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相统一”融入学校思政课堂路径探究

2022-04-29 19:50韩涛董娟娟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高中政治

韩涛 董娟娟

摘  要:“八个相统一”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的、针对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本文分别从“八个相统一”的角度入手,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思政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八个相统一”;高中政治;思政课堂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以政治角度设计思政课程目标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三变”,这三个“变”分别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方法的变化、对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反应的应变、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理解的变化。在“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指导之下,教师开展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深入发掘政治理论知识中的“政治性”。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程目标设计中,教师设计目标肯定会提出“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这属于学理性目标,这一目标驱动之下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知识形成了解。此时教师可以配合设计“政治性”的目标,比如:“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对我国社会的建设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根据时下新闻、领导人讲话、社会成果综合思考,其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指导?”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内隐藏的政治原理,实现学理与政治相统一原则,升华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以集体备课奠定课堂引导基础

集体备课是当下高中政治教师备课的主要形式,在实际过程中,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互相交流与讨论,一起研究“如何让学生主体沉浸于学习,同时还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备课实际过程中,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究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最终形成备课方案为:给学生展示俄国十月革命的真实历史资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资料,设计三个难度层次的问题,同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容展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关系的本质”。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教案,既顾及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同时也通过设置问题、展示资料的方法驱动学生思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兼顾班级全体与个别学生学习需求

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教师可以从学生主体差异角度入手。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均是从“统一”的角度入手的,通过组织统一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知识、思考问题。但是由于学生成长经历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对同一事件、社会现象的理解深度也有所差异。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提出“(1)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必要性、措施与作用”“(2)各小组学生组内分配任务,分别负责提出答案、寻找资料、带领思考与回答问题”。在统一的课堂任务下,各小组学生内部能够进一步细化分配任务,充分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需求,从而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四、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组织“议题式模式”驱动学生探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基础知识无法让学生形成对政治制度、现象的理解。以此,教师需要兼顾灌输式教学与启发性教学,一方面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获取本节知识点;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能力设计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启发学生的思维。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为:阅读教材内容、整理你发现的信息,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提出了上述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思考的方法形成对“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解与主观认识。

五、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课堂关键环节塑造学生思想意识

“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从政治教学的角度理解,就是在传授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积极、健康的元素,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加以塑造。以“综合活动 践行社会责任”为例,本次活动中,教师提出议题为: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如何实现绿色生产、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之后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入地区中小企业与一线生产车间,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环境、周边自然环境中。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之前几节课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议题的思考与交流中。此时教师要把握时机,与学生讨论“若不绿色生产,会怎么样呢?”,引起学生的思考,渗透爱护环境、和谐生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念。

六、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深度学习模式支持学生辩论

政治课程内容丰富,覆盖了国家制度、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哲学与文化的多方面内容,其中富有大量的“思想政治议论话题”元素。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程内容,提出辩论议题,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思想,这样既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构建,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辩证看待社会现象,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围绕“践行社会责任”主题,班级学生就“企业是否应该为了绿色生产适当提高自己的成本”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立场论述“是”或“否”,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社会责任”“个人利益”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多彩社会实践引领学生知行合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这一思想,是贯穿于高中政治教学全过程的。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之后,政治教师加强对课程教学的调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政治现象、利用已学知识参与讨论或者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上述的“综合活动 践行社会责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教学活动,本质上均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指导。

八、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高效德育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念

高中政治教学中,显性教育体现为:课程知识的传授、问题的交流、各种先进思想的呈现,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取某种特质,比如“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中让学生观看“十月革命”思考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之后归纳出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从而发展学生的社会主义观念。隐性教育则体现为各种课堂活动中渗透出来的优秀精神品质、实践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的品质与道德意识等,在“综合活动 践行社会责任”中,学生通过对企业生产及其周边环境的观察,能够发现该企业“严格遵循绿色生产原则,主动控制产量、主动购置绿色生产设备、主动宣传绿色生产思想”,此时能够体会到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对自己社会责任的思考,实现隐性教育。

九、结语

综上所述,“八个相统一”不仅仅是对过去思政教育教学的总结、归纳与升华,更是对未来学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在今后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理解“八个相统一”理念,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精心设计课程目标,还要组织丰富的课程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等,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 周素颖. 七大行动助推思政课创新改革[J]. 教育家,2021(29):51-52.

[2] 金乐. 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思政课实效性建设的三大发力点[J]. 理论观察,2019(10):124-126.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高中政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思考
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状况分析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