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杰
英若诚(1929—2003),满族正红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他的爷爷英敛之是天津《大公报》和北京辅仁大学的主要创办人。他的父亲英千里,是民国时代著名的教授学者。
1942年,英若诚从北京辅仁中学转入天津租界的天主教学校圣路易中学,这所学校采用英语教学,大部分学生是外国人。英若诚第一次上台演戏就是在这所学校。有一位神甫组织排演了一台英语戏,戏名叫《地窖之门》,同学们扮演违反戒律到地窖里面偷酒喝的修道士,英若诚扮演把这些喝醉酒的修道士全部杀死的维护神圣教规的修道士。
1946年,从圣路易中学毕业的英若诚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关于自己在清华大学的戏剧活动,英若诚在和美国学者康开丽合著的《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中回忆说:“在高中时我并没想过要成为演员,可我成了大學生后就迷上了戏剧。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排了莎士比亚的全本《威尼斯商人》,我也被选中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主要因为我的英语好……年轻人如果情感丰富、性格外向,参与戏剧是很自然的事,我就是个例子。”
英若诚在清华大学从事戏剧演出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吴世良的美好爱情:“在清华的学习为我在专业剧团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外国经典作品是我们课程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希腊悲剧、英国早期戏剧,从《格玛·葛顿的针》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上大学四年级时已在学生剧社名声大噪,我脑子里考虑的有三个本子,一个是《推销员之死》,另一个是萧伯纳的《芭巴拉少校》,主要是因为我认为中国需要多几位安德谢夫。第三个剧本是《绿色的玉米》,此剧题材并不激进,不像其他两个剧本旨在改变世界,但还是改变了我个人的世界,因为我的同学吴世良在剧中扮演莫发小姐,与我扮演的年轻矿工摩根·埃文斯演对手戏。”
吴世良1948年秋季从上海转入清华大学外语系三年级,和英若诚成为同班同学。她和英若诚同台演出的第一台戏,是用英语翻译自苏联的独幕剧《第四十一》,讲述的是一位白军军官被一位红军女战士俘虏的故事:“我们扮演的是主角,并用英语演出。其时我已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我。”
1950年,以李伯钊为院长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宣告成立,时任北京市文艺处处长兼人艺院委的王松生,找到已经被分配到外事部门的英若诚、吴世良,劝说他们报考人艺。1952年6月12日,作为专业话剧团体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史家胡同宣告成立,曹禺任院长,焦菊隐总管建院设计,其成员主要来自“老人艺”的话剧演出队和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英若诚在北京人艺排演的《龙须沟》《明朗的天》《耶戈尔·布里乔夫和其他的人们》《悭吝人》《骆驼祥子》《茶馆》《雷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剧目中,先后扮演过重要角色。随着中美建交之后对外文化交流的拓宽放松,英若诚依托北京人艺,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9年,英国“老维克剧团”来华演出《哈姆雷特》,英若诚负责为该剧团的在京演出担任同声传译,剧团负责人为此感谢说:“这次演出的成功,英先生功不可没!”
1979年秋天,美国著名演员鲍勃·霍普来华演出美式幽默喜剧“脱口秀”,演出形式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主要靠幽默机智的现场发挥来吸引观众。由于演出中采用了很多美国式的方言俚语,很难实现现场口译,第一场演出只好采用打中文字幕的方式,把台词大意提示给观众。鲍勃·霍普在舞台上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调动观众的情绪共鸣,从而导致首演失败。关键时刻,中方负责演出的有关领导突然想到一个救场人选,就是英若诚。
第二场演出在上海国际俱乐部拉开帷幕时,英若诚及时赶到,和鲍勃·霍普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英若诚把霍普简短的几句开场白口译出来,立即引起现场观众的哄堂大笑。霍普见观众反响热烈,便振作精神开始他的激情演出。英若诚借用中国传统相声的特点,把自己定位在“捧哏”的位置上,在口译霍普的精彩台词的同时,还融入自己的一些即兴表演。剧场内笑声不断,掌声雷动,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演出结束,霍普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热烈地拥抱着英若诚说:“谢谢您!谢谢您!我太幸运了,我遇到了一位既精通英语又精通戏剧表演,既能把握喜剧分寸又能理解喜剧幽默的中国戏剧家。”
