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玲
“您好,您咨询的异地祭扫问题由我答复……”2022年4月1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张婷婷,在接听电话中,用耐心、周到的服务解答着咨询者的疑问。
军嫂、军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张婷婷与“军”结缘,幸福且充实。
1980年1月出生于山东日照的张婷婷,文静端庄,自小家教严格,向往军营。2004年1月,在山东日照某私立学校任教的她,经人介绍,第一次与驻日照某雷达站军官营小勇相见。那时,她还沉浸在一场失恋的低落情绪中,但碍于父母之命只好勉强答应赴约。
那天,张婷婷特意把头发烫了波浪卷儿,化上浓妆,让自己看起来张扬,希望以此让营小勇打退堂鼓。没承想,营小勇却在与她的交谈中对她产生了好感。后来,她也慢慢感受到对方待人热情、处事责任心强等优点,内心的“厚茧”被慢慢剥开,她开始喜欢上他。2004年2月14日,营小勇利用休假专程到她家中拜访,无论是与她家人交谈,还是抢着干家务活,都没有“违和感”,俨然就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2004年9月,在相恋8个月后,他们领证结婚。“还是我主动提出结婚的。”张婷婷说起来面露羞涩,那时倒是营小勇顾虑自己的家庭条件一般,怕她婚后受委屈。
“条件差,我们一起努力改善。”在张婷婷的开导下,营小勇打消了顾虑。从领证那天起,张婷婷正式以“军”冠名——成为军嫂,开启了她的从“军”路。
2004年11月,张婷婷正沉浸在初孕的喜悦中,营小勇所在部队收到招收“地改空”飞行人员的通知,作为地勤人员的他想要去试试飞行员这条路。可要成为飞行员,就要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学习、培训,更加顾不上家。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张婷婷鼓励他抛开顾虑、全力应试。经过层层选拔,他如愿以偿,这时,张婷婷心中却增添了不安与焦虑,毕竟飞行员的工作有着更多的风险。
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张婷婷首次去江苏江都婆婆家,因为水土不服,加上当时已有身孕,她患重感冒久治不愈,抵抗力下降,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整个孕期双腿、双臂关节红肿,经常疼得无法入眠。这些她都没有告诉丈夫,那时候的营小勇正处于培训关键时期,就连儿子营天宇出生,他都无暇回家。
2008年,营小勇外出执行任务长达半年,当时天宇还不到3岁,张婷婷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天宇自幼体质差,隔三岔五生病。因为管理要求,张婷婷和丈夫一周只能通话两次。每当营小勇问家里情况,她总是说:“挺好的,你安心工作吧!”有时赶上孩子生病,通完电话后她就会默默地流泪。那段时间,她经常失眠,为了不让自己想太多,她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就带着孩子和朋友聊天,等孩子睡着再干家务活,这样累了就自然容易入睡了。
2021年7月,张婷婷一家
也是从2008年起,因为营小勇的工作需要,他们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二人开始两地分居生活至今。感受到丈夫的愧疚与担心,张婷婷总安慰道:“家里有我呢,你就放心地飞吧!”漫长的等待中,她原本秀发如墨,不知何时已经生出银丝。但两人也因此更加相惜相持,两颗心靠得更近。
每当给丈夫整理军装的时候,张婷婷就幻想自己身着军装的模样,她也想成为军人、与丈夫并肩战斗。根据当时相关政策,2011年6月,张婷婷被特招成为现役军官。2012年,营小勇调动到辽宁。两人同属一个单位,但都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营小勇经常辗转在不同的地方飞行,他们的生活和张婷婷被特招入伍前的两地分居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张婷婷因为成为军人,更加理解丈夫肩上的责任重大。
面对分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张婷婷认真尽责:对每名即将休假到期的战友,发去温馨的归队提醒;对军属资料熟记于心,走访军属、慰问遗属热情细心;在与服务对象聊天时,认真记录需求,逐一梳理、解决……她的细心、耐心、真心,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遗属许素芹老人,在张婷婷入伍的时候已经80岁,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操作事项,每月蹒跚着走到财务股领取补贴的现金。张婷婷得知后,便每月将代领的补贴送到老人家中,并顺便帮助老人干些家务活,有时还做些可口的饭菜给老人送过去。老人有时候也做点小手工、小点心送给她和孩子,相处得如同亲人。后来工作调动、移交工作时,张婷婷还专门给接替的吴干事交代许素芹老人的喜好,并领着吴干事一起到老人家中拜访。
2017年4月,张婷婷生下老二张加营,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2020年4月,因为军改需要她即将转业。
对于张婷婷来说,这一年很不容易。一次崴脚,让她经历了脚踝韧带断裂修复手术。她一人带着15岁、3岁的两个孩子,从部队驻地跨省搬家到山东青岛,协调孩子转学……安排妥当,准备接婆婆来新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得知婆婆身患癌症的消息,她果断带着孩子回到婆婆身边照顾,直到2020年11月婆婆病逝。
别人都说婆媳关系难处,但张婷婷与婆婆相处17年从未红过脸,她曾经一次性从里到外给婆婆买了十几件衣服。婆婆生病时给其洗衣擦身、清理排泄物、修剪脚趾甲……别人都以为她是婆婆的女儿,每每此时,婆婆总会高兴地搂她入怀,“这是我的大儿媳妇。”
张婷婷热爱军营,她想:即便转业,我也要选择为部队官兵服务的岗位。2021年1月,她转业至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旧是服务军人,不同的是现在的工作服务对象从现役军人变成退役军人、从本单位的军属拓展为辖区内的军烈属等。因为转业前后有着相似的工作经验,无论是接访还是办理各项业务,她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加之多年部队的锻炼,让她对待工作更严谨、细致。特别是对待一些遗留问题,她查政策、寻实情,翻资料、抓细节,甚至解决了一些连当事人自己都不大抱希望的问题。每当接听到感谢的电话,看着来访者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自己的办公室,张婷婷就感到累并快乐着。
2021年4月,张婷婷受领组织烈属异地祭扫烈士的任务。出发前,她认真查阅资料,制订祭扫方案,为每名参与者登记好信息,列出为老弱病残者所备药品清单,给参加异地祭扫的7位烈属每人送去一份乘车信息、当地所需材料的提醒卡片,并适时打电话、发信息提醒。活动结束后,有烈属自发写来了感谢信。
与“军”结缘,一生无悔。张婷婷在部队曾荣立三等功1次,2021年被评为青岛市十佳好军嫂。她说,两地分居虽然不易,但既然选择,就要坚持,军嫂为小家撑起一片天空,也是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一份力量。
张婷婷的故事,或许谈不上扣人心弦;她的事迹,也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就是这么一个真情实意的军嫂,让军人、退役军人、军烈属们倍感温暖,十分信赖,都称她为“娘家人”。
(作者丈夫单位:92198部队)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