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巧巧 刘建良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教师“立足当今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新特点”实施教学与评价,在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中专门示范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指出:本案例实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教学、动态管理、动态评价,通过平板电脑、互联网等工具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与学的互动、学与学的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这既阐明了融合信息技术对于上好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同时也体现出在新课标落实中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探索大中小学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建设,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是依托智慧课堂的具有信息化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特点的教学活动[2]。本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为例,借助数字化教学优势,从兴趣调动、主题情境实践活动、学生情感升华到多元评价交流等方面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第四课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这一逻辑思路展开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第四课的逻辑架构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部分展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地以知识概念的方式呈现,学生基于前期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对于基本概念能够通过阅读掌握。鉴于此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中国梦本质以及“四个伟大”的关系中进一步思考自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能发挥什么作用,促进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从而提升政治认同素养。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立足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重难点的突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它有助于教师通过场景设置、直观感悟等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智慧课堂实现思想政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联动,在知识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外化于行,增强教学效果。
二、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本节课在教学实践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运用视频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题实践活动模拟情境再现、学生终端设备反馈练习情况以及课后空中课堂视频资源分享促进知识巩固等多种方式构建智慧课堂,以求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一)“互联网+”兴趣:知识内容同视频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些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对视频、声音等进行处理,创设一个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实现对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的教学设计立足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在导入环节,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国梦本质的认识,笔者运用一体机的课件视频展示功能,引导学生观看汶川脱贫攻坚版的Mojito,并在视频音乐播放前提出探究问题:视频中的人们对脱贫攻坚有什么期望?观看完视频后,基于学生提出的期望,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分类讨论的小组活动,帮助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自主形成对中国梦本质的认识。在此导入环节,视频工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借助音乐视频,学生得以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可见,将当下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烘托课堂氛围。与此同时,在视频歌词内容分类的小组活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增强了视频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相较于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再让学生分类的活动方式,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更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热情,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选取合适的视频,实现与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够让课程知识形象化、学生参与主动化。
(二)“互联网+”活动:立足数字媒体优势,创设主题实践情境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教学要紧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创新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或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真理的力量[3]。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通过开展主题情境实践活动,在模拟情境中鼓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概念,以课程内容活动化的形式推动学生转变自身角色,进一步思考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可实现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就是在讲解环节采用了创设主题情境的方式。本节课讲授之前,笔者将主题实践任务单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推送至班级智慧学习平台,鼓励学生从两个不同的主题场景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扮演,不限定表演形式,结合全景设置、动画等技术支持,在课堂以小组形式展示。
场景一: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企业管理者、一线工人以及农民带来了什么困难?国家做了什么来帮助他们纾困解难?
场景二:人物对话。基于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场景,学生扮演记者同驻村第一书记、“时代楷模”黄文秀开展对话互动。
结合本节课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内容以及脱贫攻坚的背景,借助主题情境实践任务单,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信息技术呈现自己的作品,以情境创设方式推动学生情感的升华,帮助学生在如身临其境中的课堂上进一步认识到实现脱贫攻坚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感悟中国梦实现进程中贯彻初心使命的共产党员以及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支持的重要性。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坚持不懈的伟大奋斗,需要把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持续向前推进,坚定不移发展我们的伟大事业;深入理解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以及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密切联系。课程结束后,可将学生的优秀表演视频和作品上传至班级智慧学习平台,并对其进行表彰和宣传。这在肯定学生努力成果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立足思想政治小课堂,依托信息技术,创设主题实践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场景中转换角色,通过开展虚拟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问题。同时,采取学生角色扮演、对话人物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链接过去和未来,思考社会大课堂上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融情于角色形象中,则能够帮助学生在主题情境实践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互联网+”情感:巧用Flash动画,强化思想政治课的直观感悟
