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昭群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理疗科退休副主任医师)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清晨起床后,常常感觉咽喉干燥、有异物感、疼痛,在刷牙时经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此时应当引起重视,及早去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患上了咽炎。咽炎看似小病,一般病情不重,危害也不大,却实在折磨人,令人咽部不适,心情不畅,焦虑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咽炎,即人们俗称的咽喉炎,中医称之为喉痹,是一种十分常见又令人讨厌的疾病。咽炎是由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的咽部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一般为单独存在,但也可与喉炎、鼻炎、扁桃体炎合并存在,甚至是支气管炎、肺炎等某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咽炎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即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的主要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往往是由于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以及咽部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炎症早期可局限在咽部,随着病情的进展,常常累及整个咽腔。主要表现为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灼热、干燥、瘙痒、吞咽疼痛,并伴有低热、头痛、声嘶、咳嗽、食欲缺乏及四肢酸痛等症状,有时候急性咽炎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
慢性咽炎通常是由于急性咽炎没有进行适当治疗,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临床特征是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细菌、过敏性疾病以及环境等原因,引起的口腔后部的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咽部干涩、疼痛不适、分泌物增多,有异物感、瘙痒感、刺痛感等。患者早起刷牙时,往往会出现刺激性干咳,咯之不出,吞之不下,非常不适。
慢性咽炎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慢性过敏性咽炎及慢性反流性咽炎五大类。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的发病率特别高,主要病变是在咽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炎症,充血肿胀,分泌功能亢进,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水肿肥大,黏液分泌增多。致使患者时不时地会咳出咽内黏黏的浓痰,经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干痒的症状较为顽固,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较难治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起咽炎的不良因素比较多,常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病毒因素。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可直接来源于空气、饮食等,病毒会通过飞沫及亲密接触而造成感染,从而罹患咽炎。
自身因素。如果日常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力差;不注意口腔卫生,经常不刷牙,饭后不漱口,食物残渣积累在口腔中,导致细菌在咽部繁殖,就可能引发咽炎。
环境因素。粉尘飞扬、严重污染、不卫生的环境,空气中含有大量尾气等有毒、有害的化学气体及油烟刺激等,会损伤咽喉黏膜,从而导致咽喉发炎,出现咽炎的症状。
习惯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长期吃烧烤、煎炸及麻辣烫等辛辣食物,暴饮暴食,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不注意卫生等,很容易导致咽炎的发生。
疾病因素。由于口腔炎症、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食管炎,哮喘、反流性胃炎,内分泌系统失调等人群,体质较差,容易被细菌感染,影响到咽喉,从而引起咽炎。
外来因素。当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或较差时,往往容易受凉或上火。衣服过少、下冷水、不注意防风防寒,以及烈日暴晒、内热上火等,都容易引发咽炎。
注意学习有关知识。只有详细了解咽炎的发病原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等,才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所以平时应注意学习有关知识,提高思想认识。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作息规律,睡眠充足,杜绝熬夜;室内温度与湿度要合适,常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尽量避免张嘴呼吸及大声呐喊;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暴怒情绪。
注意合理饮食。食物要清淡、多样化,且营养丰富,戒烟戒酒,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喝白开水,保持咽喉滋润;多吃高蛋白食物,以增强免疫力。
注意保持环境卫生。避免长期处于粉尘等空气污染,或有害气体刺激的环境中,防止损伤咽部黏膜上皮和腺体,以及局部防御体系;避免空气干燥、室温过高或过低及着凉、上火、被雨淋等,防止对咽部黏膜造成刺激和损害,从而杜绝咽炎发生。
注意防治相关疾病。如口腔、牙齿、牙龈或鼻腔、鼻窦、喉、气管、支气管等邻近器官的急、慢性炎症,可沿着黏膜和血液循环侵犯到咽部,或咽部受到炎性分泌物刺激,均可导致咽炎。另外,感冒、哮喘若不及时防治,病毒和细菌就会蔓延到咽喉部,引发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