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红权
摘要:采编工作是新闻稿撰写的基础,也是保障新闻信息真实、有效的重要条件。新媒体时代传统的采编技巧适用性降低,对新闻信息整合效率、信息传播手段有着新的要求,保障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主要背景,对新闻工作者在广播电视新闻稿撰写、编排中的采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应用,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新闻信息;真实性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采编工作带来了竞争难题,但新闻工作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技巧上进行优化创新,提高新闻信息采编的效率、质量,切实保障新闻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时效性,促进新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融合。
一、新媒体发展对广播电视新闻提出的要求
新媒体快速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短时间内的媒体信息变革,使得很多传统新闻工作者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延续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方法,在技巧上并未完善、创新,使得新闻采编工作效率、质量无法保障,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闻选题新颖
新闻选题应贴近人们生活,贴近舆论导向,以某一个人物、某一个事件为标准的新闻选题难以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受众在海量的信息中更加倾向独特、新颖的新闻选题内容。尤其是受众越来越关注新闻时事热点,包括当下最热门的新冠肺炎疫情问题、乌克兰问题、疫情下的人生百态等。因此,以受众的心理导向为基础进行新闻选题,符合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原则,是新媒体对新闻采编中选题工作提出的要求[1]。
(二)信息采集效率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快速在网络上传播,受众既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也成为信息的接收者。新媒体平台、终端的发展使得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评论,传播新闻,使用手机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将其上传到抖音、快手、微博等主流平台之中,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新媒体下的采编工作应更加注重新闻信息采集的效率、质量,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短时间内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快速传播,是新媒体发展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三)新闻内容浅显
大量的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得以传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市场中的新闻数量越来越多,但在内容的深度上仍有所不足,新闻传播呈现出表面化、形式化的趋势。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除注重新闻时效性之外,也要高度重视新闻内容的价值性,避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使得信息呈现出碎片化、表面化的趋势,新闻工作者的采编工作更应注重一些人文关怀,注重信息的深度挖掘,这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的要求。
(四)新闻交流互动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渠道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媒体进入新媒体的行业,将用户内容进行加工,实现对有价值新闻信息的二次传播。
新闻采编工作在新闻价值挖掘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的受众倾向于选择具有亲切度、独特风格的传播主体。因此,基于新媒体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应格外注重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增加受众与传播主体之间的黏度。
二、基于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应用
(一)新闻选题技巧
基于新媒体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应在选题上进行创新优化,慎重选题、引导舆论,以媒介生态为导向,重视对选题的进一步深化。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在采编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点。
1.选题原则性
传统新闻采编工作对新闻内容的选题应坚持时效性、价值性等基本原则。新媒体时代,采编工作的竞争压力更大,但对新闻选题的要求更高,采编人员在新闻选题期间应端正态度,以公信力为基本原则,对选题信息的时代性、真实性等进行全面审查,坚持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在选题上,同时也应注重选题类型的时效性,过时且没有新闻价值的选题进行采编没有任何的意义,采编人员应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切实保障所选选题内容、类型与自身性格特点相符合,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一手信息资源,满足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要求。考虑到真实性、时效性、价值性在新闻选题中原则导向作用,采编人员应注重对不同类型选题内容的审核,充分应用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思维,审查、判断谣言信息,选择真实且有价值的信息开展新闻采编工作[2]。
