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有巨海,郁郁云台山。海上蜃景,人间仙境。锵锵海州,扼守双城。南城到北城,全靠水上漂。
南城北踞两山。“汉昭帝始元三年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祠其处,山之得名”。东凤凰山,秀绵如屏;西凤凰山,岭翠如黛。两山呈“八”字状从云台分出,犹如凤凰展翅,拥城入怀,不拒不怠。
南城,起于凤凰,兴于凤凰山。南朝刘宋青州刺史刘善明最早“累石为之八九尺”筑城。唐贞观年间,丞相魏征书刻“宁海门”。南宋贾似道为抗金兵,联固城墙,城长十三公里。明永乐年间,淮安指挥佥事周得辛加高城墙“二尺五寸”。清咸丰年间,再次复修。
这座距今1500多年的古城,曾建有东、南、北三门。东门书刻“拱卫东瀛”,北门刻有“秀挹云台”,南门至今可见海州牧黄金韵所题“古凤凰城”四字,熠熠夺目,坚如少年。
南城古来便是海防重地、军事重镇,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历经宋、明、清几代重筑,规模渐盛,枕山控海,积石为墙,万家灯火,彻夜长明。
凤凰山下,浪卷石岸,千帆如织,东入大海,南向长江,为古代沟通河海的黄金水道。
城外,码头林立,渔舟、商船、运盐船翔集,来往繁忙。
城内,长街直道,民宅连环,店铺林立,生意兴隆。
城依山筑,山在城中。历史上,南城曾涌现出凿壁借光的匡衡、重振东海的刘备、复海功臣江之洰、高才廉洁的县令武心坦等众多名人。
这里,还是苏北有名的佛道圣地,建有始于隋代的大小佛教、道教庙宇普照寺、观音殿、玉皇宫、三官庙、城隍庙等27座。
南头到北头,三里出点头。城内完好保留了总长1.5公里,宽4.5米的凤脊——东大街,由1399块青石板铺就而成。正中有一条竖条石独轮车道,辙印深入石内。街道两侧,可见富甲大户遗落的上马台、拴马石等旧物。长街窄巷,阡陌通达,呈“鱼骨状”布局,与南城门、普照寺、城隍庙等遥相呼应。
站在六尺宽的青石板路上,被长达两华里又九十九步的长街吸引,望浅凸深凹的车辙印向前延伸,那是被运盐载货的人力独轮车轮日久天长摩擦而成的岁月奇迹,浸透了百姓人家过日子的烟火味道。
房梁高挑,白石青瓦,斗拱出檐。所有大门一律朝向东西,穿堂弄井,庭院幽深,保留苏北乱石砌墙的建筑风格。每家每户半铺半宅,保持明清“前店后坊后花园”传统,临街为铺,穿堂而入,即为内宅。多道穿堂、天井。院内备有水井。“金”字木梁,砖椽,抄手游廊,屏风隔断,罗砖铺地。格局大致如此。
南城的建筑多以乱石砌就,小瓦碎石一砌到顶,保留完好的百余年古民居有30余处。位于东大街106号的登州侯府,即为清代抗倭英雄武迎吉的故宅。
漫步长街,脚下轻响,思绪仿佛被历史的手拉回南朝的市井烟火,眼前浮现繁华的当铺,斜矗的酒旗,勾栏里的调笑,百姓间的戏谑……
东大街,犹如一条青色腰带沿街伸展。晨烟袅袅,人语渐喧,有老人佝着身子生起炉火,有顽皮的孩子在奔跑追逐,还有面相憨厚的男人在整理柴火……
一串欢快的碎步飘过,一个笑声如铃的女孩,调皮地冲着镜头做起了鬼脸,喊住她,聊几句熟络了,大方地摆起各种姿势,留下一组活泼俏皮的镜头。
刚抬步,被一旁干活的男人叫住:“你要拍照,这个上马台要好好拍一拍,以后怕难见喽!”放了手中的铁叉,俯身用手扒拉几下地面的杂草,露出一个石头物件,前高后低,三面雕有精美纹饰,黝青厚重。
随手抢拍了几张照片,存下纪念。临别了,回敬一支烟,男人回报一个淳朴的微笑,扛起铁叉,消失在拐角处……
传说,凤凰是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便背负人世间所有痛苦和恩怨,投身烈火自焚,以自我牺牲换取人世间的祥和。
凤凰山上,云舒云卷,凤舞凰鸣。凤凰城内,青石板上吱呀的车轱辘声依稀可闻,将倔强的背影嵌入曲折的车辙……
山海落日,渔舟唱晚,轻嗔细语的乡音和画景,久久不会散场。
古凤凰城,浴火涅槃,期待重生后的蜕变。
作者简介:
金培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出版有《留在童年的诗集》《北京传统舞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