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怡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访谈节目遭遇异军突起的网络访谈节目冲击,一批网络访谈节目以其独特的定位与鲜明的艺术风格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其中,许知远凭借其知识分子的身份,与《十三邀》共同冲进大众视野,以“偏见”的视角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访谈节目体验。本文对《十三邀》的节目特征进行分析,并就该节目对当代访谈节目的借鉴意义作出分析总结。
关键词:《十三邀》;访谈节目;节目特征
如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享受娱乐。访谈节目最初依托于传统电视媒体,由专业播音主持人主持,如早期优秀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等。如今传统访谈节目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愈发式微。反之,网络访谈节目异军突起,如阿雅《奇遇人生》,着重于真人秀;华少《今晚九点见》,着眼男性视角;姜思达的《仅三天可见》则是从明星社交入手。许知远与《十三邀》以其精英文化的特征与“偏见”的视角成为这些节目中相当耀眼的存在。
《十三邀》由腾讯视频与单向空间合作制作,2015年首次上线,2022年已上线第六季。节目每一季邀请十三位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名人与他们进行对话。自上线后,豆瓣评分一路高走,是为访谈节目的奇迹。本文对《十三邀》节目的特征进行分析,兼论该节目对当代访谈节目制作的借鉴意义。
一、以“偏见”为立意,与“社会切片”对话
(一)节目以“偏见”看世界,试图对访谈双方进行重塑
《十三邀》节目的立意是带着“偏见”看世界,这个偏见来自主持人许知远。这档节目的内容是根据许知远完全个人的审美取向、文化素养以及叙述节奏来处理的,因此节目的许知远特色浓厚。许知远,197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供职于各大新闻媒体,目前是《生活》杂志周刊的联合出版人,他是经历过现当代新闻与文学潮起潮落的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有着属于那个群体的困惑。许知远的“偏见”不是傲慢,是一种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在对话,如果你没有偏见,你就没有看待世界的方式。“偏见”无关对错,是自身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表露。
对于许知远本人而言,主持这档节目完成了对自我打破以及重塑的过程。他在“偏见”中对访谈对象发问,或是提出自己对时代的困惑,对自己应如何自洽地生存于这个社会的疑问,或是对访谈对象进行尖锐的问题挑战。这都是在“偏见”的视角下文化与思想的多元碰撞的结果。许知远以其自身的特征使这个节目人格化,呈现出人文主义的关怀。来访者愿意对他讲述,观众沉浸在他们的对话空间中,共同感受思想与情感的流动。
(二)访谈对象涵盖范围广泛,体现“社会切片”特征
《十三邀》在访谈对象邀请方面选择范围十分广泛,涵盖各个领域,如果只是从表面去概括他们的特征会非常难,但是如果将六季的嘉宾放在一起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中有艺术家、时代偶像、知识分子、浪潮人物,这些嘉宾或是见证了各自领域的兴衰荣辱,或是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承转合,又或是个人的成长经验融合了多种文化。他们看似庞杂,却都是特征化的存在,具有代表性。正如《十三邀》的宣传语所说:“在与十三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以这十三位访谈对象作为 “社会切片”,探寻个体为社会所发挥的最大作用,此档访谈节目成为透析社会文化格局的样本,而嘉宾则承载了“文化传感器”的作用。[1]
二、延伸访谈节目空间,开启更多思考
(一)加入日常化场景,更好塑造人物性格
传统访谈节目主要的谈话空间是固定的演播室,制式的演播室布置,主持人与访谈对象被空间的布置自行分割成两个空间,对于观众而言这已经成为访谈节目的标准配置。《十三邀》则改变谈话空间,加入了大量的街道、公园、饭店、咖啡厅、工作室等现实场景,将主持人与访谈者从严肃的演播室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场景日常朴素,使人有代入感。
日常场景与变动空间不仅能让访谈对象感到轻松,也有利于他们表现真实的自我,在节目中更好地塑造访谈人物性格特征。传统访谈节目,访谈对象一进入演播厅,导演一喊开始就进行录制的方式难免会让访谈对象开始表演,主持人要在这种表演中了解访谈对象的真实想法,期待有价值观的碰撞十分困难。《十三邀》将主持人与访谈对象放置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访谈对象在熟悉日常的空间中更易打开内心,如在访谈音乐制作人张亚东的时候,就在他平时的工作室展开了大量对话。张亚东每天都会去工作室工作,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这样的空间对许知远说自己从来没有一天做过自己,是个特别刻苦但没有天赋的人,这种苦涩与挣扎与工作室的工作特质完全融合,许知远对这样的表述特别理解,作为观众也能从这种空间与言语的表达中知晓作为成功音乐制作人的心理痛苦。
