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难民电影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2022-04-29 06:41徐辰晨李梓萌胡菲儿
社会科学进展 2022年1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

徐辰晨 李梓萌 胡菲儿

摘要|近年来,难民问题是德国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德国电影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涌现出一批形式多样的难民电影作品。文章围绕德国难民电影中展现的难民在德国社会与原住民产生的冲突矛盾,结合身份认同理论来梳理此类电影中体现的对难民身份认同问题的反思,分析几部典型电影中展现出的难民身份认同危机。通过电影这一艺术与现实结合的窗口来探讨难民身份认同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法,思索当今德国难民危机语境中难民与接收国之间的相处模式和解决出路。

关键词|德国难民电影;难民危机;身份认同;身份危机

Copyright?2022byauthor(s)andSciScanPublishingLimited

Thisarticleislicensedundera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License.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德国难民电影的产生:危机中的矛盾与思索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战争不断,民族冲突频繁爆发,为了躲避战乱以及免受迫害,处于战争及危机地区的难民持续涌入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进而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欧洲各国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上的动荡。欧洲境内难民人数不断增加,难民问题成为困扰德国的社会难题。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催生了各类诸如故事片、纪录片等不同形式题材的难民影片。基于现实背景,德国难民电影主要展现难民如何逃亡、如何在避难国生活以及如何与原住民相处等,比如剧情片《用德语说欢迎》(Willkommenauf Deutsch)、纪录片《7天:在难民营》(7TageimFlüchtlingslager)和轻喜剧《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WillkommenbeidenHartmanns)等。难民问题是综合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的难题,是特定条件下的时代产物。可以说,难民电影的出现和发展是德国特定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与新闻报道不同的是,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更能体现德国社会中难民与原住民的复杂而微妙的情绪。虽然电影并非对现实的还原,但这些影片依然可以反映难民潮对德国社会的影响。这也促进了民众对难民问题的反思,从而促使民众更理性地思考难民问题。

德国难民电影一方面揭示了由难民问题引发的矛盾与冲突,例如,在影片《格斗女孩》中,通过20岁的德国女孩玛丽莎(Marisa)对移民的仇恨——她认为正是外来移民带来了犯罪,展现了原住民与难民的对立与冲突。而另一方面难民电影也通过难民与德国原住民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人道主义,如电影《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就通过女主安洁莉卡对其收养的难民迪亚洛(Diallo)的关怀备至,体现了对待难民,德国人民友善、开放而包容的态度和人文主义关怀。

2 难民故事片中的身份认同反思

故事片作为情节性强、更具感染力和共情力的电影类别,对反映包容、博爱精神这一普世性主题具有独特的优势。大部分德国难民故事片都倾向于呼吁人们给流亡者更多理解与关怀,把难民寻求身份认同的强烈愿望安插他们流离失所的处境中,以易引起共鸣的爱情、亲情等作为情感切入口,苦难中流露真情的强烈对比感使剧情更易震撼观众的心灵。

在拍摄手法上德国难民电影偏爱采取写实风格,以普通百姓的生活作为叙述基调,小中见大地反映难民危机中的社会冲突本质——即理想化的人道主义与极端的排外思想之间的矛盾。德国作为难民的接收国,关于如何面对这一打破他们平静安稳生活的“闯入者”,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或接纳难民,对他们报以同情包容的心,接受难民带来的文化差异与冲击;或排斥难民,将其视为威胁与社会的隐患。

难民到达新环境后因文化差异、身份对立导致的一系列矛盾,都构成了电影反思性元素的一部分。在故事片的镜头下,难民这一“外来者”形象与当地居民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与文化行为方面都迥然不同,他们如何融入新环境,从而获得身份认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德国最知名的难民喜剧片之一,由西蒙·范霍尔(SimonVerhoeven)导演的《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便着眼于这种身份与文化冲突的描绘,用极具典型与代表性的人物设置来突出这一问题;而多元化的表现手法与通俗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剧情让这部电影引起了广泛共鸣。

