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中外媒体对此格外关注并进行了大量报道,文章选取《大公报》与《泰晤士报》作为中西方媒介代表,分析比较两份报纸对辛亥革命的报道特点。研究发现,《大公报》在报道时,大力支持保皇立宪,反对暴力革命,随着革命的发展,对袁世凯的态度也由扬转抑,这种报道特点主要受其主笔英敛之的政治立场的影响。而《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之初,对革命采取中立的态度,而到了南北议和时期,转为倾向袁世凯的立场,很大原因是其著名记者莫理循与袁世凯私交甚密,在英国政府面前充当了袁世凯的门客。
关键词:《大公报》;《泰晤士报》;辛亥革命;文本分析;中西方媒体;报道特点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4-0130-03
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发起义,随后在全国各地都爆发了革命。
二、研究意义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成功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报纸作为时代的记录者,从报纸入手研究這段历史对深刻认识辛亥革命有重要意义。清末时期报纸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报纸成为文人议论朝政的一大阵地。与此同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事务格外关注,报纸成为他们在华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分析和比较中外媒体对辛亥革命的报道文本,能用更全面的视角去解析这段历史,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三、《大公报》与《泰晤士报》的概况
(一)《大公报》的概况
《大公报》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在创刊号上英敛之发表的《〈大公报〉序》中,说明了报纸“大公”一名意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办报宗旨是“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由此奠定了《大公报》“以公正之心来启迪百姓,评击时弊”[1]的言论立场。《大公报》一直以来以“敢言”著称,言论激切,成了“清末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大型中文报纸”。作为《大公报》主笔的英敛之,曾经是康梁维新改良运动的一分子,一直坚持保皇立宪,从1902年《大公报》创刊一直到1912年都由他主持,《大公报》俨然已经成为英敛之发表政治言论的重要阵地。
(二)《泰晤士报》的概况
《泰晤士报》作为英国一份极负盛名的报纸,曾一度是发行量最高的报纸,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泰晤士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由英国煤商约翰·沃尔特于1785年创刊,用于推广他的新印刷技术,当时的《泰晤士报》只是用于刊登商业和航运广告的一份商业性报纸,虽然对政治新闻偶有涉猎,但没有任何政治倾向,报纸的销量也平淡无奇。随着英国政治背景的变化,两党相争之际,沃尔特因言论入狱。沃尔特的小儿子接管报纸后,对报纸实施种种改革,开始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决意将这份商业报纸变成一份政党独立的报刊,《泰晤士报》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2]。
19世纪中叶,英国印花税等印刷税的废除使得印刷成本大大降低,“便士报”由此兴起并且发展迅猛,相较而言,费用高昂的《泰晤士报》的销量开始走下坡,而20世纪初大众报纸的崛起对《泰晤士报》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3]。
直至1908年,经营难以持续的《泰晤士报》被英国当时的报业巨头北岩爵士买下,经过改组的《泰晤士报》重振雄风,报道内容仍然以国内外要闻为主,直到1922年北岩离世,《泰晤士报》一直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四、《大公报》与《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大公报》与《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报道特点。文章分析两份报纸对辛亥革命的报道文本,由于两份报纸都有较长的办报历史且报纸多次易主,因此选取英敛之主政时期(1902—1911)的《大公报》和北岩爵士时期(1908—1922)的《泰晤士报》进行比较,主要分析报道特点和报道原因这两个方面。
(一)《大公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1.《大公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特点
