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宝华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退休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出现突然肚子痛的情况,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腹部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平时常见的大多是急性腹痛,其特点是来势汹汹、起病急骤、变化多、发展快、病情严重程度不一。一旦有人发生急性腹痛时,不要惊慌失措,应采取正确的早期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的预后很有益处。
导致急性腹痛的原因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腹痛大多发生于青少年,主要为运动性腹痛,由于运动进食、饮水过多,尤其是吃了一些容易胀气的食物。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运动太过激烈,运动的方式不对,张嘴大口地喘气,频率过快等,就容易出现内脏器官功能不适应的现象,导致肠胃痉挛,随即引发腹部疼痛。
另外,还有消化不良性腹痛,由于进食过多、学习紧张、情绪不佳、天寒受凉、饮食不洁等,从而引起急性腹痛、饱胀、胃灼热等症状。器质性腹痛主要是因为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病变引起的,通常是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腹痛,如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急性腹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要擅自服用止痛药,也不要采取不合适的方法盲目进行处理,应及时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对患者有所帮助。
患者需要躺在室内或避风处,处于温暖、清净的环境中,静卧休息。应放松患者腰带,解开衣服纽扣,使其全身放松,避免精神紧张。适宜采取半卧位,屈曲双膝,自然舒适的姿势,以减轻腹壁的张力,减轻腹痛。可轻缓地用双手按摩腹部,如果腹部疼痛能逐渐缓解,暂时不用急于去医院。如果两个小时后,腹痛仍未减轻,甚至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如表现为灼痛、绞痛或剧痛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带患者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没有医生的明确诊断和医嘱,禁止为患者打止痛针,也不能服用止痛药,以避免止痛药物掩盖真实病情,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以致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另外,在没有经过医生诊断前,患者应禁水、禁食,以避免加重病情。应在就医后,根据医嘱进食、饮水或用药。
如果患者出现疼痛难耐,在床上翻来覆去,情绪暴躁的情况,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安全,防止坠床或碰伤等意外发生。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耐心地安抚,尽快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稳定患者情绪,谨遵医嘱积极治疗。
另外,应注意不宜用热水袋热敷。在医生没有确诊之前,不能轻易热敷疼痛的腹部,以免掩盖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容易造成延误治疗的恶果。尤其是由炎症引起的急性腹痛,热敷可能会促使腹部炎症扩散,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对于因撞伤而引起的急性腹痛,如果没有损伤表皮的话,第一时间要用冷水敷患处,以减少出血,预防水肿、血肿的形成;热敷则需要等到24 小时以后才可进行,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操作。
中医一贯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提醒人们应未病先防。因此,避免急性腹痛发生重在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心情舒畅是预防疾病的基础,能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平常注意尽可能减少情绪波动,防止七情内伤,遇事切勿急躁,应冷静处理。若是长期情绪抑郁,可致免疫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2.注意合理饮食。饮食要少荤多素,营养均衡,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不吃剩菜剩饭及污染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生冷、油炸、熏烤、辛辣刺激性强的、不易消化的食物,戒烟戒酒,防止因饮食不当引起的急性腹痛。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要细嚼慢咽,寒热适宜,稍热为好。不挑食、不偏食,注意在进餐时不要生气或嬉闹。一日三餐要按时,每餐七八分饱,避免暴饮暴食。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常注意按气候变化增减衣物,夜里注意腹部保暖。保持作息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习要劳逸结合,不熬夜,不过劳,适当休息。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
5.坚持运动锻炼。适当地进行体育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特别应注意饱食后不要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6.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等疾病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导致急性腹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