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视角下中国革命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形象研究

2022-04-29 20:25:50程靖媛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6期

程靖媛

摘要:革命题材已经成为电视剧主要表现内容,和传统革命题材相比,当代革命题材的电视剧,在表现内容和刻画人物方面,更加重视生活化、个性化,剧中的革命者不再是性格单一化的英雄形象,而是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但超出普通人境界的立体形象。在塑造人物方面,擅长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用生活细节来塑造人物。本文以《跨过鸭绿江》为例,来分析当代革命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塑造特征。

关键词:革命题材;领袖形象;战士形象;敌对阵营

中国革命题材指的是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题材,在年代上包括年鸦片战争后,重点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到新中国成立这个阶段的重大革命题材。特点是反映这个阶段的历史事件、描写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事迹,描写的历史事件和领导人物必须是真实而非虚构。

中国革命题材电视剧,利用电视剧篇幅长的特点,来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叙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生平事迹,让青年一代通过电视剧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建党百年中国革命题材电视剧指的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特别制作的革命题材电视剧,其中备受观众好评的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始末的《跨过鸭绿江》、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过程的《觉醒年代》等。

一、革命题材影视剧的演变

(一)革命题材影视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题材有战争、生活之分。战争题材大多数是表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如表现抗日战争的《小兵张嗄》《铁道游击队》,表现解放战争的《南征北战》《战上海》《虎胆英雄》,表现抗美援朝的《奇袭》《上甘岭》。但文革之前的革命题材电影重在叙事,表现革命领袖的题材较少,人物传记也是以英雄人物为主,如《赵一曼》《董存瑞》;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电影得到了蓬勃发展,革命题材电影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电影中,由此还培养了一大批特型演员,他们主要是外貌高度形似领导人,令人倍感亲切。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的发展,革命题材的电视剧也层出不穷,有以人物为主的,也有以历史事件为主。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逐步开始从形似走向神似。比较著名的革命题材电视剧有《延安颂》《长征》《井冈山》《解放》等革命史诗型。进入新世纪后,革命题材的电视剧范围扩展到辛亥革命时期,也将抗日战争的叙事角度从八路军、新四军延伸到国民党军队,如《走向共和》《中国远征军》等[1]。

(二)革命题材影视剧的形式与内容变化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建党百年,70年的时间,革命题材也从电影的简练演变为电视剧的恢宏、细致,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巨大变化。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革命题材在表现手法上更加突出英雄主义情怀,革命者形象都是崇高、完美,重点渲染英雄人物的大无畏、机智勇敢,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场景。这个时期领袖人物很少出现在银幕上,敌对阵营中的反面人物脸谱化严重,在银幕上不是青面獠牙,就是阴险无情,或者无能、胆小,一出场就容易让人辨认出来。

20世纪80年代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在人物塑造方面都以历史为原型,脸谱化现象减少。历史人物有自己的性格特色,缺点和优点并存。革命题材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变化最大的是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在《延安颂》等电视剧中,有毛泽东大量的情感生活,和贺子珍的关系,和江青相识相恋[2]。这些生活细节的嵌入,不但没有损害领袖人物的伟大形象,反而令人感受到领袖人物的可亲可敬。对于敌对阵营中的人物刻画,也是尊重历史,高度还原了蒋介石、宋美龄等人物,善于从细节来刻画人物个性。在《解放》中,蒋介石准备离开大陆,剧中表现了他对故国的眷恋不舍,和孙子在一起的蒋介石,也是一个慈祥的爷爷,对孙子有问必答。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是从历史真实出发,描写他们对时事的观点,显示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个性。革命题材电视剧相较于电影,更加注重历史真实,人物形象塑造,在形似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神似。利用电视剧的长篇幅,多角度地来刻画人物,使人物更加立体。

二、建党百年视角下革命题材的人物角色设定

建党百年摄制的革命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人物设定方面较之于之前的《长征》《延安颂》等,更加重视多角度、立体化的呈现[3]。《跨过鸭绿江》用全景式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是一部恢宏的战争史诗。电视剧不仅刻画了所有重大战役,还塑造了一系列人物群像,这些人物群像包括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领袖、以彭德怀为核心的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和无数英勇奋战的志愿军战士,如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等;在敌对阵营中,有美国总统杜鲁门和高级将领麦克阿瑟、李奇微等,有退守中国台湾一心想着反攻大陆的蒋介石。