该片讲述了哈特曼一家在2015年德国出台了开放接收难民的政策之后,决定接收一位名叫迪亚洛的非洲难民的故事。哈特曼一家家境优渥,但表面风平浪静的家庭却因各种矛盾而危机四伏。哈特曼夫人单方面决定接收非洲难民迪亚洛的这件事情,犹如一块巨石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出于对难民身份上的抵触和利己主义,哈特曼一家起初对难民迪亚洛十分排斥,只有哈特曼夫人愿意与迪亚洛交谈并在很多事情上耐心教导他。迪亚洛凭借着自己的乐观与善良使哈特曼一家中并不接纳他的家庭成员由心底里把他当作家人看待,并在最后帮助他脱离了即将被驱逐出境的危机。影片在这样温馨的大团圆结局中结束,但难民与东道主互为“他者”的身份,以及由身份背后的二元对立状态引发出的对于难民身份问题的讨论与反思却持续依旧。

这部影片仿佛是个大熔炉,其中包括了许多拥有不同地位与身份的角色,工作体面的德国白人、举步维艰的黑人难民、激进昂扬的穆斯林、招摇疯狂的纳粹分子等等,他们或针锋相对,或和睦融洽,这些反映的正是德国社会的现状。这部喜剧电影利用陌生化的效果将人们对于难民的固有偏见融入其中,让人看完在捧腹大笑后又有深刻体悟。或许通过这种喜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让德国重新思考难民融入德国社会的话题。在这部影片中客串的演员埃利亚斯·穆巴里克(ElyasMBarek)认为,德国正面临的难民潮也许能帮助德国人重新定义自己以及难民的身份和价值认同(Roxborough,2016)。在这一层面上,《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作为一次成功的尝试为后续的难民电影提供了思考与启迪。因此,《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堪称是德国难民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之作。

人们对难民问题更深刻的了解与电影经验的时间积淀,使得2018年前后出现了一批在叙事方式和表达角度上更为新颖的故事片。这一部分难民题材电影将历史与现实对照,将二战与当今欧洲两个不同时空纬度的感官交织,唤醒本土观众的集体记忆——独特的反转视角可以使观者更易带入难民的身份,通过极具代表性的二战时德国难民流亡时的沉痛挣扎,使观众带着追溯历史、反思现在的情感观影,更能设身处地思考当前难民现状。

难民故事片《过境》便是将二战作为故事背景,然而又将画面巧妙移植到当下欧洲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主人公为了躲避纳粹追捕而逃亡到马赛,期望去往异国他乡开始新生活,在路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电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在马赛后街的旅店与小酒馆里,希望和绝望并存的人们茫然地聚集在一起,马上要面对自己未知的旅途,每个人都在迷失的身份中试图寻找真实的自我,每个流亡者都面临着身份认同危机导致的归属感缺失。这无疑引入了难民题材电影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关于难民形象的身份认同问题。从背井离乡的痛苦、文化冲突与前路未知的不安全感,各个时空下的难民情感都是共通的,正因为如此,当电影发出“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诘问时才更能引人思考、以情动人。

另一部反思难民身份认同问题的故事片是《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该片于2020年2 月在柏林电影节上映,影片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一代文坛巨匠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D?blin)的同名经典小说,展现了德国社会目前突出的难民问题,讲述了难民与德国陌生文化之间的碰撞。

影片的剧情和原著小说大致相似:在导演的创作下,主人公成了死里逃生,被海浪冲刷到新大陆上的几内亚比绍难民——弗朗西斯(Francis)。30岁的弗朗西斯乘船非法穿越地中海,孤身一人逃到柏林,发誓要循规蹈矩做人,但因为其难民身份,他总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以致他与朋友打斗,甚至在走投无路之下沦为了德国毒贩莱因霍尔德(Reinhold)的帮手。在电影的结尾,观影者会感到这似乎不是一个必然会发生在柏林,发生在亚历山大广场的故事,而是可以发生在欧洲任何大都市角落的悲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影展现了德国难民问题的普遍性和时代性,难民的身份问题并不是德国社会独有的问题,而是当代欧洲普遍的社会现象。主人公弗朗西斯的故事被认为是难民对自己在异乡身份的寻找。