(二)日常场景与宏大命题形成冲突,引发思考
访谈节目的空间因为日常场景的加入被无限延展。节目中有很多关于宏大命题的讨论,往往与日常场景形成冲突,令人有对比冲突感,引发更多思考。例如,在访谈五条人乐队时,夹杂了大量的市井生活的场景。仁科和许知远坐在一个祠堂门口开始对话,许知远问仁科什么时候感觉到如此成功,这一刻是什么感觉。仁科的回答是“内心放烟花了”,许知远随之问道:“也不担心烟花散?”仁科说:“燃烧啊,就是一个消失的过程。”这段对话看似在聊参加节目后的心理状态,仁科的表达却极具哲理与思考,烟花散掉,就这样让生命燃烧,这是他对自己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提供的答案。在岭南随处可见的祠堂门口,聊着生命终将如烟花般散去的命题,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冲突感。
在《十三邀》中,访谈对象无须拘泥于许多规则,空间的延伸为他们提供了轻松的氛围,能够让他们放松下来。你可以看到访谈对象在节目中喝咖啡、喝酒、甚至抽烟,如在采访哲学家陈嘉映时,镜头会多次给到他使用打火机抽烟的画面,抽烟是不好的习惯,镜头却屡次给它,因为这就是陈嘉映日常的样子,镜头只是做了如实记录,这是他们真实自我的切面。同时,这些空间对于许知远来说其实并不熟悉,陌生的空间会给主持人带来新奇感和陌生感,为他带来思考的契机。
三、叙事方式独到,为节目增加“留白”
(一)纪录片拍摄手法,如实记录访谈全过程
传统访谈节目是演播室中固定机位拍摄,拍摄相对简单,只需要平铺直叙地进行拍摄、剪辑即可制作出一期访谈节目。《十三邀》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这一手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真实,能够最大限度地捕捉到真实的谈话场景、人物情绪等。镜头与被拍摄人物能够在同一空间中融为一体。例如,许知远在沉默或者纠结时,镜头一般用晃动来呈现他内心的纠结。另外也以纪录片的方式增加访谈节目的叙事情节,削弱了纯对谈的枯燥性[2],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
除了在访谈过程中记录真实,《十三邀》对于访谈对象的生活、工作、情感波动状态也能进行如实记录。对于主持人来说,他可以在正式访谈前先行进入访谈对象的生活世界进行观察。例如,与五条人乐队对话时,许知远就先去了他们在广州的Live现场。他通过先行进入访谈对象的工作空间对他们有一个观察与判断,建立更全面的认知。同时,这也是一种加深“偏见”的方式。除此之外,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还对访谈后的空间进行记录。例如,在和哲学家陈嘉映谈话后,纪录片把他的紧张呈现出来。即便是对于一个知识分子,去和哲学家就哲学问题进行一步步深入的对话与沟通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节目并不怵于呈现紧张无措,因为这是真实访谈的一部分。对于观众而言,这是一种真诚的表达,观众也能综合更多信息去对主持人和访谈对象建立自己的认知,而不仅仅是通过他们自己说了什么。
(二)蒙太奇剪辑,增加叙事角度
蒙太奇是电影中常见的叙事方式,在节目中通过蒙太奇的剪辑将多场谈话进行剪辑拼贴,其中穿插了许知远的思考,对于观众而言这种剪辑方式带来了陌生感与沉浸感。陌生感在于剪辑的跳跃性,沉浸感在于蒙太奇的手法能够将故事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例如,平行蒙太奇的运用,许知远和叶准对话时,形成了单向书店与叶准武馆的平行空间,剪辑摒弃了线性叙事,采用平行拼贴的方式,重新完成了节目叙事。另外还有倒叙手法的运用,如在对话陈冲时,正片最先呈现的不是访谈内容,而是在对话结束后,第二年夏天两人在洛杉矶见面的场景。倒叙的手法运用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感,快速进入访谈节目营造的空间。
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与蒙太奇的剪辑手法的运用使得节目有许多留白,给观众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如在节目拍摄过程中,许知远经常会对着摄像机说出自己的感受,节目结束后,也会有一段总结,这是主持人自身的思考,不在对话中,是一种以独白方式呈现的留白。又如节目将一些沉默停顿剪辑出来,在对话葛兆光时,许知远说到葛兆光应该把1895年之后的历史写完,葛兆光停顿片刻说“不行啊”,中间片刻语塞之后接“写不下去了”,镜头直接就拉远了,对这个问题不再谈论。此处节目通过镜头表现了留白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为什么写不下去了”。《十三邀》节目的访谈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阔,因为主持人和采访对象的特殊性,采访话题有很多敏感内容,涉及无法公开的情况。纪录片则用镜头语言来呈现这些无法公开的部分,既是提醒观众此处不可说,也是让观众去自行思考。
四、话语方式概念化,辩论性对话常有
(一)概念式的表达增加访谈内容的深度
