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泳欣 胡欢 董丽
摘要:本文以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观测货币政策、城镇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对广东各地区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绩效 财政支农政策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才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环境大背景,宏观经济环境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长。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组织与周围环境存在依赖关系,组织可以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以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对组织成长的影响国内外拥有大量研究成果,但都是针对企业,对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政府财政支持的影响,且缺乏实证检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是经济理性的,应该理性识别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并有效运用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发展生产,降低经营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经营收入。本文以统计年鉴数据为样本,研究宏观经济环境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关系,以期发现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障碍以及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一)货币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影响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是物业、土地的租金或承包款,此类收入相关的合同一般为长期合同。如果合同金额不变,在长期合同期间内,物价指数提高,物价上涨降低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于现行物价水平,合同约定的收入实则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绩效减少,且合同期限越长这种影响越明显。物价指数提高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的增长。因此提出,假设1:物价指数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绩效负相关。
借款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扩张经营时一种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利息则是利用这种资源的成本。作为经济理性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举债,并根据贷款利率的变化调整自身债务结构和贷款规模,当贷款利率下降时,带息债务规模扩大且资金成本会降低,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投资活动,扩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经营业务,从而增加盈利机会,这有利于集体组织经济绩效的提升。因此提出:假设2:银行贷款利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负相关。
(二)城镇化水平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影响
多年来,融合发展县域内城乡经济,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异,一直是我国提高农民收入的举措之一。城镇化进程撬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资本不断向农村追加投入,农村集体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增加,农村集体资产进一步被盘活,用于出租、发包、参股经营的资产规模扩大,经济绩效随之增加。因此提出:假设3:城镇化水平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正相关。
(三)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影响
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本质上是国家为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支持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农村农田、道路、通讯、水电以及文化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发展农业生产及健全农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制度等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不仅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规模,坚固发展经济的基础,还注入了更多发展资金,更是向社会资本传递了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信号,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因此提出:假设4: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績效正相关。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就宏观经济环境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长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变量选择
1.因变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参照大多数文献,本文选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收入来衡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
2.自变量是货币政策、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政策,从三个方面观测宏观经济环境,分别以物价指数、贷款利率、农村非农乡镇就业人数、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度量。其中物价指数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计算,贷款利率选取三年期的央行贷款基准利率。
3.控制变量。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的因素很多,本文选取了农村集体组织的组织规模、偿债能力、产业融合以及投资规模作为控制变量,而组织规模、偿债能力、产业融合、投资规模分别采用总资产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农业资产占总支出比例、固定资产与长期投资合计数作为衡量指标。
(二)数据来源
根据统计数据可获取性,本文选取广东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研究。从广东各年农村统计年鉴获取各地区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数据,剔除数据不完整地区后,获得广州、珠海、汕头、佛山、河源、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潮州和揭阳等13个市县2006年—2019年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统计数据,共计182个样本。宏观经济环境数据来自中国及广东各年统计年鉴。
(三)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构建了五个面板数据模型,模型1—4分别观测物价指数CPI、贷款利率R、城镇化水平NP、财政支农支出规模CZC对经营收入IN的影响,模型5用分析四个自变量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的共同影响。
模型1:IN=a0 + a1CPI + b1SIZE+b2TD+b3FLT+b4AP+e
模型2:IN=a0+a2R+b1SIZE+ b2TD+b3FLT+b4AP+e
模型3:IN=a0 + a3NP + b1SIZE+b2TD+b3FLT+b4AP+e
模型4:IN=a0 + a4CZC + b1SIZE+b2TD+b3FLT+b4AP+e
模型5:IN=a0+a1CPI+a2R+ a3NP + a4CZC + b1SIZE + b2TD + b3FLT+b4AP+e
(一)描述性统计
1.13个市县2006—2012年经营收入均值9.8亿元,最大值72.48亿元,最小值0.09亿元,标准偏差15.64亿元;物价指数平均值3.25,标准偏差2.17;贷款利率平均值6.19%,标准偏差0.7%;非农就业人数平均0.18亿人,最大值0.21亿人,最小值0.13亿人;财政支农支出平均13.35亿元,最大值63.55亿元,最小值2.09亿元,标准偏差9.78亿元。2013—2019年经营收入平均值14.99亿元,最大值112.46亿元,最小值0.09亿元,标准偏差22.85亿元;物价指数2.09,标准偏差0.48;贷款利率均值5.13%,标准偏差0.6%;非农就业人数平均0.22亿人,最大值0.22亿人,最小值0.21亿人;财政支农支出平均30.86亿元,最大值94.07亿元,最小值10.26亿元,标准偏差17.03亿元。
相比2006—2012年,2013—2019年经营收入平均数增加了5.19亿元,但标准偏差增大,地区之间差异扩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差距变大。物价指数的平均数及标准偏差分别下降1.16%和1.69%,贷款利率则分别下降1.06%和0.1%,说明我国物价水平和贷款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且更加稳定;非农乡镇就业人数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数均有所增加,说明近七年来广东省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平均数增加了17.51亿元,表明各级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政扶持力度总额增大。