2.选择侧重点
采编工作开展应明确新闻信息选题的侧重点,具有价值的新闻会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但采编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审核、编排,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重新策划,追溯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果以及现有的处理方式。贴近重点、贴近核心的采编工作开展,应根据新闻类型的不同对侧重点进行明确。例如,在采访和编排有关人物的新闻时,在选题上应侧重时事热点人物,走在抗疫一线的人员、致力于疫情病毒科研工作的人员等,结合时事热点对新闻重点内容进行采访和编排。针对事件类的新闻采编工作,应根据内容对新闻的标题进行凝练,突出选题的核心和主题,使受众在看到标题之后便可以对新闻选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选题创新度
选题作为新闻创作的前期工作,也是采编的准备性工作,基于新媒体的采编工作开展应在选题上进行创新。在坚守新闻工作者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贯彻落实新闻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岗位道德,充分发挥新闻采编人员舆论的咽喉作用,发挥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的作用,在选题上以具有一定创新度的方式,实现对新闻内容的采编。例如,针对疫情下的人生百态选题、针对热点名人的社会认知选题、针对儿童使用手机等行为的选题等。以健康、生态、民生、社会为采编工作开展的切入方向,从小角度上对其进行选题创新,充分挖掘选题内容的信息价值,吸引受众和读者[3]。
(二)信息采集技巧
信息采集是采编人员对信息进行搜集的过程,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采集工作除采用传统人工采访的方式之外,也要格外重视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搜集和整合之中的作用。除政治性新闻和国际性新闻等比较重大且必须现场采访报道的新闻之外,均可以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潜力。
1.渠道信息整合
新闻工作者应重视信息采集的切入点,除以人工进行现场采访、相关人士采访的方法之外,也应探寻信息的切入点,多种渠道进行信息整合,以此为基础开展采编工作。例如,以“星巴克哄赶门口警务工作人员”为信息搜集核心,该信息最早在抖音由相关人员进行部分视频录制。为进一步了解信息的价值,采编人员应询问相关责任人,多角度、多渠道对信息进行整合,从受众、当事人、负责人等多个角度了解详细信息,并在抖音、微博以及其他平台之中对相关评论、意见以及事情的发展经过进行了解。多渠道的信息整合是采编工作中应格外注重的问题,该方法可以实现多类信息之间的查漏补缺,确保新闻信息的价值和全面性。
2.信息聚类分析
信息聚类分析是新媒体下比较常用的信息搜集方式,也是当下采编人员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技巧,在信息深度挖掘、信息问题维度拓展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以往具有价值的新闻想要深入挖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与现场采访工作,在大数据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对相关新闻事件的聚类分析计算,将事件产生的原因、产生背景、相关要素等进行综合,在新闻的价值深度上可以得到保障。例如,针对俄乌冲突的新闻采编工作开展,可以利用数据分析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俄乌冲突影响、原因、现状、后果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切实保障新闻信息的系统性,使得热点新闻消息更加深入、全面。
3.多元需求导向
信息采集具有主观性,除专题类新闻外,记者在新闻的采编与选题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以根据自身的新闻敏感度选择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挖掘。新媒体下的采编工作应注重信息采集过程的价值多元性,不同地区、人员对信息的价值需求存在差异,导致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有所不同。在采编工作中,以地方、受众群体为目标进行新闻的采集工作,以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为基础,从各个层面对新闻信息进行综合采集,编写文案、新闻稿等。例如,针对当下开放的二孩政策等,从发展历史、政策待遇、区域文化角度对新闻进行采访和编撰,以推动政策落实为目标进行信息采集[4]。
(三)内容挖掘技巧
基于新媒体的采编工作在内容上应更加深化,新媒体时代大量的新闻信息以碎片化、表层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新闻采编人员在5G通信技术以及高清视频的支持下,应进一步在海量的碎片信息中挖掘新闻价值深度,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第一,挖掘信息深度。采编工作应采用高低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新闻信息的细微之处着手,挖掘潜在的新闻价值。基于新媒体的采编工作开展难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但可根据既有的新闻信息进行内容转换与角度切入。例如,针对当下比较热门的疫情问题,很多新闻媒体对疫情环境下的人员数量、隔离政策等进行采编,对疫情防疫工作进行新闻价值挖掘。采编人员可以借助新媒体的远程视频技术,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采访,多角度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化。采编人员可以利用视频采访专业人员,对新冠病毒的细胞结构、预防手段、危害性等进行研究,表达专家对疫情防控的相关看法。