(一)领袖人物形象

电视剧在塑造领袖人物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展示领袖人物的革命性、崇高性和超凡性,将领袖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通过“以史带人”的方式来体现。电视剧对领袖人物的设定,重点突出他们的革命性和崇高性。革命性紧紧抓住在特殊历史时期,领袖人物对时局的判断,对国内外形式的分析,以及对国家建设和国家安全的考虑等方面[4]。

《跨过鸭绿江》选择的是1950年到1953年这个特殊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新中国刚成立,百业待兴,国际形势严峻。领袖们既要关注国际形势,又要关注台湾方面。在内部需要建设新中国,面对的是土改、工业化建设、经济建设等问题。但突然之间,朝鲜内战爆发,紧接着美国派舰队入住台湾海峡,又组织联合部队出兵朝鲜。在内忧外患的攻击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袖们,围绕出兵朝鲜、如何取胜、后勤保障、组建中国空军、停战协议等展示了他们的革命性特点。

在刻画领袖群像时,电视剧突出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的特点。在重大决策前,毛泽东即使成竹在胸,也会和周恩来、聂荣臻、朱德、刘少奇等人在一些商讨、分析世界形势,然后征求大家意见来完善自己的设想。在指挥朝鲜战场时,也要先听取彭德怀等人的意见,结合战场和自身能力来制订作战计划,表现了领袖人物的民主思想和谦逊态度。领袖人物的超凡性体现在生活情感方面,以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为核心,围绕毛岸英参战、牺牲来刻画毛泽东具有普通的父子情,又有超出常人的无私胸怀。

(二)高级将领形象

《跨过鸭绿江》中的高级将领主要是以彭德怀为核心的志愿军司令部成员,以及下属的军长、师长、团长。在人物设定方面,高级将领的代表人物彭德怀,是个脾气火爆,但又爱兵如子的形象。部下犯错,他暴跳如雷,但部下取得成绩之后,他又会由衷地赞叹;爱兵如子,主要表现在对部下的熟悉和了解方面。他奉命担任司令员时,和军长们见面,对军长的成长经历了如指掌。毛主席要求他“宜将剩勇追穷寇”,但他回复的是“寒无衣饥无食”,要求先解决后勤。电视剧将彭德怀的急躁、火爆的个性,与他严格的军事能力相糅合,塑造了一个脾气坏、有胆识、嘴上不饶人但内心柔软、情感细腻的真性情彭总形象[5]。和彭德怀急躁的性格相反,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人的性格要柔和得多。他们总在彭德怀和下属之间斡旋,以柔克刚。但他们几个副司令又不是统一刻板的形象,他们看问题的眼光不同,在针对战场变化时,能够各抒己见,分析不同意见后,采用最好的方案。

(三)战士形象

在塑造战士形象时,电视剧没有刻意拔高境界。利用生活细节和真情实感来展示战士的不同个性,朝鲜战场最突出的特点是补给困难,缺吃少穿,所以电视剧用大量篇幅来刻画战士们“挨饿”、对粮食的渴望。龙虎山战役中,战士们没有食物,用嘴衔石头的方式来克服饥饿。在长津湖战役中,战士们好几天没吃上饭,后来打退了敌人,缴获了大批食物,战士们高兴得拿起来就吃。

电视剧表现战士们挨饿受冻,并不是为了渲染条件艰苦,而是用条件艰苦来反衬战士们的意志坚强。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没有人叫苦、退缩、抱怨。每次战斗开始,通信兵和爆破手明知道冲上去就不会活着回来,但仍义无反顾。用这些行为来表现战士的“意志”,就像彭德怀评价邱少云为特等功时所说,虽然邱少云没有放一枪,没打死一个敌人,但他的意志就是志愿军军魂,被烈火焚烧两小时能坚持不动,这样的意志多少人能具备?志愿军能够屡屡取得胜利,正是因为有坚强的意志支撑。