(1)大力支持保皇立宪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势如破竹,清政府岌岌可危。当时社会就中国的未来走向出现了两种呼声,一种寄希望于君主立宪,另一种势要追求民主共和。在此关键时期,《大公报》发起了名为《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的有奖征文大赛,此次征文大赛持续了近两个月,统计可知,获奖的16篇文章中有11篇是支持保皇立宪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公报》在辛亥革命期间格外关注国家的未来,而且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使中国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英敛之在发起征文的同时,也对革命运动进行了倾向性报道,他寄希望于皇帝立宪改革,对暴力革命十分不赞同,并发文厉言“大清国虽然不好,总比乱党好得多”。革命才不到两日,《大公报》在刊登的文章中就将革命军称为“革匪”“匪党”,可见《大公报》对革命的反对和不信任,认为以暴制暴的方式只会使百姓受苦,没什么用处。
另外,英敛之对百姓的遭遇深表同情,在社会动荡之际,《大公报》刊登了《为本埠人心慌乱正告大吏与居民》等文安抚民心、稳定时局。
(2)对袁世凯由扬转抑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认为只有袁世凯能带领其北洋军剿灭“叛党”,便急切地请他出面稳定局势,《大公报》也认为袁世凯是稳定局势的希望,在发表的《对于政府敦促袁岑么感言》一文中,《大公报》称赞袁世凯为“政界之雄”。在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后,《大公报》连续三天发表评论,对袁世凯寄予厚望,认为袁世凯不仅能使百姓脱离战事之苦,还能推动立宪的进程。
到了南北议和时期,清政府委任袁世凯与革命政府议和,而此时袁世凯的态度却摇摆不定,并以此作为与清政府谈判的条件,为自己从中牟取政治利益。对于袁世凯的种种行为,《大公报》看出了他的狼子野心,开始讽刺和贬损他,称“袁项城初则坚持君主,今亦将俯就共和。岂己知共和政体,果足以消弭大乱耶”。这里说袁世凯前面支持君主立宪,后又不反对民主共和,如此自相矛盾。此时在《大公报》笔下的袁世凯已经成为一个游走于南北之间的权力投机者。
2.《大公报》报道特点形成的原因
在辛亥革命的报道中,《大公报》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对此次暴力革命表现出反对和不信任的态度,坚持由皇帝自上而下进行循序渐进的政治改良,进而使中国强大起来,另外对袁世凯也从最初的寄予厚望到后来讥讽其表现出来的政治野心。
英敛之作为《大公报》的主笔,《大公报》所表现出来的报道倾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政治立场。20世纪初,英敛之接触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方面的知识,到后来戊戌变法时又成为康梁派君主立宪思想的支持者,后又受到了义和团运动的冲击,这让他坚信唯有保皇立宪才能救中国。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英敛之认为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不能与昔日的法国相提并论,革命在中国是实行不了的,所以英敛之抵制民主革命,坚决要求保皇立宪,这成为英敛之主持《大公报》时期的根本出发点。作为过去维新运动的有力分子,他多次在《大公报》上发表言论疾呼立宪,认为“中国之政体,不改良则已,欲改良惟有立宪”。
(二)《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1.《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特点
《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武昌起义的第二天,《泰晤士报》就在国际报A上刊发了两篇简讯,即电自上海的报道《清地方政府衙门被焚毁》(Government Offices Burned)和电自汉口的《反满冲突爆发》(An Anti-Manchu Outbreak),主要對武昌起义进行了报道,包括武昌政府和清政府两边的损失情况。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开始,《泰晤士报》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由此可见,《泰晤士报》对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和此后中国的政治发展极为关注。
新闻媒介无法脱离历史的范畴,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阶级和政治意识,因此西方传媒在报道中国的革命时是以一种西方人的视角进行信息的加工和报道的。那么,《泰晤士报》当时在报道辛亥革命时有什么特点?《泰晤士报》在报道过程中又传递出怎样的意识形态?文章研究《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文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泰晤士报》在辛亥革命报道中的话语倾向性有明显的转折,在南北议和时期前,其坚持中立的态度,而南北议和时期后,其报道明显倾向袁世凯。
(1)坚持客观中立
武昌起义爆发于10月10日,一篇名为《武昌爆发大起义》的新闻便在第二天刊登于《泰晤士报》,由此可见,《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尤为重视。与此同时,《泰晤士报》的报道中使用了“革命”(revolution)、“起义”(insurrection)、“反叛”(rebellion)等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用上述这些词语来中和自己对此次起义的态度,这也表现出《泰晤士报》初期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力求证实自己客观中立的报道立场。
