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的词源意义与文学意象

2022-04-29 00:44符渝
文史知识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词源色调意象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其二》)

韦庄的这首词,如果让读者投票选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胜出的多半会是“春水碧于天”。这句描写江南春景的词有人翻译成:“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也有人将“碧于天”解释为:“一片碧绿,胜过天色。”相比之下,“春天的江水清彻澄碧胜过青天”(《唐宋名家词译析》,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33页)这样的翻译更胜一筹。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碧”在此表达得既是颜色,又不只是颜色。

“碧”是一个书面语体的颜色词,在古诗文中使用频度非常高,组合生成的文学意象也非常丰富,比如:“碧海”“碧江”“碧溪”“碧泉”“碧空”“碧霄”“碧天”“碧落”“碧月”“碧华”“碧野”“碧草”“碧荷”“碧梧”“碧纱”“碧瓦”这些文学意象如同一颗颗玉珠,色彩或蓝或绿,色调或清透或浓重,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是“碧”的词源意义。

“词源意义指同源词在滋生过程中由词根(或称语根)带给同族词或由源词直接带给派生词的构词理据。”(《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词语产生的过程即是事物被命名的过程,命名者对事物特征的感知和认识积淀于词义中,就成为词源意义。词源意义是深层次的语义成分,不是表层的词汇使用意义,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分析词的本义、系联同源词等方法来了解。

在人类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颜色与物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颜色无法孤立地被范畴化,只能作为特征附在物象上被感知,所以汉语最早的一批单音节颜色词大都来源于古人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与古人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比如,“青”来自可作颜料的矿物,“绿”来自可作染料的菉草,“苍”来自丛生的草木,“翠”来自翠鸟的羽毛,……而“碧”来自青色的石头。

《说文·玉部》:“碧,石之青美者。从玉、石,白声。”“碧”的本义是“青色的美石”。根据《说文》“据义系联”的归部原则,“碧”字应归入“石”部,但许慎将它归入了“玉”部。从字形上看,“玉”“石”都是“碧”字的义符构件,说明在造字的年代,古人认为“碧”与玉、石都有关系,段玉裁对此解释道:“从玉石者,似玉之石也。”(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7页)意思是“碧”虽属性为石头,但品质似玉,所以归于玉部。在汉语词汇中,“碧”的本义也可以由双音词“碧玉”表达,语素“玉”是对“碧”的类别义素的外现,这从词汇角度也证明了古人将“碧”视同玉类。玉石以纯度高、杂质少者为佳,只有内无杂质、色泽均匀、色彩纯正、晶莹透亮的石头,方可媲美宝玉,被誉为石之美者,因此,“碧”在古人的认知里具有纯净的特征。

“纯净”的特征随着造词被凝固在“碧”的词源意义里,而古人在为“碧”造字时,又通过选择“白”作声符揭示了这一特征。段玉裁说:“碧色青白,金克木之色也,故从白。云白声者,以形声苞会意。”(《说文解字注》,17页)“以形声苞会意”有两层意思:其一,“白”有示义功能,“碧”是青白混合的颜色;其二,“白”不只有示义功能,还有示音、示源功能。从声音上看,“白”上古属并纽铎部(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21页),“碧”属帮纽锡部(《古韵通晓》,227页),并、帮为旁纽关系,铎、锡为旁转关系,两字的声、韵都相近。从意义上看,“白”是不掺杂任何色彩的颜色,引申表示纯洁、无瑕、干净,比如,成语“白璧无瑕”中,“白”与“瑕”对立;《楚辞·渔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中,“白”与“尘埃”对立;《汉书·薛宣传》“白黑分明”,颜师古注:“白黑,谓清浊也。”“白”“碧”音近义通,有同源关系,“碧”以“白”为声符,显示了词源意义[纯净]([]表示词源意义)。

纯净则不杂,不杂则专一,专一则深厚,在汉语中,含“纯净”特点的词语常常可以通过转喻来表达专一、深厚的事物。比如,“纯”的本义指纯色的丝织品,纯色则不含杂质,“纯”引申有“纯粹”“纯朴”“专一”“笃厚”等意义,如《郑伯克段于鄢》中“颍考叔,纯孝也”的“纯孝”,即指不掺杂念的、笃厚的孝心。再如,“醇”本义指不掺水的酒,不掺水则纯度高、口感浓厚,“醇”也有“精粹”“纯朴”“醇正”“敦厚”等引申义。同理,“碧”既然也具有“纯净”的词义特点,那么也可以转指专一、深厚的事物。

专一、深厚反映在颜色上,就是“浓重”。比如,春意盎然的原野(“碧野葱茏春意馨”)、自由生长的春草(“映阶碧草自春色”)、枝繁叶茂的梧桐(“碧梧栖老凤凰枝”)、无边无际的莲叶(“接天莲叶无穷碧”)、辉煌绚丽的琉璃瓦(“碧瓦衔珠树”),这些可以用“碧”形容的事物都呈现出浓郁的青绿色。再如,“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漠漠”写山林的稠密,“如织”写暮烟的浓密,“伤心碧”写山色的浓郁,三处前后呼应,营造出凝重沉郁的意境,此处“碧”字用得甚妙,不仅因为它浓重的色调契合词中情境,而且它是入声字,韵尾短促,念起来有顿挫抑郁之感,游子的孤寂惆怅也仿佛凝固其中。又如,有一種人工培育的观赏桃树被称作“碧桃”,南宋张淏以为其命名理据是柎萼之色:“李光云:‘吾里桃花色白而多叶,柎萼皆碧,世谓之碧桃。”(张淏撰《会稽续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14页)事实上,碧桃品种多样,花色有红有白,柎萼有绿有紫,“碧桃”之“碧”很可能不是表达具体某种颜色,而是形容花色秾丽,因为碧桃作为观赏花树,最大的特点是花型为半重瓣或重瓣,花朵丰腴,盛开时色彩浓重,灼灼逼人。