英若诚在北京人艺的前十年,先后参演了老舍的四出戏:《龙须沟》《春华秋实》《骆驼祥子》《茶馆》。持续扮演《茶馆》中的父子刘麻子,几乎贯穿了他整个的演艺生涯:从1958年首演开始,他总共参演过数百场,从北京演到全国,从中国演到世界。
英若诚对《茶馆》的贡献并不限于北京人艺的舞台表演,1978年他还接受了另一份挑战,将《茶馆》译成英文出版,并促成这部戏在欧美各国的巡回演出。英若诚的译本不拘泥于原著的句法顺序,尽可能符合英语口语的语境特点,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押韵,使得《茶馆》的英文译本具有较强的可表演性和舞台感染力。
1980年9月27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茶馆》,作为中国话剧的代表作品第一次走出国门赴欧洲巡回演出,向西方社会展示中国话剧的发展水平和演艺风格。仅在联邦德国,就从曼海姆市、汉堡、汉诺威、纽伦堡,一直演到斯图加特、萨尔布吕肯、弗赖堡等地。话剧《茶馆》轰动了整个欧洲大陆,圆满地完成了文化交流的使命。
1980年春天,英若诚还随曹禺赴英国进行了一系列戏剧交流。1981年,英若诚翻译的莎士比亚名剧《请君入瓮》由北京人艺成功演出,导演是英国著名的莎剧导演托比·罗伯森。
由中国、意大利投入巨资采用电影胶片联合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马可·波罗》,于1979年成立摄制组,直到1980年底还没有确定扮演忽必烈的合适人选。
1981年春天的一天,担任制片人的文琴座·拉贝拉和英若诚在北京饭店见面,英若诚用标准的伦敦英语给这位美籍意大利人阐述他自己——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主管部门——对于忽必烈的原则性评价:“忽必烈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是13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家,但是他也有许多似乎矛盾的性格……”
拉贝拉觉得英若诚正是他苦苦寻找的扮演忽必烈的合适人选,连英若诚的相貌都和故宫收藏的忽必烈画像有些相似。英若诚进入拍摄现场后,很快就找到了角色塑造所需要的形体感觉。他在老年忽必烈与马可·波罗告别的那一场12分钟一气呵成的重头戏里,奉献了自己在该剧中最为精彩的表演,感染征服了世界各国的数亿观众。70多个国家先后购买了该剧的播放权,陆续推出了英文版、西班牙文版、德文版、日文版和中文版。
1982年5月底,《马可·波罗》在美国NBC电视公司率先播出,当年就获得美国最佳电视剧“艾美奖”。《洛杉矶时报》评论说:“这部片子前半部的戏是平淡的,只有当中国元朝皇帝忽必烈出现之后,戏才精彩起来,很明显,使《马可·波罗》站得住脚的主要因素是英若诚的表演。”
1983年,意大利《微笑与歌声》杂志经过读者投票,把年度最佳男演员奖“银猫奖”,授予忽必烈的扮演者英若诚。
1978年,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和妻子英格·莫拉斯基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跟随旅游团访问中国。英若诚陪同曹禺会见了阿瑟·米勒,还陪同阿瑟·米勒夫妇观看了人艺演出的舞台剧《蔡文姬》。
1980年,英若诚随曹禺前往美国为《茶馆》巡演做准备工作,阿瑟·米勒作为美方代表出面招待,双方初步讨论了由北京人艺演出阿瑟·米勒戏剧作品的问题。
1982年8月,美国斯诺基金会、富布莱特基金会和美国中部、西部各大学向英若诚发出联合邀请,请他作为客座教授为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讲授表演课。他结合教学实践为学员排演中国话剧《家》,在美国产生轰动效应。在此期间,英若诚和阿瑟·米勒商定将《推销员之死》译成中文由北京人艺演出,由阿瑟·米勒亲自担任导演。阿瑟·米勒提出的条件是,由英若诚负责剧本翻译,并且扮演男主角威利·洛曼。
《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位年逾花甲的推销员,他拎着两只沉重的样品箱子回到家里,精神处于极度疲倦状态,仿佛已经走到生命尽头。在他的幻觉中,不时闪现出过去所经历过的许多事情,以至于下定决心执行蓄意已久的自杀计划,以便为计划创业的两个儿子换来两万美金的保险赔付……
关于阿瑟·米勒和自己的这次历史性合作,英若诚在《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中回忆说:
“一九八三年年初阿瑟到北京时,我刚译完本子。”
“跟他一起工作十分愉快,原因之一是他具有丰富的幽默感。我们俩在一起,没有什么难题是幽默解决不了的。有一次排戏,我对威利的婚外情、对妻子不忠这一事实有些拘谨。”
“阿瑟追问我:‘说实话:你自己对这事怎么看?你认为这是犯罪吗?中国从来不出这种事儿吗?’”
