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2022-05-01 13:14:11路雅妮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摘要】鄂尔多斯青铜器的纹饰极为丰富,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动物纹饰,集中反映了北方先民们的审美取向,以及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自从青铜时代开始,到铁器时代,北方先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改变,从农耕逐渐发展为畜牧业,北方先民们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出令后世震惊的青铜器,这种青铜艺术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独有,地域特色极其鲜明,也因此成为欧亚草原文化最为耀眼的明珠。

【关键词】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3-208-03

【本文著录格式】 路雅妮 .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3):208-210.

自商周时期开始,到西晋年间,长城以北出现了大量雕刻动物纹饰的青铜器,在内蒙古一带最为鼎盛。因为这种青铜器多见于鄂尔多斯地区,所以也被后世之人统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品”。这种青铜器大量运用动物纹样作为装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样简介

鄂尔多斯青铜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闻名于世,在古代北方民族的造型艺术当中,动物纹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北方先民大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动物纹样雕刻在不同类型的器物上,因此形成鄂尔多斯青铜器最为突出的特征。不同的动物造型各具特色,但题材和风格却大都同出一脉,就艺术史的层面进行分析,动物装饰艺术贯穿北方先民的整个民族历史,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千变万化。在具体的运用当中,动物纹饰以单独出现或者群体出现为主,造型极为丰富,有的相互撕咬,有的凝神深思,充分体现了大草原蓬勃的生机。根据现有的出土青铜器来看,动物纹饰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家畜,另一类是野生动物。家畜动物纹饰以马、驴、羊等为主,野生动物类具体又可划分为两种:食草类动物,以及食肉类动物,前者以鹿的形象最为常见,后者主要包括虎、狼等比较凶猛的动物。

通过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动物纹饰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根据其演变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商周、春秋、战国以及两汉等四个阶段。商周时期是动物纹饰萌芽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的动物形象多为圆矍形态。进入春秋战国之后,动物纹饰得到进一步发展,种类开始变得多样化,工艺技术也越来越精湛,除早期的圆雕之外,还开始运用浮雕等手法。从战国晚期开始,鄂尔多斯青铜器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圆雕形象不断减少,而浮雕等形象开始增多。自从两汉时期开始,北方先民的青铜器文化逐渐走向衰落,动物纹饰也因此成为曾经的辉煌,永远留在岁月的长河当中。

二、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样艺术特征

(一)大量运用夸张手法

从鄂尔多斯青铜器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浮雕手法与透雕手法始终是常用的技艺,比如北方先民大量将动物的头部造型雕刻在青铜器上,其中羊头、马头、鹿头最为常见。尤其是匕首的纹饰设计,尽管整体上显得较为夸张,但是给人一种庄严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再比如动物纹饰中的龙头造型,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器具当中,包括车辆、兵器等,象征着高贵、神圣,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内涵,这种龙头的造型不同于传统的意义,而是北方先民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典型特征。以鄂尔多斯出土的龙首匕为例,外观造型为鹿身龙首,顶部的角雕刻成圆柱状,通过夸张的方式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整个造型的装饰感,借此表达北方先民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独特感受。

(二)二元对立的造型方式

在创作鄂尔多斯青铜器时,二元对立的造型方式也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这种二元对立具体表现为强与弱之间的对立,生与死之间的对立。在青铜器艺术当中,北方先民习惯于将牛、鹿、豹、虎等动物并列,借以体现自然界中动物生存的法则,这种方式也是北方民族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部分研究者认为,鄂尔多斯青铜器中二元对立的造型方式,与当时北方民族敬畏自然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当时的人们热衷于力量,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神灵的认可,将巨大的力量赐予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这种意识既是因为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也与北方先民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镂空双豹夺鹿纹铜牌,饰牌上共雕刻了双豹一鹿,双豹用力撕咬小鹿,而小鹿奋力挣扎,就整个造型来看,对称的双豹与挣扎的鹿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图样纹饰的运动感。

