持得更久一些。几个小时轮休时,脱下“全套装备”,额头勒出印记,手指冻得通红,但她和志愿者们从不叫苦叫累。只要崔永兰每次在群里发布任务,大家总是迅速到位。
受崔永蘭事迹的影响,很多志愿者慕名加入到崔永兰组建的志愿服务队伍,她的志愿团队中多是中年女性,团队成员的孩子都在家上网课,但为了抗疫毅然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志愿者鲁菲的孩子今年刚满9岁,当别人问孩子“妈妈干什么去了”,孩子总会自豪地说“我的妈妈是‘大白’,她在做核酸检测保护我们呢!”作为一名志愿者,崔永兰本身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一家老小也需要她的陪伴,但在疫情发生后,她还是选择了参加抗疫一线的志愿服务。崔永兰88岁的老母亲得知女儿要去做志愿者时,反复叮嘱她一定要注意安全。“放心吧,妈,不会有事儿的,我多做点儿事,就是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大家都能安心工作生活!”崔永兰对母亲说。为了不让老人担心,崔永兰尽量在志愿服务之余多与母亲视频通话,也让丈夫在家宽慰母亲。
从事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和感受。1996年,崔永兰因工致残,却也因此接触到残疾人群体,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她创办了市北区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为众多的智力障碍人士提供了做手工、学技术的平台,还能获取收入和基本社保保障。截至目前,共有120余名残疾人在春雨中心学习,这些残疾人平均年龄38岁,但因他们的智力水平如同四五岁的幼龄孩童,所以崔永兰总是亲切地把他们唤作“孩子”,而这些孩子也因为崔永兰的倾情付出,不约而同地称她为“崔妈”。
受疫情的影响,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也由线下授课转为了线上授课,长时间见不到“崔妈”的“孩子们”着急了,他们一遍遍问道:“崔妈呢?崔妈去哪里了?”当他们得知“崔妈”此时正在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家生活的青岛这座城市度过疫情难关时,孩子们被“崔妈”的爱心举动所感染,不约而同地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市北、为青岛加油,他们用绘画和琴声表达对他们“崔妈”真挚的祝福,还将每次核酸检测后获得的小贴纸拍照发到群里,只为表达一个朴素而美丽的心愿——盼望青岛早日疫散花开,迎来真正的春天!
The sudden resurgence of COVID-19 cases has disrupted the calm life of Qingdao people, despite which there’s no sign of panic as before in the whole city and among its citizens. People participate in multiple rounds of nucleic acid testing in a calm and orderly manner while also consciously and calmly work from home. Behind the perfect order are the painstaking efforts of medical workers, police, teachers, as well as community workers and mass volunteers. Sticking to their posts with the spirit of dedication, these unsung heroes have touched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Voluntary service has provided solid support for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Qingdao, warmed people’s hearts and become a highlight of the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