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理解,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孙荧激动看向张浪,愤怒地说:“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浪没有理会孙荧的目光,他淡定地说道:“首先我们明确‘延续的定义。以前我给‘延续的定义比较敷衍,指的是物种的繁衍生息。现在我对‘延续的定义是:特定环境下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创造。”
“人类的延续你扯到了人类文明?”
“人类的延续怎么可能跟人类文明无关?孙荧,你越来越急了。”张浪说:“在人类延续学的语境下,有一个词的词性和‘延续相反,这个词是‘逗留。你别说话,听我说完。举个现成的例子,人类在地球能否延续?当然能,这不废话嘛,但怎么定义呢?我问你,单个个体人类在地球是‘延续吗?还是‘逗留?”
孙荧皱起眉头思索,她有点明白张浪的意思了。
张浪没指望孙荧能回答,他自问自答:“当然是‘逗留,我也好你也好,地球上任何一个个体人类,说到底都只是在地球‘逗留八十年左右。‘逗留时间长度就是我们的寿命长度,对吧?那为什么你会笃定人类在地球已处于‘延续状态呢?明明你在地球的‘逗留是有期限的。”
孙荧想了一会,突然说:“因为地球已经诞生了人类文明!”
“没错。”
就像解一道深奥的高数题,找到了切入点后,解题方式慢慢清晰了。孙荧又说:“张浪你的意思是……人类目前在火星做到的是‘逗留,而不是‘延续?”
“恩。我觉得所有人以前的认知都是错的。火星开采前,科技水平能让我们在火星建立适合生存的封闭环境,我们以为移民火星……不能说轻而易举,但至少指日可待。但生存是‘逗留的基本条件,和‘延续没有半毛钱关系,而火星并不存在‘延续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诞生人类文明,因为我们在火星都生活在封闭环境里。所以我们不可能移民火星,至少现阶段,更别缔造什么火星城市了,如果造了肯定变死城。”
“那要怎么做我们才能在火星‘延续?”
“人类延续定律:延续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所处环境能够创造文明;生活的定义不是物质层面是否丰富,而是有无创造文明的条件;若在特定环境下人类状况高于生存而低于生活,人类会选择毁灭而非生存,反之生存;”
张浪没有正面回复,而是说:“结构上人类不是水生生物,所以即便在水底有一个不缺物资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也无法延续。虽然目前的科技水平可以在火星建立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但那是封闭环境,与火星相互隔离,情况和第一个例子一样,人类在火星的状况是高于生存低于生活,所以人类无法在火星延续。”
停顿了一会,张浪补充道:“除非人类有能力改造火星,将火星环境变成适宜人类创造文明,不然我的观点是……至少目前,火星不适合作为人类的延续地。”
“延续地,这又是你创造的概念吗?”
“恩。你也知道,像我这种做学术研究的,一年能创造百八十个概念。”
数字空间的推演没有停止,因为推演的结果已经呈现,所以时间跨度恢复正常。孙荧静静地看着空无一人的研究所,一时半会很难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结果,她来找张浪的目的是获得“延续”的答案,而不是否定的回答。
孙荧还没毕业就收到了研一队(火星第一研究团队)的邀约。研一队在“地外科学”专业可谓赫赫有名,不仅因为研一队是地球第一个前往火星进行科学研究的队伍,他们的很多科研成果都被写进教科书,还因为研一队有着相当“传奇”的经历。
研一队十八个成员用他们的性命证明了轮换制度对于火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十八个人在半年内相继自杀的新闻在当年掀起了巨大轰动。
有舆论称其实真相是国际斗争,是其他国家派杀手谋杀研一队成员并伪装成自杀。悬疑爱好者说其实真相是研一队的内部矛盾,死者不是自杀而是被队员谋杀,毕竟死者死在火星,不是地球,想逃脱谋杀嫌疑其实很简单。最滑稽的是有宗教狂热分子称这是神明对亵渎者的神罚,因为火星其实是某个神明的天国。
各种离谱的说法都有,更离谱的是那十八人为什么自杀至今都没有答案。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刚才张浪就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后来找出那十八人自杀的原因就成了“地外科学”的学术难题,以此诞生了许多学术假说,当时张浪也装模作样提出一个似模似样的“人类延续学”。在同龄人还在为就业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一份事少钱多的学术研究工作。
“谢谢,我会如实把你的观点汇报上去。”
数字空间消失,孙荧知道她该离开了,忽然她的余光看到矿场的智能机器人,突然心乱了,她问:“你的推演结论里,智能机器人的结果是什么?”
