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深度研讨的优化策略

2022-04-29 04:29:02黄博
新教育·科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黄博

【摘要】深度研讨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也是充满蓬勃生命力的课堂。课堂“深度研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浅表、研究急促、研究无根,从而导致探讨片面、模糊甚至虚化。数学课堂研讨肤浅的原因主要有研讨环境不佳、研讨方式单一、研讨过程草率等。优化学生的课堂研讨,要拓展学生的研讨渠道、优化学生的研讨活动、培育学生的研讨习惯。要让学生站在研讨的“最前沿”,通过深度研讨,让学生互助、互动、互赏、互促,从而真正优化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生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研讨;深度研讨;优化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沟通、对话、合作与交往的活动[1]。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研讨”。所谓“研讨”,就是指“研究加探讨”。其中,研究指向个体性学习活动,侧重于自主学习;探讨指向群体性学习活动,侧重于争鸣讨论。深度研讨应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基,以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为驱动,以提升学生学习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深度研讨要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嬗变、跨越。

一、当下课堂“深度研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浅表,探讨片面

某教师执教《梯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倍拼法”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提问:“你们是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的?”三位学生的回答几乎一样,“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追问:“有没有其他的推导方法?”部分学生仅仅是看着自己的实验过程就摇摇头,回答道“没有。”其他的学生也跟着附和、应答。而教师只是简单地补充道,“其实我们还可以应用剪拼法、分割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等”之后,教学就戛然而止。正是由于部分学生的话语霸权,另一部分学生的“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等,学生的探讨肤浅、模糊也就在所难免。学生的探讨基本上停留于教材方法层面上,而没有展开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实验探索。

2.研究急促,探讨模糊

很多教师的数学教学,学生置身其中研究比较急促,因而导致探讨比较模糊。很多学生,研究的质量不高,探讨也就不够深入,甚至比较模糊。比如一位教师执教《分数的大小比较》,由于在“通分法”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因而对于其他的一些内容的教学就蜻蜓点水,课堂交流匆匆带过。对一些特殊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甚至都没有触及,导致学生在后续练习过程中遇到特殊的分数,本来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通分子比较”“和1比较”“和二分之一比较”等,都采用了“通分母法”。在课堂学习、课堂练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太多的挫败感。由此,学生对相关的问题研究失去了好奇心、内驱力,甚至滋生了一种畏难情绪,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动。

3.研究无根,探讨虚化

很多学生在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满足于结论的获得,而对结论背后的背景、原因等缺乏认识,学习因此缺乏依据,成为一种无根的学习状态,这种无根的学习状态导致了学生探讨过程的虚化。比如教师执教《圆锥的体积》一课时,通过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用从学校跳远沙坑中弄过来的沙子做实验。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有学生认为,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课后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实验其实仅仅是一个幌子,他们预先就看了教材结论);有学生认为,圆柱的体积没有圆锥体积的3倍(这部分学生是实实在在的根据实验过程、结果等得出的数学结论);还有学生认为,圆柱的体积不止圆锥体积的3倍(这部分学生也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数学结论)。在简单的汇报基础上,教师不是引导学生追问、反思、交流“实验结果”,而是让学生举手表决,根据同意结论人数的多少来判别。这样的一种教学,研究无根,因而探讨自然虚化。

当教师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数学结论,看起来是遵循一种实验结果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但我们知道,科学不同于政治选举,科学应当以事实为准绳、为依据。上述教学中,当学生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入交流探讨,应当要求不同结论的学生出示所得结论的证据,并引导学生对证据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科学实证精神,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数学课堂“深度研讨”问题成因分析

1.研讨环境不佳—“不敢讲”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课堂研讨不积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研讨的环境、情境不佳。学生不敢讲,因为讲错了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讽、责怪等,比如认为学生的讲解是“爱表现”“抢风头”等。由于学生没有养成研讨的习惯,又置身于不佳的环境之中,导致了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来进行研讨,甚至不知道从何讲起。同时,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动机,导致学生不想讲,因为他们认为,“讲了也白讲,讲了无利可图,讲还有一定的风险,认为讲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等。比如一位教师执教《认识比》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触及了“比的后项不能为0等的问题”,因而在底下窃窃私语,“乒乓球比赛中后项不是可以为0吗”。显然,由于教师的疏忽,没有将“数学比”与“体育比”进行对比,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深入研讨的素材,却因为学生怕说不好、不敢讲等的内在观念所束缚,因而自然也就失去了研讨的素材、机会等。

2.研讨方式单一—“不会讲”

研讨不仅是个别学生的交流,而应当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研讨方式的单一,研讨证据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会讲”。[2]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常常理不到头绪,找不到描述问题的关键变量,因而研讨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要害等。学生无法将相关的证据等串接起来,因而研讨自然不充分、不深入、不扎实,学生难以通过数学现象找到数学本质。在研讨的过程中,认同点头者居多,而质疑批判者较少,很少出现学生反问同伴、教师的情况。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在研讨“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如果图形两侧完全相同,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显然,学生只是抓住了知识的表象,而没有抓住知识的本质。对于这样的错误,学生却点头称是。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是由于教师仅仅呈现了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图形直观,只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教师赋予学生充分的时空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那么学生可能就会形成多样化的观点、见解、主张。研究方式的单一,不足以支撑学生的课堂深度研讨。

