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黄锡汝
修辞格,又称修辞手法,是指在某一方面,或语义或句法,对日常语言常规的偏离[1]。修辞格类别有多种划分方法,本文采用外语教学领域接受度较高的余立三的词义、结构和音韵修辞格三分法[2]。修辞格还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分别是描写、美育、强调和委婉[3]。教育部也将“能识别语篇中使用的隐喻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其意义”写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足见修辞格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修辞格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落实高中英语课标理念,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将含有丰富修辞格资源的短视频作为正式内容编入其中。然而,课堂教学观察发现,短视频中的修辞格及其语用功能还没有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加之高中英语教师系统修辞格知识和修辞格教学意识欠缺,短视频修辞格教学面临困境[4]。鉴于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辅以NVivo12分析技术,对高中英语教材短视频中的修辞格及其语用功能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助力教师充分利用短视频中的修辞格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短视频中修辞格及语用功能分布
(一)修辞格数量分布情况
本文对新教材中的15个短视频进行话语实录和反复观察,按照不同模块(M)、不同单元(U)对其中的修辞格进行统计,发现修辞格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模块中的分布相对均衡,在不同单元中分布差异显著。具体而言,M1中单元间的种类、数量差异最大,如U2有5种12处而U1仅有1种1处,M2和M3中单元间差异较小。进一步统计发现,必修模块共有12种77处修辞格,其中结构修辞格有4种45处,分别为联珠、跳脱、反复、排比;词义修辞格有7种31处,分别为夸张、反映、隐喻、明喻、拟人、借代、对照;音韵修辞格有1种1处,为拟声。本文还按照不同主题对短视频中的修辞格进行统计,具体发现如下:首先,在不同主题语境中,修辞格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密度差异明显。“人与自我”主题语境的词汇量为640词,共有3种6处,密度值为0.94%;“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的词汇量为3804词,共有9种42处,密度值为1.10%;“人与自然”主题语境的词汇量为1613词,共有9种29处,密度值为1.80%。其次,在不同题材中,修辞格种类及数量分布不均,譬如“介绍马丘比丘”有5种12处(夸张、拟人、排比、借代、对照),其中拟人、借代各4处,而“两代人的生活方式”仅有1种1处(反复)。最后,不同种类的修辞格使用频率差异明显,由高到低依次是排比、反复、对照、借代和拟人。
综上,短视频中的修辞格在不同模块和不同单元中使用数量较多时种类也较丰富,在不同主题中运用呈现出较大差异。以上统计与分析可以为高中英语教师充分利用短视频中的修辞格资源进行针对性的修辞格教学提供参考。
(二)修辞格语用功能分布情况
通过反复观看短视频,研究者对77处修辞格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并对其类型和数量进行统计。在15个短视频中,修辞格的描写、强调、美育和委婉功能均有分布,描写和强调功能最为突出。其中,排比、借代、对照等9种修辞格具有描写功能,排比、反复、拟人等7种修辞格具有强调功能,排比、对照等7种修辞格具有美育功能,反复、排比等4种修辞格具有委婉功能。进一步观察发现,不同类型的修辞格在不同语境中具有相同的语用功能,一种修辞格在同一语境中会同时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其中,排比具有4类语用功能,反复具有3类语用功能,夸张、拟声、反映的语用功能相对单一。本文还运用NVivo12分析工具对语用功能关联的修辞格、视频题材、单元话题、主题语境进行高频关键词提取并进行了词云分析(如图1)。
由图1发现,修辞格语用功能在三大主题语境中的高频词涉及:描写功能、强调功能;排比、反复、对照、借代、拟人。其中,“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孔子与“仁”(M3U2 Confucius and Ren)、“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攀岩运动(M1U3 Machu Picchu)和汉字(M1U5 Chinese Characters)、“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救助幼象孤儿(M2U2 The Elephant Whisperers)4个短视频中修辞格的语用功能更为丰富,对学生语言素养和语用能力发展更具价值。
二、短视频常见修辞格语用功能分析
为帮助高中英语教师充分利用短视频中的修辞格资源,提高修辞格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鉴赏和语用表达能力,本文选取排比、拟人、反复、对照和借代五种常见修辞格的典型片段,对其进行语用功能分析。
(一)排比的语用功能分析
排比是用平列的句子或词组,把两个或更多的事物进行比较,借以突出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5]。运用排比,能增强语势,深刻且有力地表达观点[6]。分析15个短视频发现,排比具有四类语用功能,最为丰富。例如,在M3U3短视频(Diverse Cultures)中,作者在介绍美国熔炉文化时将排比用于描写纽约市皇后区种族多样和文化多元的特点(You have Hispanics. You have Turkish. You have Arabic. I like that.),使行文结构整齐、节奏明快、表达简练且语义突出。又如,在M3U2短视频(Morals and Virtues)中,作者讲解孔子“仁”的思想和内涵时,连用四个带“to”的排比句(If we can show this love to our own family, we can also show this love to other people around us, to the country, and to the whole world.),描写如何传递爱心、善待他人、塑造良好品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文明和谐关系,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再如,在M2U3短视频(Internet)中,作者介绍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健康时将排比用于教育学生不要在社交媒体上投入大量时间,如不断刷新内容、点赞和回复别人(But…social media profiles could be detrimental to their health, because most people use social media nowadays so it's very easy to become too invested in having to keep updating and liking pictures, and responding to people online.),导致睡眠不足而伤害身体,劝导学生要明智、适度地使用社交媒体。排比的使用,让语言更具有说服力,有极强的煽动性。