“‘当然中国人也有这种事儿,’我笑着说,‘但我们不在舞台上表演。’”
“‘那是虚伪。’他说。”
“一句话,让我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
中国戏剧舞台以前演出西方戏剧,大都采用假发套、假鼻子等各种手段把演员化妆成为白种人。作为“文革”之后第一次在中国上演的外国戏剧,英若诚和阿瑟·米勒大胆创新,不再追求形体上的化妆,而是追求精神上的“神似”。他们希望开场五分钟之后,观众不再注意演员的模样,而把他们当成美国人。英若诚作为主演,特意避免去观看《推销员之死》的电影版本,也不去听原来的英语演出录音,而是下大功夫观看同一时代的美国其他电影,以便设身处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推销员之死》的演出,是作为文化外交项目来推动实现的。关于这次演出的价值和意义,英若诚在1984年肯尼迪中心荣誉奖颁奖典礼上介绍说:“首场演出一结束,我们演员都等在侧幕条,不知道观众的反应会怎样。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静场,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中有一些美国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一句中文都不懂,可连他们都受了感动,他们的脸上淌着泪水。我由此看到了人类的希望,我们能够进行交流。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交流,还有情感上的交流。我们的演出证明了这一点,无论美国人和中国人从地理上、历史上以及其他很多方面有多么大的不同,但我们都是同一人类。我们因同样的幽默而大笑,因同样的情感而流泪,并且,我们都理解阿瑟·米勒。”
经过这次密切合作,阿瑟夫妇与英若诚夫妇建立了深厚友谊,阿瑟·米勒在他的两本书中都提到英若诚,尤其是在他的自传《弯曲的时间》中,还精心挑选了英若诚的一幅演出剧照,称赞英若诚是“最出色的威利·洛曼”。
1980年代初期,西方现当代的各种戏剧思潮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被大量引进,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和质疑。阿瑟·米勒作品的上演,让人们重新领略了现实主义戏剧的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当时出现在话剧舞台上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如《绝对信号》《狗儿爷涅磐》《桑树坪纪事》《荒原与人》《中国梦》《小井胡同》,多多少少都吸收了《推销员之死》的艺术因子。
1984年8月,英若诚作为密苏里大学常任教授再度赴美讲学,为学员排演根据中国昆曲《十五贯》改编的话剧,在进行中美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的结合进行了有益探索。
1986年,英若诚被任命为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兼影视剧制片处主任,成为名副其实的演员部长。同年9月,他与林兆华联合执导话剧《上帝的宠儿》。该剧是英若诚继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之后,为北京人艺翻译引进的又一部外国名剧,原作者是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表现的是奥地利宫廷乐师萨列瑞对于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嫉妒、利用和陷害。
1987年,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邀请英若诚与尊龙、陈冲等人联合主演《末代皇帝》,经过特批,演员部长英若诚在该片中饰演对末代皇帝溥仪表现出极大耐心的战犯管理所所长。
1990年5月,英若诚离任文化部副部长。随后不久,他就出现在北京人艺为配合亚运会而演出的《推销员之死》的舞台上。
1991年,英若诚翻译并导演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的名剧《芭巴拉少校》,由宋丹丹、朱旭合作主演。
1993年,英若诚再一次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邀请,与基努·里维斯共同主演电影《小活佛》,在影片中饰演一直在寻找先师诺布喇嘛的不丹老喇嘛。
1995年,英若诚把话剧《狗儿爷涅磐》翻译成英文,交给美国百老汇夜莺剧团排演,并于1996年1月在美国首演。
1998年,英若诚获得菲律宾“麦格塞塞新闻文化奖”。
2003年12月27日凌晨1时35分,英若诚因肝硬化在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4岁。时任北京人艺副院长的任鸣在接受《新民晚報》记者陈竹的电话采访时表示:“很多观众对英老在《茶馆》里演的刘麻子和在《骆驼祥子》里演的虎妞父亲刘四印象深刻,他把老北京市井中人的那种感觉表现得特别到位。而他同时又精通英语,不仅翻译了许多优秀的外国剧本,而且还成功塑造了《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那样的外国人物形象。可以说,他是中西、土洋结合得十分奇妙的艺术家。”
英若诚在戏剧表演、导演及剧本翻译方面取得了蜚声中外的艺术成就,是老一辈戏剧演员当中真正称得上“国际明星”的戏剧艺术家。关于演员部长英若诚的文化使命,美国学者康开丽在《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的前言中总结说:“英若诚一生都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现代戏剧并以戏剧来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和理解……”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