张浪跟随孙荧目光看向采矿的智能机器人。
火星上有很多智能机器人,不管是矿产开发,基础建设还是科研工作都离不开它们。
“前面你说你们把亼叫作‘火星土著,其实挺准确的。如果机器人是智慧生命,它们有73.6%的可能性在火星延续。”张浪又说:“我模拟过另一种可能性。如果我们在地球远程操控机器人,机器人有43.8%的可能性在火星创作新文明。”
“所以按照你的理论,无论如何人类都不可能在火星延续,对吗?”
“不一定。学术研究的事,谁说的准呢?”
孙荧愣愣地看着不停工作的核动力臂,眉间沟壑勾勒的是深深的不甘。
“你们的情况……”张浪琢磨了用词,问,“……不乐观?”
从看到孙荧的第一眼,张浪就猜到研一队状况严峻,因为研一队的工作是: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可行性研究,而人类延续学和重整灾难都否定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研一队在火星的时间比火星开采的时间要长,接近一百五十年,前后五代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如果一切都没有意义,也许对于孙荧而言,意义这个词本身也没有了意义。
“从太阳系重整开始,情况就变得恶劣了。我们在火星北极的研究中心不知道遭遇多少场灾难,不过外部灾难可以克服,事实也证明我们克服了。难克服的是人性灾难,前辈们以为把观测到火卫一和火卫二出现引力逃脱迹象的报告传回地球,那些资源公司会停止火星开采,谁知道他们反而变本加厉地开采。”孙荧眼中的光慢慢黯淡,“拦不住啊,火星带给地球太多好处,谁都不想停下来。”
张浪不知道能说什么。地球从火星攫取的收益太大,首先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连续突破,然后是石墨烯新材料、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方向竟然有四个都靠着火星得到突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上面决定停止火星开发了?”
“恩。上周我们团队收到火星开发署的通知,联合国已经通过了《全面禁止火星动作协议》。半个月内所有火星矿队,包括研究团队都必须停止工作,回地球报道。我找过有关部门,本意是了解具体原因,结果是我又知道了一个坏消息。”
张浪静静听着。
“重整灾难即将再次爆发,这次灾难持续时间更久,破坏力更强。灾难主因是检测到全球多处大陆板块存在发生碰撞的风险。根据计算结果,如果情况恶劣,至少有五十个小国家的国土会在十年内消失,76%陆地面积会遭受连续地震袭击,至少有二十亿人会在这次灾难中死去。”说到这里孙荧居然笑了起来,“火星开发不得不停止了。这事本来和研究团队没关系,我们搞研究不会破坏火星,有成果还会造福地球,但西方国家突然高举环保大旗,莫名其妙极力主张所有人离开火星。呵呵,火星开采最丧心病狂的全是西方国家公司,谁不知道他们是害怕研一队留在火星会导致我们技术飞跃?没办法,我们只能回来了。”
张浪很清楚孙荧嘴角笑容的含义。是啊,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荒唐,蕴含无数宝藏的火星就像火焰,人类如飞蛾般遵循本能扑过去,过程中人类获得太多好处,于是扑得越来越疯狂,前赴后继,大有一死方休之势。等到生命律动在炙热中发出悸叫,人类才知道要停下来。可就算是“停下来”这件事,人类也要相互算计,谁停的姿势更优美或更丑陋都会听到一声喝止。
人啊,太认真就会被戏耍。
不能太认真啊。
“你应该骄傲的,研一队是全球最优秀的火星团队。”张浪安慰道。
“张浪,你心口不一的老毛病还是没改。”孙荧朝张浪不屑地笑了笑,往大门走去,“嘴巴甜是甜,你心里想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对了,你吃饭没?我的私人冰柜私藏了新鲜的海鲜,你在火星待太久可能不知道在地球想吃一顿海鲜有多难。”
“我还得在实验所待三天,别想太多,我还需要查看实验所的某些数据信息,然后撰写一份报告交上去,事情弄完了我就离开。”
不用张浪陪行,孙荧一个人走出了模拟馆。张浪叉着腰,咬牙切齿地看着大门的方向,忽然他大步追上去,殷勤地大喊:“我帮你写报告啊。我能在学术圈混这么多年,靠的就是写一手挑不出毛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