(三)平衡对称的表现形式

平衡对称也是鄂尔多斯青铜器常用的表现形式,在各种青铜饰牌中尤为常见。這种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地体现动态与静态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强与弱之间的巨大反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鄂尔多斯青铜饰牌所采用的动物纹样大都均衡对称,在此基础上略有调整。还有部分则是由三只或者四只动物共同构成,给人一种稳定的感受。现阶段已经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大都采用均衡形态的动物纹饰,每一件都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内蒙古乌兰出土的汉代双鹿带饰牌为例,整体呈长方形,中部雕刻双鹿,一左一右,既相互对称,又相互独立,尤其是鹿角处相互交错,使整个画面显得更为均衡。整个饰牌看上去格外地精美,极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北方先民在青铜器制作方面的高超技艺,以及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

(四)突出的创新性

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造型丰富,通过点、线、面之间的配合,使得动物形象更加灵活。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饰造型虽然以写实为主,但创作者在设计创造各种动物纹饰时,并不是简单地写实,而是加入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及审美感受,同时适当地融合其他文化元素,与其他地区的青铜器有着显著的差别。尤其是后期的动物纹饰,其装饰感更为强烈,而且具有突出的个性意识,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动物的形态还是图案的整体布局,都充分体现出极为强烈的图式美。这种写实并不仅仅是对自然界中动物形态的复制,而是创作者有意识地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感知,结合实际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想象构思创作的画面,因此具有浓郁的生机。北方先民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来展现自身情感,既体现了当时金属冶铸的技艺水准,也展现了让人惊叹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当时运用动物纹装饰青铜器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图式,正因为北方先民们将草原动物纹饰与青铜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草原特色的文化,也使得鄂尔多斯青铜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深得国内外收藏家、艺术家和相关研究者的青睐。

(五)强烈的装饰感

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种类较为丰富,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两类。无论是哪一类纹饰,其神态都十分地生动,整体造型极为优美,能够让人們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中常见的鹿纹为例,运用圆雕手法增强饰件的立体感和装饰感,鹿身昂首挺立,鹿角纹理清晰,鹿的神态栩栩如生。看似精致小巧的饰件,却展现了北方先民造型技巧的纯熟,以及对于图式美感的准确把握。北方先民在认真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之上,将自身的审美意识注入所创作的器物之中,以动物突出的特征装饰生活器具。以北方先民们常用的青铜刀与青铜剑为例,在注重物品实用价值的基础之上,先民们还十分重视其装饰性,每一件器物的装饰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动物纹饰,使动物纹饰得以与器物本身完美地相互融合,既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也可作为工艺品收藏,具有极强的可观赏性。比如北方先民所铸造的青铜马刀,刀柄处微微弯曲,马头采用圆雕手法塑造,嘴部微张,两耳朝向前方,整体造型极为生动,马头与刀身巧妙地相互结合,装饰纹样经过变形处理,这种运用抽象变形将动物纹饰与器物本身相结合的手法极为精妙,也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常见的表现形式。

三、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样文化内涵

(一)丰富的民族审美情趣

在内蒙古一带,鄂尔多斯青铜器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已经出土的文物也充分体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鄂尔多斯地处高原,气候极不稳定,北方先民们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必须按照季节的规律不断地迁徙,寻找水草茂盛的地区居住,通过畜牧经济来维持日常生活所需,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狩猎成为他们谋求生存最重要的方式。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人们发明了青铜冶炼的技术,人类也因此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早期青铜器数量稀少,因此十分珍贵,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武器,用于抵御敌人。为了能够不断地迁移,他们只能选择能够满足生存需求的器物,而体型较大、搬运不便的器皿逐渐被抛弃,小巧精致、携带方便的器具开始成为人们的首选,这些器物上大都镌刻着丰富的动物纹样,充分体现了不同阶段青铜文化的艺术特征。

通过分析已经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可知,其艺术风格完全不同于中原地区,中原青铜器大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主要用于代表贵族的权威与身份,造型也比较复杂,纹饰富于变化。鄂尔多斯青铜器大都比较轻便小巧,更注重器物的实用性,纹饰方面以动物造型为主,风格倾向于写实。