(四)敌对阵营

电视剧对于敌对阵营中主要人物刻画,也是以历史真实为依据,没有进行丑化和脸谱化。人物设定主要突出了杜鲁门总统谨慎,麦克阿瑟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麦克阿瑟部下的沃克将军,每次提醒麦克阿瑟都被反驳,但他从不妥协。李奇微将军擅长战略分析,专门找志愿军的软肋,对部下要求严格。韩国将领白善烨圆滑,他屡屡提醒帕尔默,被帕尔默否定后,干脆把阵地交给他,来保存自己。敌对阵营中,既有骄兵帕尔默,也有爱兵如子的盖伊师长,甚至还有颇有见地的士兵。这个士兵被俘后,质问彭德怀:美国钢产量世界第一,中国用什么来对抗?在塑造敌对阵营人物时,电视剧通过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来表现敌对阵营的自傲、狂妄,为抗美援朝的结局埋下伏笔。对于敌对阵营人物的塑造,电视剧从总统到士兵,都塑造得血肉丰满,各有特色,没有脸谱化。

三、革命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塑造方式

(一)还原历史真相

《跨过鸭绿江》中的人物都是“确有其人”,如我方的毛泽东、彭德怀、邓华、洪学智、解方、韩先楚、梁兴初、毛岸英等人,以及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美国的杜鲁门、麦克阿瑟、李奇微,韩国的白善烨,他们的个性众所周知,电视剧按照真实人物、真实事件来还原,没有拔高也没有故意贬低,而是实事求是,连这些人的缺点也呈现出来,如毛泽东抽烟厉害、彭德怀脾气暴躁等。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也被真实再现。在反映大事件的同时,对抗美援朝做过杰出贡献的人物也没忽略,捐过飞机的常香玉,写下《志愿军军歌》的麻扶摇都出现在剧中。

(二)注重生活细节,以情感人

电视剧在塑造人物时,擅长用生活细节来打动人。例如,在入朝之前,反复渲染了毛泽东和毛岸英的父子情,这种父子情符合生活真实。毛岸英要去湘潭拜祭母亲杨开慧,毛泽东叮嘱他,到了老家要有礼貌,要记得喊爷爷奶奶,并且教他方言的叫法。毛泽东抽烟无节制,不按时作息,只有毛岸英劝说才有用;对出兵朝鲜这件事,父子俩的看法一致。这些生活细节表现了“知子莫若父”的父子情。因为有这样的设定,所以毛岸英的牺牲对毛泽东的打击太大,以至于周恩来一直不敢告诉毛泽东真相,这样既符合历史,又符合人之常情。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一年后毛泽东才知道,看完电报,毛泽东双腿一软,差点倒下。在叶子龙面前,他还强忍泪水,让他不要告诉思齐。毛泽东遇到问题就抽烟,但这次,他拿出烟,看着叶子龙手中的火柴,却联想到毛岸英被烈火包围的情景,眼泪慢慢渗出来,叶子龙走后,他才默默流泪。彭德怀回国,自责没有保护好毛岸英,毛泽东却让他放下心理包袱,是岸英主动去朝鲜的,有战争就有牺牲。听说岸英安葬在朝鲜,他嘴里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脸上却老泪纵横。彭德怀离开后,毛泽东一遍又一遍看着毛岸英的遗物和照片,回想着儿子的音容笑貌。电视剧用细腻的手法来展现毛泽东既有伟人的风范,也有儿女情长。 生活细节也表现在对战士形象刻画,在入朝初期,由于补给不足,战士们经常挨饿,所以在飞虎山、黄草岭战役中,都有大量“找吃的”描写,后勤战士在途中遭到敌机轰炸,生命垂危之际,还用手将散落在地的玉米放进口袋中;在长津湖战役中,杨根思部下的一个战士临终前,杨根思问他想要什么,他说就想喝一碗热水。大军在临终前感叹,终于吃了顿饱饭,死而无憾。这些细节符合生活,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催人泪下。从彭德怀到士兵,有一种共同精神,就是官兵互爱,郑锐因为情报送达误时,受到撤去侦察排长的处罚。政治委员刘西元传达处罚决定后,还不忘塞给他一把缴获来的饼干和巧克力。在防空洞中,战士们几天没有进食,通信员捡到一个苹果,从连长到话务员,到卫生员再到伤员,每个人都觉得别人更需要。正因为有这样官兵互爱的良好风气,才创造了战场奇迹。在敌对阵营中,杜鲁门对麦克阿瑟又恨又无奈,于是在艾奇逊面前抱怨“他怎么没有为国捐躯呢?”,对于麦克阿瑟的无理要求,杜鲁门在背后“去他的、去他的”诅咒,将自己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内心焦急不安,但在记者招待会上,还要强颜欢笑,做出亲民的姿态。麦克阿瑟的傲慢也是从他的行为细节来表现的,走路昂着头,戴着墨镜,叼着烟斗;开记者招待会不等记者发问就离开;常常打断下属的话,让他们闭嘴。在人前人后,从来不掩饰自己对杜鲁门的藐视;又如美军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团长帕尔默,白善烨和他打招呼,他傲慢无比,和他握手也不理对方,叼着根粗雪茄,指指自己的军衔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在战场上不理睬白善烨的提示,我行我素。这些细节将一个“骄兵必败”的形象刻画出来。

