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平
黄甲,一所普通初中的名字。40年了,她一直悄然立在湖南湘阴县东塘镇北部丘陵之上。
年少时,我曾两次到这里就读。一次是1977年(直升初二,老师认为我才十一岁,太小,让我退了学),一次大约是1979年。40年过去,少年老矣,但记忆年轻。
在黄甲读书两三年中,我经常用把缸装了煮熟的红薯带到学校。生红薯清脆、甜润,熟红薯香甜,但冰冷的熟红薯却硬得实在难以下咽,直撑得双眼发呆,青筋暴起,喉咙“造反”。实在忍不了了,就干脆懒带得,打饿肚。午间,便与同学张左平去学校前的水库里喝水,然后仰躺在滩涂上晒肚皮,想将这一肚子的炎凉晒掉……
美好的记忆,来自我的各科老师们。我记得,黄后有老师的楷体字特漂亮,一如其人精致。冯应宾老师身高肚子大,声如洪钟,俨如一个将军,一块大黑板只用三四个字就写满了,常常擦黑板不赢,弄得自己气喘吁吁。蔡绍曾老师则笑容慈祥,声音秀气。徐云发老师仪表堂堂,步履矫健,数学课板书始终用的颜体,我一直认为他是可以做书法家的。戴以云老师是个大帅哥,英语教得地道。钟亚平老师也是个美女,教我们的时间很短,叫我们好生惆怅。吴培香老师教课认真,不过很快出嫁走了。刘建华老师、吴成汉老师教得有板有眼,我一世记得。这些老师应该都是当年的精英,不然黄甲怎么会出徐新楚、钟世民、李升平、黄定军、徐立泉这样的“傲腿”呢?!
对文体老师易建勋,须专写一节。那时,流行一首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易老师很快就教我们唱得烂熟。后来,电影《甜蜜的事业》下乡了。我们扛了板凳挨村“跑片”。第一遍,谁也没注意插曲的歌词,只为它优美的旋律和李秀明飞翔的倩影而陶醉。到第三遍,猛然发现了“……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里“爱情”二字!原来,老师怕我们被爱情“中毒”,将歌词里的“爱情”全部换成了“革命”。
这里再提提我们班上的两个女生。吃国家粮的黎平家里订了《儿童文学》,出自书香之家的戴江吾则订了《北京文学》。她们都带到了学校。害羞的我麻起胆子借来读。也许是上天可怜我没有饭吃,用好书来补!40年来我一直在文字的胡同里钻,始终感念她俩的好。
不过,我最想说的是黄甲两个无名和有名的人。
1977年冬,学校突然“大动干戈”,用刨子将我们的课桌刨得干干净净,我们平时在课桌上打的草稿列的算式统统不见了。我隐隐约约知道,要高考了!
当时,教室里到处坑坑洼洼,我们用了一天时间,搬来田泥,将地面的凹凹凸凸全部铺平、夯实。做完卫生,我悄悄在焕然一新的课桌上写下一行蝇头小字:“大哥大姐:祝你们高考成功,前程似锦!”写下这话时,我眼前仿佛有一条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
几天后回到教室,我的课桌上多了几行斑驳的字迹:“谢谢你,小弟弟,可惜我没有认真读好书,耽误了光阴,悔之晚矣。希望你好好学习,别像姐姐这样。愿你将来能考上大学。”课桌上还有几点水渍,在新的木纹上将字浸得依稀难辨。
40年过去,我一直怀念那个萧瑟的冬天、那个从未谋面的知青姐姐,怀念那张桌子、那段对话、那些斑驳的字迹。这一切都消逝在记忆的旷野。但课桌上的水渍,长长久久地浸润在我的心里。我知道,那是咸的,是泪,是一个女知青的青春之痛。
还有更可痛惜之人。这一年,我的表哥徐星汉也进了考场,首战告败。次年再考,又不成。第三年,失败再次降临……天哪,他竟连续考了七届,终未成功。他总是说英语这些“它认得我我不认得它的洋码字把我害惨了”。
1984年又匆匆过来了。此时表哥已是一身清瘦,800度的镜片罩得眼球凸出。适逢湘阴县六中广募贤才,他奇迹般地被聘去当了民办教师,教高三历史课。他每日空手吊脚地走上讲台,讲得唾沫飞溅:“请同学们翻开××页。” 一班学生惊绝:“徐老师上课从来不要书!倒背如流!”
同事们鼓励他再试一次高考,他真的再试一次,与自己的徒儿同登“擂台”。他教的学生又一个个地考上了大学,表哥既高兴又失落,他的梦终于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发芽了,而他的理想仍高高地挂在家乡雪白的棉花地里……
灿烂的青春缘何总是没有结果?表哥终于想换一种生活。1990年,他从魂牵梦绕的美丽而忧伤的校园撤退了,来到历史名城岳阳,做起了基建民工,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高高地吊在瘦瘦的脚手架上。城里没人知道,这个一身尘土、鬓飞秋霜的民工,就是参加了八届高考落榜却教出了几十名大学生的悲情书生徐星汉。
跻身民工堆中,表哥仍在四处寻找有文化的老乡,揽些文字活儿,还与作家李辉模、徐立泉一同将乡下搜集来的民间诗联辑成一册。书终于出版了,他总是有事没事地将书翻开又合拢,合拢又翻开,一双粗糙的手将书封面不断地搓磨着……某个夏天,在蚊子轰炸的工棚里,我去看望过他一次,忍不住暗流热泪。
这都是黄甲留给我的记忆。期待快乐的人们为她写些快乐的颂歌。
编辑/赵海燕
题图/陈自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