在14日《中国的危机》(The Crisis in China)这篇新闻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中国的紧张局势丝毫没有减弱,发起武昌起义的军队如今正快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所有的证据都表明了满清政府正遭遇着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最强大的威胁。
《泰晤士报》在辛亥革命的报道内容上以介绍起义的最新动态为主,同时报道交战双方的战况,另外对英国人在华利益是否会因为此次起义受到损害格外关注,“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商人和传教士们随时都会受到攻击”。
(2)倾向“重袁轻孙”
在南北议和时期,《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倾向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最初的表达中立立场发展为助力袁世凯夺位的引导舆论的强大力量。《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曾多次对袁世凯进行专访,并在11月对袁世凯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报道,如11月11日到14日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袁世凯在北京》等文章,从这一系列报道可以看出,此时《泰晤士报》已经毫不掩饰对袁世凯的偏爱,在袁世凯夺位前后为他进行舆论造势,形成“中国最好的归宿是袁世凯”这样一种舆论环境,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总体上呈现出“重袁轻孙”的报道立场。
2.《泰晤士报》报道特点形成的原因
《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从最初的保持中立转变为“重袁轻孙”的报道立场,究其背后原因能让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辛亥革命爆发初期,英国对本国人在华利益是否会受到侵害密切关注,但随着起义的推进,他们发现此次起义并非之前的义和团运动,它并不排外,而是仅仅针对清政府,在华的英国人反而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英国人将其断定为“中国内部的事务”,英国政府秉持“不干涉”的原则。因此,《泰晤士报》在最初报道辛亥革命时对外表现出报纸客观中立的态度。
而到了南北议和时期,《泰晤士报》开始逐渐关注中国应该建立何种政体,其间发表社论表明中国应当实行君主立宪,并为袁世凯夺位进行舆论造势。莫里循作为当时《泰晤士报》著名的驻华记者,与袁世凯私下有着数十年的交情,因此在英国政府方面,莫里循充当了一个不错的说客,莫里循最后选择辞职担任袁世凯的门客这一事件与《泰晤士报》后期对袁世凯偏向报道也不无关系。另外,从国家角度而言,英国政府希望之前与中国签订的条款能够得到保障,因此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语
面对轰动全球的辛亥革命,《大公报》和《泰晤士报》对其的报道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两份报纸呈现的报道特点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原因。
《大公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对暴力革命持反对态度,认为它不仅使百姓受苦,还无法挽救中国,只有君主立宪才是中国富强的唯一出路。另外,《大公报》最初对袁世凯寄予厚望,认为他是稳定局势的不二人选,但在南北议和时期,从他左右逢源的态度看出了他的政治野心,便转变话语讥讽他。呈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大公报》的主笔英敛之,作为一个保皇立宪的忠实者,他在主政《大公报》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作为维新运动的有力分子,他抵制民主革命,认为只有立宪才能救国,只有立宪才能强国。
《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之初,对革命采取中立的立场,这与英国不干涉主义和政策有关,在了解革命军只针对清政府,而无任何排外的态度后,便放心地旁观革命的走向。但在南北议和时期,《泰晤士报》的报道偏向袁世凯,通过对他的大篇幅报道,为其夺位进行舆论造势,这背后隐藏着《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莫里循与袁世凯的多年交情,同时也隐藏着英国列强渴望在华获取更大利益的野心。
参考文献:
[1] 边璐.百年《大公报》:近年国内《大公报》研究综述[J].中国传媒科技,2013(6):229-231.
[2] 俞旭.英国的《泰晤士报》[J].新闻大学,1981(1):73-75.
[3] 刘业兴.《泰晤士报》的发展历史[J].传播力研究,2018,2(35):69.
作者简介 张佩佩,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