3.研讨过程草率—“不想讲”

课堂研讨,应当注重论点、论据、论证,尤其是应当注重论证的过程。但在很多教师的数学课堂上,研讨过程形式化、程式化。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追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而当学生回答出教师预设的结论之后,研讨也就“顺理成章”地戛然而止。在数学研讨过程中,学生的思辨不够,因而交流、研讨不充分。课堂研讨经常成为所谓的优等生、优秀生的专场演唱,而缺乏那种百家争鸣,导致学生只听不讲、只等不学的现象比较明显。比如一位教师教学《间隔排列》,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了几组间隔排列的生活现象如“篱笆木桩”“镊子手帕”等之后,就引导学生归纳。尽管学生的归纳看似丰富,如“镊子比手帕多一个、手帕比镊子少一个”“木桩比篱笆多一个、篱笆比木桩少一个”等,但这种所谓的研讨,是一种就事论事的研讨,没有进行有效的抽象探究,更没有追问本质,即“为什么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一个”。学生的研讨过程草率,从而让学生难以获得深刻的领悟。

数学课堂深度研讨是一种注重证据的研讨。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研讨意识,注重启迪学生的研讨、引导学生的研讨。要赋予学生充分研讨时空,让学生在研讨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搜集证据,展开论证,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法则、原理等的建构。

三、数学课堂“深度研讨”的优化策略

1.培育学生的研讨习惯

引导学生深度研讨,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研讨意识,培育学生的研讨习惯。研讨不仅仅要善于表达,更要学会倾听。可以这样说,倾听与表达构成了研讨的两翼,是研讨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倾听,学生可以敏锐地捕捉、搜集相关的信息,从而能促进信息的内化;通过表达,学生能有效地将内在的信息传递出来,从而为群体信息的交互碰撞提供了可能。在倾听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要张开耳朵,更要求学生融入一种反思、质疑、批判意识。一方面要学会接纳,另一方面要学会批判。倾听就是要在接纳与批判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在表达中,要让学生说得科学、说得规范、说得坦诚、说得合理。不仅如此,数学表达还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表达,它往往是简洁的、抓住本质的。要力避词不达意、语言繁冗。在表达中,要让学生清晰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张。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这样引导学生表达:“我认为……”“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力图让学生的表达有理有据,如“因为……所以……”“我(我们)的依据是……”等。这样的一种研讨习惯、研讨方式,有助于生成学生的研讨意识,有助于学生彼此之间展开真正的对话。

2.引领学生的研讨活动

深度研讨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实实在在的论证活动,不仅要注重论据,更要注重论证过程,要注重论证的逻辑性、条理性、清晰性等。同时,要赋予学生充分的研讨时空,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的研讨上升到理性层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不同的观点碰撞,从而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在猜想的环节,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斜边”,其猜想根据就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推拉成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等于平行四边形的斜边”;另一种观点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其猜想根据就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剪拼成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乍一看,这两种猜想都对,因为他们各有各的证据。围绕着两种不同的意见,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探讨。借助于摆小正方格的数学实验,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在推拉成长方形的过程中面积发生了变化,而在剪拼成长方形的过程中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当有了证据支撑之后,部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修正。

3.扩展学生的研讨渠道

促进学生的数学深度研讨,还要求教师要扩展学生的研讨渠道。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研讨往往是平面的、狭窄的、单调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研讨效能低下。高质量的研讨要求教师要扩展学生的研讨渠道、扩展研讨主体、丰富研讨形式。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施“调控式研讨”,也可以实施“生成式研讨”。调控式样研讨,有助于教师实现预设教学目标;生成式研讨,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比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借助于思维导图,从“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特性”等方面,助推学生的研讨。比如在“三角形的分类”这个环节,笔者用两个“字”即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视角展开深入研讨;在“三角形的特性”这个环节,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稳定性”展开研讨,将学生的原本“摇摆不动”素朴认识提升为“形状不变、大小不变”等的本质性认识。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合作、分享、交流、表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取长补短、质疑修正的良好学习生态。作为教师,要扩展学生研讨的范围,增强学生的研讨深度,让学生敢于研讨、善于研讨、乐于研讨。

对学生而言,深度研讨的意识、能力等的养成比知识获取更为重要。深度研讨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师生对话方式、交往方式等的转变。作为教师,要赋予学生深度研讨的时空,增强学生深度研讨的意识,提升学生深度研讨的能力,鼓起学生深度研讨的勇气,让学生从初步研讨等着教师“搭梯子”逐步走向自主研讨、深度研讨“建梯子”。通过深度研讨,让学生互助、互动、互赏、互促,从而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生态。

深度研讨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也是充满蓬勃生命力的课堂[3]。学生的深度研讨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由于荆棘丛生而不太顺畅,但只要教师坚持引导学生深度研讨,让学生坚持在深度研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就一定会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丰富学生的数学想象,一定会让学生通过研讨而实现数学认知、能力、思维、情感、价值观等的协同发展。作为教师,要始终让学生“站”在研讨的“最前沿”,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教育研究,2005(5).

[2]顾云涛.从交流走向研讨—对探究活动数据有效利用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2).

[3]赵庆林.让学生体验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人民教育,2013(22).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9:15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