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回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子研究

2022-05-03 10:05:58缪智宇陈嘉
新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多元回归

缪智宇 陈嘉

摘要: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定量界定一直是比较模糊,这也是未来云南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后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近几年的农业劳动力占比作为参数指标,以此研究可能存在线性关系的因子,方法主要通过多元回归的方式来甄别所选因子对农业劳动力占比的贡献,并分析该贡献因子会产生的作用。此文将通过SA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云南省农村劳动力是否发生转移,并与回归结果进行结合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最终在此结果上提出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的建议。

关键词:农劳比;多元回归;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常见影响因子,农民工是维持城市运转的重要动力之一,对维持城市经济生态有着重要作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人口过稀、农村经营组织崩溃等问题。张红丽、李洁艳(2020)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分组研究农业技术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农业技术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劳动转移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而农业技术与教育环境、地域公共预算等息息相关,农业劳动转移只能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子是多样的、复杂的,而作用也应是明显的。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的确同时受到多种因子诱导,涵盖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教育程度、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政策扶持力度等等。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去是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在学者胡景北(2019)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该如何选择定量特征的研究中提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是缺乏数据和框架的,其主要困难在于该如何给该现象的发生进行特征辨别,他在研究中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恒等于农劳比下降速度。

此文首先把农劳比作为因变量,与此同时将可能造成农劳比变动的因子作为自变量,先进行初步的多重共线性检验Multicollinearity,剔除各自变量间存在严重共线性干扰的变量,留存的变量将通过决定系数准则等进行二次筛选出高预测精准度的最终变量组,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最终变量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最终自变量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从而最终判定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自变量组合。

此研究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中国云南省统计年鉴。以2014~2018年的各州市的农业劳动力与社会劳动力的数量比作为因变量,将各州市经济、环境数据作为自变量。因变量数据取自云南省2014~2018年各州市的农村劳动人口数据和城乡劳动人口原始数据,农村劳动人口作分子,城乡劳动人口作分母组成农劳比。自变量数据提取自其包括人均GDP在内的多项项经济环境指标,并按照年份分为合计共5个初始数据集。并将最终模型组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整个模型的统计学意义以及结果显著性,通过结果的標准化回归系数对比出对农劳比影响最大的因子。

2.1 初选自变量处理

将应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对模型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剔除有显著性共线关系的自变量。VIF即方差膨胀系数,当VIF数值越接近1,则说明这组自变量之间的容忍度越大,越允许忽略共线性影响结果的问题,所以通常采取10作为检测大小的标准。在此次研究中,因使用VIF仅作为初步甄选用途,所以同样采取10作为检验标准,把方差膨胀系数大于10的自变量作初步排除。

2.2 最终自变量组处理标准

经较优模型测试选出的5个数据集分别检验,其中X1各州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X2拖拉机拥有量、X3国有单位平均工资、X4其他单位平均工资、X5造林面积所组成的合集拥有较高的预测准确低,综合干扰较小,将这5个变量作为最终自变量组。

2.3 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主要用于分析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关系的统计方法,此文将农劳比作为因变量,以最终模型中的自变量作为自变量,通过方差分析法,分析最终模型中各回归系数的总体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模型所给出的分析结果可知,“X1、X2、X3、X4、X5”的因素合集,在2014~2018年得P值结果分别为0.0011、0.0018、0.0138、0.0292、0.0052,其Pr>F的均小于0.05,且2014~2018年的样本拒绝原假设,即存在显著影响。这5个最终自变量组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R-square拟合优度值均大于0.65,说明模型是合理的,这5个因子所组成的模型在2014~2018年是有统计意义的。标准化数值可知,影响云南省发生农劳比变化的因素有各州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拖拉机拥有量、国有单位平均工资、其他单位平均工资、造林面积,特别在2014~2015年造成的影响非常显著。且按照因素重要性,造林面积的标准化系数值在不同的年份均为模型中的正数,属于正相关,国有单位的平均工资有3个年份是正相关,而其他单位平均工资收入与农劳比呈负相关的最大值,其余的城市污水处理率、拖拉机拥有量的因素与农劳比变化也有显著负相关。

3.1 保证森林保护优先、质量优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体系和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讲话和指导批示,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优先。林业经营是保护国家生态的重要战力,必须加强林业经营,提高林业数量,保证林业质量稳步提高。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森林也是防止气候灾害,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资源,是整个世界都需要重视的问题。近几年云南省林业逐渐从过去单纯扩张林业面积转变到提高森林质量上来,开始不断引进了国外技术、管理理念、先进设备等,这是促进林业从量优先转为质优先的重要前提,相信未来能让云南林业经营管理逐步走向发达国家水平。但适应性应用仍需要时间,生态安全越来越重要,这一进程也需要尽可能加快,优化林业结构,减少低端供给,提高整体质量,也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手段,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绿水青山的必要前提。

3.2 城乡平均工资的稳定平衡

农劳比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参考指标,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时,促进农劳比下降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地区贫困人口。但这不能采取过激的手段,会导致农村部分地区人口过稀造成“空心村”现象,更多应采取类似外部性的政策措施,例如建设更多城村间的公路,尽可能缩减城乡距离,加大城乡公共运输的建设,增加往返客车以及相应交通工具的投入,对于存在物理性难题的偏远村落交通难题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集思广益,例如促进互联网企业的发展,5G网络建设的布点以及降费补贴等,不能简单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最终目的。而以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为目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农村农民的平均收入也能得到相应提高,如何合理平衡转移功效,保证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大城市对劳动力的稳定需求,不仅是云南省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一项重大考验,也是中国各省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基金项目:202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偏序集的乡村旅游研究——以云南省为例(2021Y298)”。

作者简介:

缪智宇(1993-),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陈嘉(199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转移多元回归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户居住满意度研究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19:51:15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7:21:02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转移数量的动态关系研究
计量经济学研究
财税月刊(2016年4期)2016-07-04 09:56: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村落传统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29期)2016-05-28 09:44:37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 01:07:20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 0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