Flash动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出事物的发展趋势,以及整体性的发展范围,给予观看者以视觉的直观冲击。相较于静态的图片,Flash动画凭借动态效果的呈现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恰当地选用并制作Flash动画,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教师的教学设计均会有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
在分析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时,为了较好地展现中国脱贫由点到面的整体变化过程,笔者选择在中国行政区域地图中展示脱贫发展过程、世界地图中展现中国脱贫情况的Flash动画,让学生随着Flash动画,观看中国一点点脱贫的变化过程。伴随动画的播放,学生震惊于所看到的内容,不由得发出“哇”的赞叹声。这直接调动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在Flash动画中看到了中国脱贫的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同时,Flash动画的视觉冲击也能够让教师的讲授内容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使得课堂讲解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震撼性以及趣味性,将学生情感推向深入,在情感共鸣中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有很多适合使用Flash动画的内容,如讲解量变和质变二者的关系时可引入水到水蒸气变化过程的Flash动画,讲解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可引入列举生产工具的演进流程的Flash动画,等等。
Flash动画带来的直观性对学生情感体验的触碰和升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除了运用网络或者资源库中已有的Flash动画外,教师还可运用演示文稿等软件制作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动画,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赋能教学。
(四)“互联网+”分享:运用平台设定作业,构建思想政治课的多元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下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分享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教师也可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进行多元化评价。
本课讲解部分结束后,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措的深刻认识,在作业布置环节,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绘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的思维导图,并将本节课的空中课堂视频资源分享至班级智慧学习平台供有需要的学生用于知识巩固。
设置此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本课内容的核心要点,从而形成整体性认识。学生可运用软件绘制或者是手绘等不同形式制作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再通过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班级智慧学习平台。有的学生以中国梦的本质为出发点绘制,有的学生则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角度绘制,等等。不同的绘制出发点,展现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独到见解,通过思维导图,尽显学生的个性和优势。
学生完成作业并上交后,笔者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开展评选活动。教师和各小组学生代表共同评选最佳思维导图,最终结果在班级智慧学习平台上以置顶的方式出现,并在课堂上对思维导图最佳学生给予表扬。在师生互评过程中,班级智慧学习平台为师生、学生的互评提供了有效的交流途径,增强了学生对不同作品的认可度,也在互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借鉴、一同学习。
运用班级智慧学习平台,教师能够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进行精准辅导,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并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兼顾答疑解惑。学生以作业留言的方式向教师提问,能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水平。师生之间多元评价方式的运用、优秀作品的分享,也让学生在转换角色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趣,也“活”了起来。
三、对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反思
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对于达成教学目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能力以及进行多元评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反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的教学实践,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智慧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选取教学素材时要注重四个“性”:正确性、相关性、趣味性和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素材选取首先要体现正确性。相关性强调选取素材要注重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无关的素材只会浪费教师教学时间,同时扰乱学生的思维进程。趣味性致力于从素材本身特点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展示的素材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实性是基于思想政治课程特点,遵循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原则,让所选取的素材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选取教学素材时,注重相关性、趣味性和真实性,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从“看热闹”转向“看明白”。同时,选取素材或是运用Flash动画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数字媒体、动画时要结合课堂需要,避免过多使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本末倒置,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开展主题情境实践活动要符合史实、学情和现实逻辑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紧密结合时事政治,有些内容还需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支持,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出必要的方向性指导。例如,教师在布置主题实践任务单或课堂任务时,可利用大数据技术认真分析学情,使提供的学习任务能够推动学生从“做得了”发展到“能做好”。在主题情境学生展示活动中,更要引导学生反思小组活动逻辑。同时,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设计中要担当“顾问”,让更多的学生“有话说”,并且“说得清”,从而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落地有声。
(三)立足智慧课堂的作业评价,做到作业反馈的实时跟进
实时跟进的作业反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作业反馈的形式自行订正错误,避免知识误区长时间困扰学生。这能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正确知识的印象。智慧学习平台中的作业留言等内容,能够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有效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实时跟进的作业反馈,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根据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智慧课堂作业反馈的时效性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1,2.
[2] 梁煌君,刘建良.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智慧课堂教学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德育,2021(11):36-38.
(作者申巧巧系上海市高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刘建良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教授,本文通信作者)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