2.2013—2019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规模自然对数、负债水平和投资规模平均数较2006—2012年分别增加0.63、2.69%、55.58亿元;而农业资产占总支出比例平均数则从7.69%减少到2.75%,说明各地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农资产增加,产业融合更加深入。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运用Stata软件对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进行了检验,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2。
1.虽然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物价指数CPI与经营收入IN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但在宏观经济环境综合影响分析的模型5中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终不能验证假设1。贷款利率R与经营收入IN在模型2与模型5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原假设2不相符。说明货币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绩效影响很小。这可能由于我国货币供给等政策基本稳定,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借款融资占债务总额的比例较小,货币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影响有限,加上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扩大,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加微不足道。
2.模型3回归结果显示非农乡镇就业人数NP与经营收入IN在10%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与假设3不相符。表明随着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降低。这可能是农村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参与农村集体经营及管理的人力资源匮乏,从而阻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在财政扶持农业政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得到控制,故模型5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3.模型4、模型5回归结果均显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CZC与经营收入IN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且模型5的系数0.310较模型4系数0.291更大,与假设4相符。说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正向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绩效,且降低了其他宏观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财政支农产业政策,集中发力正向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绩效,也表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绩效增长更加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
(三)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回归结果真实可靠,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以上五个模型分别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表2回归结果一致,通过稳健性检验,限于篇幅省略表格。
对广东省13个市县2006—2019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物价指数、贷款利率、城镇化水平均未通過显著性检验。由此得出以下启示及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建议
一是政府应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同时,综合考虑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发力,使得财政支农、普惠金融、稳定农村物价水平等宏观政策形成合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增加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方向的财政专项支持,将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和实施单位,支持村级农业产业或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统一不同渠道、不同部门、不同支持方向的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支持产业融合发展等财政专项资金所带动农户数、增加的集体收入金额等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绩效的增长。四是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农村集体的产业投资和项目创办。五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辅导,指导正确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用,防止财政资金长期呆滞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面;六是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者的支农政策培训,提高支农政策培训的实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绩效的稳定增长。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层面的建议
一是在经营集体资产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并与外部环境资源的交互融合,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策略以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如资产租赁或承包合同应充分考虑合同期间的货币时间价值及物价水平变动等因素,科学确定租金及承包款增长幅度,确保经营收益的稳定增长,适时根据市场贷款利率调整自身债务结构和贷款规模,降低资金成本。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基于宏观经济环境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生产力,如开展土地整合、发展电子商务代办、创办项目公司等,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做好服务同时,提高集体收入。
三是拓展农村集体经营业务范围,改变过去经营业务以发包、租赁集体土地或厂房仓库为主的单一化现状,借助财政支农、农村普惠金融等政策,打造以农村集体组织为核心力量的农村休闲、农业体验、现代田间文化等第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四是及时对物业资产进行升级换代,以应对政府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抵御外部经济环境风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主动及时掌握政策变化及市场信息,降低内部代理成本。
参考文献:
[1]于雅璁,王崇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历程、检视与未来展望_于雅璁[J].农村经济,2020(3):10-18.
[2]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_马迎贤[J].甘肃社会科学, 2005(1):116-119,130.
[3]吴小节,杨书燕,汪秀琼.资源依赖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评估——基于111种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管理学报, 2015,12(01):61-71.
[4]杨义东,程宏伟.政治资源与企业精准扶贫:公益项目下的资本性考量_杨义东[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40(9):64-82.
[5]许会.宏观经济环境对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_许会[J].现代商业,2020(24):70-71.
[6]李树培,魏下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与效率研究[J].经济评论,2009(04):13-17+40.DOI: 10.19361/j.er.2009.04.002.
[7]王德祥,張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12.
[8]吴言林,程丽丽.市场发育、农民经济理性与农村经济发展_吴言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6):99-104.
[9]齐福全.北京市财政支农支出绩效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0(12):29-33+49.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责任编辑: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