鄂尔多斯青铜器艺术从诞生到发展,都与北方游牧民族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因为牧民们生性爽朗,不受约束,长期靠着不断地迁徙来维持生活,逐渐形成勇猛彪悍的民族性格,他们对于艺术的感知大都来自于生活实践,豪放的性格使得他们创造出的器物更为逼真,也是他们审美理念的体现。

(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鄂尔多斯青铜器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是青铜器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纹饰、造型还是技艺,都充分展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创新意识,以及征服自然的豪情,从而在青铜器艺术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知,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早商时期。当时的青铜器艺术还不成熟,器具的类型也比较少,只有铜锥、铜刀等几类,短剑及铜刀主要用于近身搏斗,进入商代晚期后,青铜器数量开始增多,造型也更为丰富,大都以兽首或者铃铛为主,部分短剑及铜刀开始采用写实性的动物纹饰,此外还出现了少部分的生活器具,比如铜勺和铜鍑等。从西周时期起,青铜器的造型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纹饰也不断增多,早期的蛇纹开始变得更为复杂,出现了一些更为精致的小件饰品,到了春秋时期,青铜器开始进入鼎盛阶段,工艺水平日渐成熟的同时,器具上的纹饰也更加地精美,饰品的种类不断增多,具体包括腰带、头饰等,直到战国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日益衰微,逐渐被铁制品取代。

自商周到两汉,前后大约两千年的发展历程,鄂尔多斯青铜器从诞生、繁荣到走向衰落,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极为鲜明的特征,不仅在历史长河当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也充分展现了青铜器工艺的精湛,《考工记》中详细记录了当时的青铜合金技术,由此不难推测出,当时的工匠们已经掌握了冶炼的方法,才能够锻造出极为精美的青铜器器物。

鄂尔多斯青铜文化逐渐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周边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早期短剑上较为流行的龙纹造型,很可能就是因为夏文化的影响。此外在太行一带活动的商人,其祖先凤(鸟)也对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鸟纹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相互影响,彼此融合,再加上鄂尔多斯刚好处在东西方文化的汇集之处,对欧亚文化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既为人们深入研究北方草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是世界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独特的现代设计启示意义

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加速的同时,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只有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当中始终保有一席之地。鄂尔多斯青铜器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反映了北方先民的审美意识、民族意识,同时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尤其是独特的雕塑手法、图案排列方式,对现代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现代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借鉴参考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的造型手法,通过夸张、二元对立、平衡对称等不同的技巧,来创作更为丰富的图样纹饰,从而拓展现代图案设计的思路;其次,现代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还可以借鉴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的创新理念,以现实事物为基础,适当进行变形,加入其他的文化元素,创作出既具有传统色彩,又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型图案;最后,鄂尔多斯青铜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其体型越来越小巧精致,纹饰图案越来越复杂,表现的手法也越来越丰富,除传统的圆雕、浮雕之外,后期鄂尔多斯青铜器还采用了镂空的手法,使得青铜器的造型层次更为丰富。现代设计者在进行创新时,可以综合鄂尔多斯青铜器不同时期的表现手法,并根据图案设计的需求,灵活地进行运用,还可以将鄂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饰中的一些经典纹样融入现代作品当中,比如象征吉祥的凤纹,象征力量的豹纹、狮纹,象征自由的马纹等,一方面可以显著增强现代图案的民族色彩,丰富现代图案的寓意,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四、结语

鄂尔多斯青铜器当中的动物纹饰,风格质朴粗犷,具有极强的写实性,既展示了北方先民精湛的青铜合金冶炼技术、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审美感受,更为后世之人了解欧亚文明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杨婕.鄂尔多斯青铜器之原生态艺术美[J].中国民族博览,2016(2).

[2]程方毅,江然婷.中国北方的草原遗珍 宾大博物馆所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器[J].紫禁城,2015(01).

[3]汤飞宇.论艺术作为文化生成的符号本质与象征表达[J].求索,2014(07).

作者简介:路雅妮,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53:50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38:15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7:38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10: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