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灵活运用

2022-04-29 07:25戴晓峰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2年10期

戴晓峰

摘要:配方法是初中数学中恒等变形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灵活、广泛运用的高效解题方法.本文中结合典型例题的具体分析,探讨了在各类题型中灵活运用配方法解题的方法与技巧问题.

关键词:挖掘关系;观察配方;凑项配方;利用公式

1 引言

在初中数学中,配方法是一种能够灵活运用、十分重要且有效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它常见于各类数学问题的解答之中,现将其常见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归类解析如下.

2 配方法在各类题型中的灵活运用

2.1 在代数式运算中的运用

例1 已知实数x,y,z满足x=6-y,z2=xy-9,试求x,y,z的值.

解:把x=6-y代入z2=xy-9中,得

2=(6-y)y-9=-(y-3)2,即

2+(y-3)2=0      ①

因为y,z是实数,所以z2≥0,(y-3)2≥0.

欲使①式成立,则z=0,y=3,此时x=3.

故x=y=3,z=0.

思路与方法:本题的题设条件中等式只有2个,而未知元却有3个,要想求出这三个未知量,还应挖掘条件中等式隐含的某种特殊关系,这就需要运用配方法,例如通过把x=6-y代入z2=xy-9中,再化为z2+(y-3)2=0,这样就等于消去了一个未知元x,达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

例2 设x=n+1-nn+1+n,y=n+1+nn+1-n(n为自然数),当n为何值时,等式x2+1 504xy+y2=1 986成立?

解:x+y=n+1-nn+1+n+n+1+nn+1-n=(n+1-n)2+(n+1+n)2(n+1+n)(n+1-n)=4n+2,

xy=n+1-nn+1+n×n+1+nn+1-n=1.

故由x2+1 504xy+y2=(x+y)2+1 502xy=(4n+2)2+1 502=1 986,解得n=5.

思路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题设条件中,x与y互为倒数,容易求出x+y和xy的值;再将要求的等式左边利用配方法变化成含x+y和xy的形式,即可轻松求解.

2.2 在解方程中的运用

例3 解方程:x29+16x2=103x3-4x.

解:因为x29-83+16x2=x3-4x2,所以原方程可变形为x3-4x2+83=103x3-4x.

设y=x3-4x,代入上述方程,得y2+83=103y.

整理得3y2-10y+8=0,解得y1=43,y2=2.

再由43=x3-4x和2=x3-4x,

解得原方程的四个根分别为

x1=6,x2=-2,x3,4=3±21.

思路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方程左边的两项x29和16x2分别是右边括号内的两项x3与4x的平方.这就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凑项”的方法将原方程转化为关于新未知数y=x3-4x的方程,进行求解.

例4 求方程x+y-1+z-2=12(x+y+z)的实数解.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2x+2y-1+2z-2=x+y+z

(x-2x+1)+[(y-1)-2y-1+1]+[(z-2)-2z-2+1]=0

(x-1)2+(y-1-1)2+(z-2-1)2=0.

根据实数性质,可得x=1,y-1=1,z-2=1,解得x=1,y=2,z=3.

经检验,x=1,y=2,z=3是原方程的解.

思路与方法:一般来说,当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时,方程(组)的解就有了不确定性[1].例如本题通过配方,将左边凑成了三个完全平方式之和,而右边为零,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就暴露了问题的特殊性,即x-1=0,y-1-1=0,z-2-1=0三者同时成立,则原方程同解于三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2.3 在函数中的运用

例5 求函数y=x4+x2+1的最小值.

解:y=x4+x2+1=(x2)2+x2+1

=x2+122+34.

因为x2≥0,x2的最小值是0,所以,当x=0时,y=0+122+34=1,即所求函数的最小值为1.

思路与方法:一般来说,当自变量取值范围有限制时,要求y=ax2+bx+c的最值,不能轻易套用最值公式,应先通过配方再求最值,防止出错.例如在本题中,如果直接套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公式y=4ac-b24a,当x2=-b2a=-12时,y取得最小值,这是不可能的,因为x2≥0,x2不能取-12.

例6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值12,且a∶b∶c=1∶3∶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12(a>0).

因为a∶b=1∶3,所以b2a=32=h,此时,函数的解析式为y=ax+322-12=ax2+3ax+9a-24.

由条件c∶a=2∶1,得9a-24=2a,即a=2.

故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22-12,

即y=2x2+6x+4.

思路与方法:由本题的题设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2,-12,所以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配方式”求解较为方便.

2.4 在平面几何中的运用

例7 如图1,在△ABC中,∠A+∠C=2∠B,其中最大边与最小边分别是方程3x(x-9)+32=0的两根,求△ABC的内切圆面积.

解:因为∠A+∠C=2∠B,

所以3∠B=180°,即

∠B=60°.因为三角形中最大角不小于60°,最小角

不大于60°,而∠B=60°,所以∠B必是最大边与最小边的夹角.

原方程整理为3x2-27x+32=0.

设△ABC最大边为a,最小边为c,则a,c为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可知a+c=9,ac=323.

由余弦定理,可知b2=a2+c2-2accos B=(a+c)2-3ac=92-3\5323=49,解得b=7.

所以S△ABC=12acsin B=12\5323\532=833.

由S△ABC=12(a+b+c)r(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得

r=2S△ABCa+b+c=2×8339+7=33.

故三角形内切圆面积为S=πr2=13π.

思路与方法:本题如果采用常规方法,通过求解方程的两根来计算内切圆的面积,运算会非常繁琐,所以另辟蹊径,巧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配方法[2],则计算过程简捷多了.

例8 已知,a,b,c,d皆为正数,且满足a4+b4+c4+d4=4abcd.

求证:以a,b,c,d为边的四边形为菱形.

证明:将条件式变形为a4-2a2b2+b4+c4-2c2d2+d4+2a2b2+2c2d2-4abcd=0.

即(a2-b2)2+(c2-d2)2+2(ab-cd)2=0.

所以a2-b2=0,c2-d2=0,ab-cd=0.

解得a=b=c=d.

所以,以a,b,c,d为边的四边形为菱形.

思路与方法:证明本题的主要技巧在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条件式配方变形,只需要证明a=b=c=d即可.

2.5 在根式运算中的运用

例9 化简:x+2x-1+x-2x-1(其中x≥1).

解:

x+2x-1+x-2x-1

=(x-1)+2x-1+1+

(x-1)-2x-1+1

=(x-1+1)2+(x-1-1)2

=x-1+1+x-1-1

=2x-1,x≥2,2,1≤x<2.

思路与方法:本题利用配方法,将根式中的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以便求其算术平分根,其中将x改写成x-1+1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3 结论

从上述典型例题思路与方法的解析中可以看出,灵活运用配方法解题,关键是要在储备大量基础知识、能娴熟运用相关公式、定理、性质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去“变形配方”,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多途径尝试、多联想、多分析、多训练,从中寻找、挖掘条件之间、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长此以往,坚持训练,一定能够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亚峰.配方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6(8):1.

[2]刘梦.配方法在解题中的运用[J].初中数学教与学,2021(13):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