传统访谈节目主持人与访谈对象的话语方式通俗易懂,讨论的是观众熟悉的话题。《十三邀》则打破了这个特点,张亚东在节目中就说,我们这样聊天会有人听吗?他们对话的话题形而上,充满私人化的言语,诉说的是自我的内心,尤其是在忘我时,访谈对象身上的精英气质与孤傲的一面会表露无遗,他们的专业表达、充满概念式的话语对于观众来说是难懂的。许知远的提问同样如此,他的说话方式体现的是他的知识分子底色。他的访谈对象有艺术家、哲学家、商人等,在他们的领域,许知远也在用他们的专业术语进行提问,和哲学家探讨康德,和历史学家探讨历史的写作手法,和导演谈艺术等。《十三邀》节目的弹幕常常出现诸如“听不懂”“跟不上节奏”“深奥”等内容,观众表示如果不能专心观看纪录片,就会无法跟上节目内容,跟上他们对话的思路。
(二)辩论性质对话常有,探讨宏大命题
在节目中,充满辩论性质的对话经常出现。一般访谈节目会弱化对话中的针锋相对与思想对撞,更多是以温和的方式呈现其乐融融的对话。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在经历完一次访谈后未必能在心中形成激荡,未必能够给彼此带来后续的思考。《十三邀》中则经常出现冒犯式的提问与辩论。许知远和马东的对话全程都充满了这种激烈的辩论特质,这里的激烈不像《奇葩说》中表现得那么外放,而是两个知识分子以儒雅的方式在进行最激烈的辩论。这种辩论基于主持人和访谈对象处在同一个空间维度,只有相似的高度才能引起激烈的探讨。如果一方实力过弱,则无法形成辩论场景。
五、《十三邀》对当代访谈节目的借鉴意义
(一)选取独特的主持人,奠定访谈节目的风格
《十三邀》的节目特点是“偏见”,这个“偏见”来自于主持人许知远自身,他将自身的“偏见”内化于节目的视角,从访谈对象的选择、对话的方式等都充满了“偏见”的元素。许知远在向大众表达他看世界的方式与思考问题的方法。主持人与访谈对象都有着各自的“偏见”,在这种偏见中,双方沉浸在访谈空间中,表达自身的价值体系,充满形而上的思辨性,使得观众获得高级的愉悦感。当代访谈节目可以借鉴寻求独特的主持人,虽然许知远的特征不可复制,但是一个有自身鲜明特点与标签的主持人,可以为访谈节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打破演播室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将真实引入访谈
访谈节目可以将日常工作与生活场景作为对话空间,建构真实的对话场域,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仅可以记录访谈内容,也可拍摄访谈前后的过程,从多维度对访谈对话的场域进行延展,为访谈内容与人物性格塑造增加更多可能性。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在这种真实的场域中,自我表达将会被发挥到极致,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从而显现。对于观众而言,看到真实的他们,有利于了解访谈对象的复杂人格特质。
(三)访谈内容精英化,加入对严肃社会议题的思考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在满足受众的娱乐化“游戏”心理的同时,对于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更是不容忽视。[3]当下虽是泛娱乐化的时代,当娱乐消解意义成为时代浪潮,就更需要注重内容的重要性。任何节目的制作都是以内容为第一要义。因此将严肃社会议题引入访谈节目中是时代趋势,也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虽然可以严肃深刻,讨论形而上,但是过于晦涩难懂也不可取,在精英知识分子与大众对话中,需要注重话题选择与分寸掌握,找到一个平衡的点,制作出内容优质且满足大众需求的节目。
(四)商业与知识结合,追求品牌化
当下,任何节目的制作都离不开商业化的思维。《十三邀》的节目中虽然处处弥漫着知识分子的特色,但是它的商业模式也很成功。它本就是因为单向空间难以运营之后,将线下的文化空间转移到线上的一种模式。节目中的商业广告都是定位高端、精英的产品,与节目的特质相符合,也符合节目受众的审美趣味。此外,节目在喜马拉雅FM上开通了付费内容。《十三邀》并不是一个自矜的节目,它积极地拓宽各种商业渠道,谋求节目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当代访谈节目也可以从中学习这一点,利用知识付费的热潮,推出各种节目周边的内容,并联合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六、结语
在泛娱乐化时代,传统访谈节目日益退出观众的视野,《十三邀》以独特的节目定位、拍摄手法、访谈主题以及对话方式为我们开启了网络访谈节目的新路径,为访谈节目在当代的生存空间昭示了积极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鑫钰.网络访谈节目的创新探索:以《十三邀》为例[J].戏剧之家,2021(27):163-164.
[2] 霍璐.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与创新模式:以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5):104-106.
[3] 邵颖.从十三邀看谈话类节目的创新之路[J].北方传媒研究,2021(8):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