专一、深厚表现在品格上,就是“坚贞”。比如,“碧血”一词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此故事中的“碧”指碧玉,而玉石有多种,为何古人独独想象苌弘的血化作了“碧”?且血是红色的,却化作青色的玉石,这中间的逻辑又是什么?其实,“碧”之所以出现在这个典故中,是因为这种美石能够承载汉民族对忠臣义士的品格的认知—坚守道义、忠贞不贰。而“碧”与这种品格发生联系,根源在于古人对“碧”的理解,汉语者看到“碧血”这个词时,被唤起的联想不是颜色,而是坚贞的品格。

一个事物的成分纯净不杂,在颜色上还会产生“清透”的视觉效果,所以澄净的天空(“孤帆远影碧空尽”)、清朗的月光(“碧华上迢迢”)、清澈的水流(“闲来垂钓碧溪上”)、透亮的窗纱(“碧纱窗下水沉烟”)也都能用“碧”来形容。“碧”表示颜色时,给人“清透”或“浓重”两种感觉,看似矛盾,其实这是两种相通的心理色调,连通它们的不是“碧”的颜色词义,而是它的词源意义[纯净]。这两种心理色调有时会并存在一个意象上,比如,水本无色透明,蓝或绿的水色是阳光经水体散射后呈现的色彩,水越深水色就越浓,海洋是世界上最广袤深邃的水域,“碧海”给人的想象兼具清澈和浓郁。

与“碧”颜色相近的词很多,如“青”“绿”“苍”“翠”等,因为词源意义各不相同,即使有相似的搭配,引发的联想也未必相同。比如:唐代洛阳神都苑有凝碧池,“凝碧”指浓绿色,“凝”的特点是同类事物集中成一体,色彩经过“凝”会变得浓郁,而“碧”兼有清透和浓重两种色调,用“凝碧”来命名池水,既能表现水质清澈,又能表现水色浓郁。此外,水池经人工修凿,有岸包围,俯瞰远眺都好像一块碧玉,而“碧”本指似玉青石,用它来形容池水,水也仿佛有了玉的质感,非常贴切。古诗文中也有“凝绿”的组合,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但“凝绿”给人的印象只是浓郁的绿颜色,不会产生清透、似玉这些联想。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3页]对于颜色词组合生成的文学意象,作者的主观情意常常通过颜色词来表达,因为颜色词在文学意象中传达的不完全是现实的视觉色彩,还有与词源意义相关的心理色调。比如,《释名·释采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青”的词源意义是[有生命](符渝《青—生命的颜色》,《文史知识》2014年6期),同样与“草”组合,“碧草”形容草之色浓,“青草”强调草之生命力。再如,《说文·艸部》:“苍,草色也。”“苍”在先秦典籍中主要指远望丛生草木之色[徐朝华《析“青”作为颜色词的内涵及其演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6期],词源意义是[广漠],同样是形容天空,“碧天”给人感觉澄净如洗,“苍天”给人感觉辽阔苍茫。如果只按照视觉色彩将“碧草”“青草”理解成“绿色的草”,将“碧天”“苍天”理解成“蓝色的天”,将会丢失各自的心理色调。

作者用颜色词创造文学意象之时、读者领会文学意象之时,都是与词源意义相关的心理色调被唤醒的时刻,也是创作者、阅读者与远古颜色命名者跨越时空精神相会的时刻。因此,读者在理解“春水碧于天”这句词时,“碧”是蓝色还是绿色并不重要,打动人心的是它隐藏的心理色调。一年之中,春天是最具纯净气质的季节,天空定是明净透亮的,而江南的春水竟比天空还纯净清澈,水犹如此,其他景色之美不言而喻。“碧于天”书写了春景之净美,后面的“人似月”“凝霜雪”极言肤色的白净莹润,描绘了佳人之净美,都为春日江南涂抹上一层纯净清明的色調。这样的江南就像一个明净温柔的美梦,令人不知今夕何夕,难辨庄生蝴蝶。眼前的江南越是令人留恋,干戈不息的中原故乡越被反衬得灰暗无望,羁旅他乡、漂泊难归的游子,想必有满腹哀怨愁绪吧!可是,我们的诗人却吟唱出“春水碧于天”这样清阔明朗的词句,苦闷郁结在此刻都仿佛被澄澈的春水净化了,词境瞬间变得疏朗开阔,纵使词末是以“断肠”二字结束,全词的基调也已臻哀而不伤。可以说,这首词虽为小令,因有此句,全然不失大唐气度。试想,如果把“碧”字换成“绿”字,色彩与平仄上也都没问题,但意境与格调都将消失殆尽。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词源色调意象
“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
抚远意象等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五官”一词源于五个人
“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
湖光水色调
色调会说话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In Spring!春之色调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