多个角度的采访、编辑稿件,保持新闻内容的客观属性,切实挖掘信息的深度与价值;第二,注重人文精神。基于新媒体的采编工作开展应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将人文精神作为采编工作的精神指导[5]。部分媒体人员为了获得浏览量、点击量、索引量等,在新闻内容上大做文章,使得新闻内容华而不实,很多低俗、庸俗的内容得以呈现,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记者在新闻信息挖掘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人性的弱点,遇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记者既要秉持自己的职业素养,也要贯彻落实新闻人的人文素养,在新闻内容采集上,应注重对个体、群体的人文保护,采编也应多方征求意见,贯彻落实新闻工作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第三,强化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的采编工作在技巧上的应用注重采编结果的优化和分析,充分发挥自身在社会信息传播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切实保障新闻采编的客观性、真实性。当舆论事件发生之后,新闻工作者通过采编将事件信息进行整合。以“吴亦凡”事件为例,新闻工作者切记要针对客观事实进行客观分析,以客观陈述的方式对新闻内容进行了解。新闻稿撰写的过程中,也要号召受众以正确的思维看待事态的发展,避免舆论走向对相关人员造成一定的迫害,对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新闻交互技巧
新闻采编工作的技巧分析,其除注重上述内容之外,也要注重新媒体下受众的表达,交互性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也是新闻采编工作的关键要点。第一,账号平台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开展可以建立平台作为信息搜集渠道,开通个人账号对新闻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在与受众进行科学沟通的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了解。通过创设新媒体账号平台的方式,与广大的新闻受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寻找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除此之外,在媒体账号上公布新闻采编的日常状态,对采写编评的技巧进行论述和评价,以模块化、系列化的方式进行新闻传递,通过二次传播、二次生产的方式,与受众进行沟通、交互,丰富新闻受众对新闻的获取渠道。受众可以在平台之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言论,引导受众对相关新闻内容进行讨论;第二,降低语言高度。采编人员在新闻获取和新闻编排的过程中,应摒弃以往的高姿态,基于新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应保持与受众之间的平衡,以亲和的姿态开展采编工作。以往的新闻采编工作时,受访人员考虑到新闻传播的政治性、严肃性,表达十分刻板。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态势被打破,相关人员在采编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语言高度,以当下的信息传播的主流发展为环境基础,适当地应用网络用语等,对新闻进行传播。此外,在与受众进行新闻评论交流的过程中,既要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也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开展采编工作,对新闻进行解读。降低自己的语言高度是指采编人员在获取信息或者编制信息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新闻之中,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内容表达,以亲切的语言进行新闻交流;第三,强化风格塑造。新媒体时代信息竞争日益激烈,采编人员在技巧上的应用应具有个人风格,在信息采集、信息塑造、信息发布、信息交互过程中,需要重点强化自己的风格,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采编方式,使得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减。例如,比较知名的《上观新闻》在抖音平台入驻,以强烈的个人风格采编新闻信息,直击民生难点、直观热点新闻,挖掘民生新闻价值,从大情着点、小事出发,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切实调动受众的新闻情绪,实现与受众之间的新闻深度交流。
三、结语
基于新媒体的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的开展,应充分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潜力,挖掘新媒体在采编工作中的优势。相关人员要具备新闻工作扎实的采编理论基础,灵活的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把握时代发展的走向,多元获取信息,以常态化、人文化、多元化、原则化为指导开展具体工作,设定采编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凯.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164-166.
[2] 蒋丽薇.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的转型和发展方向[J].记者观察,2021(35):25-27.
[3] 林玉麒.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J].传媒论坛,2021,4(14):35-36.
[4] 赵洋.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嬗变对新闻采编的影响研究[J].新闻传播,2021(14):60-61.
[5] 薛蓓蓓.数据开放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攻”与“守”[J].新闻文化建设,2021(1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