此片延续了同名原著小说中主人公弗朗茨“决定体面做人”的追求,在影片伊始,弗朗西斯被冲上了海滩,迎接他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及好奇,和原著小说中走出监狱的弗朗茨一样,他发誓从此要“体面做人”。电影中反复出现“自由”和“体面”两个词,对非洲难民弗朗西斯来说,“体面”意味着被尊重,意味着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弗朗西斯努力寻求的,并非莱因霍尔德那种个人主义的自由——抢劫,贩毒,暗算朋友等,弗朗西斯追求的自由是为了“体面”,为了被德国社会秩序所接纳。身为难民,他内心渴望在文明社会拥有一个“体面身份”,以避免沦为难民收容所宿舍里那些野蛮的难民,他不愿与这些人为伍。

社会心理学家泰弗尔(HenriTajfel)强调流散群体由于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而期待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属于个体观念的范畴,是对特定文化和情感的重视(Tajfel,1982:2)。追求身份认同的渴望在此电影中具体表现为弗朗西斯在到达柏林后便开始学习德语,以便为自己构建新的身份——“Himmel(天空),Sonne(太阳),Seele(灵魂),Geist(精神),Haut(皮肤)……”从学习新的语言开始,弗朗西斯便发誓要做个“体面人”。社会学家耐尔森·富特(NelsonFoote)对身份认同的界定是:“对某一特定身份或一系列身份的占有和承诺。”(吉登斯,1988:162)富特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过程,是通过命名来进行的:认同的概念是有关自我的产物。认同特别强调他者的认可。在此后的生活中,弗朗西斯表露出对在德国长大的黑人女友伊娃的羡慕,也为自己改了一个德国名字“弗朗茨”,并不断向莱因霍尔德索取一本德国护照,以期达到他心之向往的“体面化”和“文明化”。通过对自己重新命名,弗朗西斯努力建构自己的身份,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可。学会了德语的弗朗西斯,变成了“弗朗茨”,回到难民收容处,吹嘘自己的生活:“我挣着德国的钞票,有着德国女人”,甚至有些得意忘形地喊道:“我就是德国梦,我就是德国。”这些努力体现了主人公在异乡中对身份认同的渴求与追寻,最终,他在善与恶之间选择了善,选择了做一个好人。

德国《明镜日报》(Tagesspiegel)的电影文学编辑安德里亚斯·布什(AndreasBusche)在《明镜日报》中这样评价电影《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这是一部有重要意义的影片,影片把德布林的经典著作改编为一个现代的难民故事——故事里没有阶级冲突,而是刻画了一个全球危机的画面,展现了个体寻找身份认同的社会异化感。这是在21世纪初人类急需关注的话题。”(Busche,2020)影片导演布尔汗·奎巴尼(BurhanQurbani)用镜头进行城市书写,为观影者呈现了一个万花筒式的柏林,这部电影所展现的真实感能引起观影者对社会现状、对难民身份认同困境的讨论和思考,并表达了反对排斥难民和种族观念的态度。

3 难民纪录片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近年来矛盾频发的德国难民问题作为社会热点,也受到相当一部分纪录片导演的关注。他们将镜头对准了这样一批“被驱逐者”,将他们的流浪与逃亡的身影记录其中。

难民纪录片经常聚焦的话题往往是流亡带来的真实苦难,并借此凸显人性的复杂与光辉。导演通过镜头语言,记录在当下时代中难民生活的缩影,将残酷战争带来的灾难和战后人民的颠沛流离展现在习惯了和平盛世的人们面前,具有震撼人心的拷问力量。