(三)对比手法的运用

《跨过鸭绿江》在表现人物形象时,擅长用对比手法,驻守盖马高原的战士们三四天没吃饭,最后补给到了,不过是一人一个土豆,还冻成了冰疙瘩,需要在腋窝焐热才可以吃。随即镜头转到美方军队司令部,几个将军正在食用加州牛肉,商量着过感恩节的计划。用美国军人的优越来衬托志愿军的艰苦。在生活场景上也用对比手法,麦克阿瑟有精致的办公室,地图都是沙盘,他可以在室内玩高尔夫;但我国方面,从毛泽东到彭德怀都是纸质地图,还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彭德怀入朝时的办公室和住处是废弃的矿洞、防空洞。同样是领袖和司令的关系,毛泽东在指挥时,和彭德怀等人共同协商,意见保持高度一致;但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却互相攻讦,你说我不懂政治,我说你不懂军事,互相称对方是“横着走的太上皇”“华盛顿的胆小鬼”;志愿军入朝打了几次胜仗,中央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志愿军也一直在保密;但麦克阿瑟却私自访问中国台湾,还自作主张地对中国宣战。双方阵营的对比,可以推导出为什么一穷二白的中国能够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关键就是同心同德与离心离德的差别。

(四)反衬法的运用

反衬手法是用他人的眼光来衬托人物,如古土里阵地上,“冰雕连”就是通过史密斯的角度来衬托的,在冰天雪地中,史密斯带人走过阵地,看着一个个冻僵了还保持战斗姿势的战士,他们悄悄走过,怕打扰到战士。看到战士的信,史密斯弯腰拿起来,让士兵翻译,最后怀着恭敬之心小心放回,感叹道:这是有信仰和荣誉感的战士,庆幸麦克阿瑟没有越过鸭绿江,然后带头向士兵敬礼,用敌方的敬意来表现战士们的高尚。在表现邱少云的桥段中,反复出现潜伏地旁边的河流,暗示只要邱少云打个滚就能灭火,但邱少云却没有利用这条河流。还通过其他人的视角来反衬他的意志坚强,南朝鲜士兵向长官报告,炮弹引燃了枯草,不知道有没有共军埋伏,长官回答,谁会这么傻,被火活活烧死?士兵也觉得有道理,因而释疑。通过战友们因为无法营救而痛苦的表情,邱少云咬牙坚持,最后咬出血来的画面,来表现他的意志[6]。

四、革命题材中人物形象的美学研究

(一)用战争场面烘托人物形象

《跨过鸭绿江》在人物形象表现中,采用了用历史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方式。电视剧中有无数的战争场面,但在表现时有的采用纪录片影像加旁白,有的则是真实再现战争的惨烈。有英雄人物的战争场面采用详细手法来表现人物。例如,收复平壤这样的大事是纪录片加旁白完成,但长津湖战役却用了两集的篇幅,将战士们在冰天雪地坚守阵地,好多天才吃上一个土豆,杨根思送走了自己的所有部下,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过程都详细表现。