其中一部较为著名的纪录片是入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巴西导演卡里姆·埃诺玆(KarimA?nouz)的作品《滕珀尔霍夫中央机场》。影片通过一名18岁叙利亚男子的内心独白,讲述他作为难民在等待正式身份时在机场的生活。通过贯穿影片的画外音,将观众带入到难民背井离乡、不得已来到陌生国度谋生的悲惨经历中,使人更加感同身受;也能更清晰地了解德国政府的难民政策,了解难民的身份认同危机。

《中央机场》的场景选择十分贴近现实,运镜也同样别出心裁。在德国2015年开始接收难民以来,滕珀尔霍夫中央机场就成为柏林重要的安置场所,这样的电影素材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在电影中,难民在这里的生活一览无余,产生了戏剧性的对比,展现了难民与原住民生存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机场外的空地上,德国本地居民在休闲玩耍,场景祥和温馨;而机场内的难民营则终日被战争余韵和害怕遣送回国的气氛所笼罩。在镜头下,难民们像一群蚂蚁一般熙熙攘攘,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着接下来的命运安排,为自己能否得到正式身份而感到恐惧不安。在等待中,这里的时间仿佛停滞了(Müller,2018)。甚至新年夜的烟花也让难民联想到战争的炮火,这种鲜明对比更显现了战争的残酷和难民的悲剧性命运。影片中,主人公与一个拄着拐杖的年逾九十的老者交谈,他问:“为什么在此高龄还离开家乡呢?”对方答道:“只有那些家乡被毁灭的人才会这么做。”这样的对白更体现了离开家乡的难民们无处为家的内心焦灼与无奈。

贯穿这部影片所呈现的对家乡的回忆及与在当前柏林生活的对比,难民融入新环境的茫然无措,等待的不确定性,对身份的迷茫,文化差异以及当地居民态度之间的矛盾与差别,都是德国难民纪录片普遍反映的主题。这牵扯出了一个问题——身份认同危机。

不论是发生在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田园风光中的《森林空气咖啡店》提到的故事——初来乍到的“不速之客”难民与保守的乡村居民之间因文化迥异而发生一系列冲突与磨合,还是《7天:在难民营》中讲述的难民与当地居民接触、互动或冲突的故事,都在展现难民到达德国后面临的新困境、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不确定以及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矛盾。

作为拥有稳定良好社会环境的发达国家,德国对于难民来说是一个充满未知希望的新起点。但同时影片也替难民提出了普遍的疑惑:他们应该怎样融入新环境?他们应该怎样才算安定下来?一个新的地方成为家究竟需要什么?

难民在生存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后,往往既体会到了全新的“自由”,对从前生活的怀念又让前途变得更加迷茫。频繁出现的排外情绪也反映出原住民的忧虑,他们不知这群外来者将何去何从,是否会威胁自身现有的环境,加之年轻的鲁莽与不假思索,将两方矛盾愈发激化,从而导致了电影中排外事件的发生。身份的隔膜并不仅仅存在于难民与本地人之间,这是一种普世的“我”和“你”的根本对立。这些社会问题似乎就揭开了难民身份认同危机问题的根源。

反思过去,立足当下,在此外展开更多的忧虑与思考,如何去解决难民的身份认同危机,正是此类电影表达的主题。由于欧洲一体化和难民问题的普遍性,多国联合拍摄的纪录片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例如瑞士导演马库斯·伊姆霍夫(MarkusImhoof)的《黄金国土》就横跨欧洲多国,将镜头对准意大利、瑞士、德国多地难民与当地人的日常境况,通过导演与一名难民儿童的信件拼凑起记忆点滴,叙述故事,以共同的难民身份为切入点,让难民流亡的伤痛记忆更加真实感人。该片“黄金国土”这一意象既指难民眼里和平且富裕的欧洲国土,也代指影片中导演心中“爱的回忆”这一“真正的黄金”,这样的诠释寄托了影片对难民群体温情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影片对现代社会人道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呼唤。

4 结语

由于难民危机的持续性与长期性,难民电影作为这一时代的代表性产物,在围绕难民身份危机问题的产生根源和解决出路进行的广泛性探讨在今后也将更为深入而持久。

电影是理解与升华生活的窗口,也是将现实问题具象化的媒介。尽管电影只是一种特定的艺术传播媒体,但难民电影能够通过这一视角,帮助难民这一边缘群体在异乡主流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存在感。作为对德国难民危机中社会争论与舆论背景的生动反映,身份认同问题一直贯穿德国难民电影始终,它展现了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不只是用统计数字勾勒战火、流浪与苦难,而是用独有的戏剧化色彩,反思与探讨到达新环境的难民应该如何平衡自己新旧身份的矛盾、开始新的生活。这为观影者呈现了另一种更为多元且人性化的视角。难民电影对难民形象的书写,将“难民”从标签化的词语具现为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国度谋生,追寻一个体面身份的普通人,尝试把“难民——当地居民”这一二元对立关系放在了更为平等的语境下,也正因如此,人们才可以通过研究电影内涵的方式,对难民身份认同的思索赋予更多现实意义。

(本文这些问题属于身份认同的三个基本问题,身份认同的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参考文献

[1]BuscheA.BerlinAlexanderplatz“folgtdenVerdammtendieserStadt”[EB/ OL].[2020-02-26].https://www.tagesspiegel.de/kultur/deutscher-wettbewerbsfilm-berlin-alexanderplatz-folgt-den-verdammten-dieser- stadt/25585534.html.

[2]MüllerK.DokuzeigtdasWartenderGeflüchteteninTempelhof[EB/ OL].[2018-02-17].https://www.tagesspiegel.de/berlin/berlinale-film-zentralflughafen-thf-doku-zeigt-das-warten-der-gefluechteten-in- tempelhof/20968400.html.

[3]RoxboroughS.RefugeeCrisisComedyIsGermanysTopFilmof2016[EB/

OL].[2016-11-27].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refugee-crisis-comedy-welcome-hartmanns-is-germanys-top-film-2016-950655.

[4]TajfelH.SocialIdentityandIntergroupRel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Paris:Editionsdelamaisondessciencesde lhomme,1982:2.

[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8:162.

[6]黄羽欢.德国难民电影中的流亡史与安身纪[J].当代电影,2019(4).

[7]缴蕊.流浪者的盛宴——近十年来法国电影中的战争难民[J].当代电影,2019(4).

[8]谢楚婧.探讨移民电影《阿曼尼亚:德国欢迎你》中的身份认同问题[J].艺苑,2017(4).

[9]罗宾汉.别出心裁的难民纪录片(《中央机场》影评)[EB/OL].

(2020-02-27)[2020-10-12].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

12306890/.

[10]Grigia.失落的“黄金国土”(《黄金国土》影评)[EB/OL].(2019- 07-22)[2020-10-12].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327811/.

IdentityIssuesinGermanRefugeeFilms

XuChenchen LiZimeng HuFeier

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fugee issue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Germansociety, and the German film industry has explored this issue in depth andproducedanumberofrefugeefilmsinvariousforms.ThearticlefocusesontheconflictsbetweenrefugeesandindigenouspeopleinGermansocietyas shown in the German refugee films, and examines the reflections on therefugee identity issue as reflected in these films in the light of identity theory.Through this window of art and reality, the film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solutions to the refugee identity problem, and considers the ways in whichrefugees and host countries can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ontext of therefugeecrisisinGermanytoday.

Keywords:Germanrefugeefilm;Refugeecrisis;Identity;Identitycrisis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
无间地狱中的“泣儿”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大众传媒语境中商业主持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