在上甘岭战役中,牛保才是通信兵,在枪林弹雨中坚持接电话线,每一个断落的线头处,都有一位牺牲的通信兵,接通的电话线就从牺牲的战士身上通过,最后他被炮弹击中,用自己的嘴巴和手接通了电话线,让自己的身体通过电流,保持了三分钟通话。孙占元、黄继光等人的牺牲过程都被详细表现出来。这些壮烈的场面让人动容。在表现英雄人物时,都是用定格的方式,出现字幕和旁白,来说明英雄人物的事迹,特别强调了英雄的牺牲年龄。在表现志愿军英雄事迹的同时,还表现了朝鲜群众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飞虎山战役中,朝鲜人民将自己的耕牛杀掉给志愿军当补给,在飞机轰炸、大炮攻击的战场上,除了交战双方,还有头顶瓦罐的朝鲜群众在炮火中穿行,他们守候在志愿军身边,给正在打仗的志愿军“投喂”,表现了人们群众对志愿军的深情,更表现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上甘岭战役中,十五个人送补给,开始是一人两个袋,两个水壶,在途中牺牲了十个,剩下的人每人背三四个袋,三四个水壶,人少了,但补给没少,其中的玉米粒被鲜血染成红色。听说有重伤员,这五个人还抬着两个伤员回头,其中一人为了保护伤员引开美国兵,最后引爆了手榴弹。

(二)动与静的场景切换、色彩与悬念的设置

《跨过鸭绿江》场景众多,主要场景有志愿军指挥部、毛泽东办公室、美方将领办公室、总统办公室、朝鲜战场以及板门店谈判场地,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背景和色彩,如毛泽东办公室主要是深黄色家具和书架为背景,典雅而有文化气息,会议室只有简单的单人沙发,显示了我国领导人的艰苦朴素;志愿军司令部前期在矿洞中,简陋、逼仄狭小,符合入朝初期的保密特征,后期才有像样的办公室。美方无论是将领办公室还是总统办公室,都透着豪华气息,考究的办公桌,先进的设备,桌上还有香槟酒、水果,符合当时美国国富的特点。电视剧的表现方式则是不同场景的完美切换,从毛泽东办公室切换到志愿军指挥部,两个室内场景切换后,又切换到战场,展示不同军队的作战情况。从室内场景的静态切换到动态,战场上不是激烈交锋,就是在行军、潜伏。然后又从动态场景切换到美军方面,色彩从满目疮痍变成豪华壮丽。在没有战场交锋的情况下,是贯穿全剧的几个战士的活动,他们是侦察兵郑锐、狙击手陆乘风、汽车兵马金虎。和严肃的司令部、大部队相比,这三个战士活泼、俏皮。他们身份特殊,单独行动机会多,他们的活泼给悲壮的战场增添了轻松气氛。电视剧虽然是战争史诗,但同样设置了悬念,如毛岸英牺牲后,一直瞒着毛主席,观众一直在担心,主席什么时候知道?知道会怎么样?还有志愿军入朝后保密,麦克阿瑟一直坚信中国不敢出兵,他什么时候知道志愿军入朝,知道后有什么反应也成为悬念。由于采用多角度表现手法,飞虎山战役没结束,又转到黄草岭战役,令观众为飞虎山的战士担心。

五、结语

《跨过鸭绿江》是擅长革命题材电视剧导演高亚春的作品,擅长用生活细节表现领袖人物的特点,在抗美援朝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用细节还原历史人物、表现英雄人物的手法,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这一伟大事件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人们缅怀这段历史,珍惜眼前的和平。

参考文献:

[1] 张成.“国族影像”与“人的影像”的叠印: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艺术创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5):59-66.

[2] 王壮,王勇.论史诗级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成功之道[J].北方传媒研究,2021(4):12-15.

[3] 袁正领.从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看战争题材剧的审美价值取向[J].艺术评论,2021(7):98-110.

[4] 王浩.《跨过鸭绿江》:用“全景式、史诗般”承载“不可能”[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1(3):32-35.

[5] 吴迪.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6] 刘小红.电视剧中领袖人物的形象塑造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