(二)拟人的语用功能分析
拟人是把非人的事物当成人来写,把本来只适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名词或代词等用于写物,使读者感到这样的物具有人的属性[7]。运用拟人,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使表现对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并使其特征更为突出感人[8]。分析15个短视频发现,拟人具有三类语用功能,较为丰富。例如,在M1U5短视频(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中,作者在介绍汉字的发展历史时,将拟人用于强调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与传承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China's unified writing system forms a strong bridge linking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ulture of the present with those of the past.),强调汉字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桥梁作用。再如,在M2U2短视频(Wildlife Protection)中,作者将拟人用于描绘幼象孤儿们交友互动、相互学习生存技能和互相关爱的温馨画面(But when they come here,they make friends and they learn to survive together.),幼象孤儿们被赋予人的思维能力和心理活动,以引导学生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三)反复的语用功能分析
反复是用来表现强烈的情感、紧迫的呼吁,强调某种事物的意义,可以形成优美的节奏,分为紧接反复和间隔反复[9]。运用反复,可以增强语气和语势,取得表意充分、抒情强烈的效果[10]。分析15个短视频发现,反复具有描写和强调两种功能。例如,在M2U5短视频(Music)中,作者在介绍世界音乐时将反复用于描写音乐给予“我”的快乐、力量、希望等(Music gave me happiness…Music gave me strength and brought me relief…Moreover, music gave me hope and a sense of satisfaction.),强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反复的运用,使得语义集中,文气酣畅。再如,在M2U4短视频(History and Traditions)中,作者介绍伦敦历史文化时将反复用于描写伦敦是一个拥有众多文明古迹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London is …A city with so many places to visit that you can never find the time to view them all. Samuel Johnson was right when he said that when someone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让人百看不厌,强调其独特魅力。
(四)对照的语用功能分析
对照是把一种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并列起来,以便更加鲜明、更加全面地表现事物的本质[11],其结构匀称、互相衬托,可以使要表现的意思鲜明突出,起到强调等作用[12]。分析15个短视频发现,对照具有描写和强调两种功能。例如,在M1U4短视频(Natural Disasters)中,作者在介绍海啸发生的可怕场景时使用了对照(But as the waves enter shallow waters and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ocean floor, their speed is reduced but their height is raised. As they move onto land, the waves can rise as high as a 10-story building.),通过降低(reduced)和提高(raised)形成强烈对比,描写并强调海啸的来势凶猛和具有的极大破坏力。
(五)借代的语用功能分析
借代是用一种名称来代替另一种名称的方式[13]。使用借代,可以使语言新鲜别致、生动形象,引起人们的联想,加深对事物的印象[14]。分析15个短视频发现,借代具有描写和美育两种功能。例如,在M1U4短视频(Natural Disasters)中,作者在描写海啸的可怕场景时使用了借代(A passing ship may not even notice them…),用“船只”指代“船上的人”,描写海啸发生时的惊涛骇浪、防不胜防以及富有冲击力的灾难场景。再如,在M1U5短视频(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中,作者在介绍汉字的起源时使用了借代(These 3000-year-old symbols, known as jiaguwen, were carved on turtle shells or bones of animals. The jiaguwen can give all of us in the modern era insight into how ancient Chinese saw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into their great creativity in expressing their observations.),用“甲骨文”指代“具有3000年历史的符号”,用于描写古代中国人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在表达自己观察结果时的伟大创造力,具有启智增慧的育人功能。
三、运用修辞格及其语用功能的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短视频的修辞格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言鉴赏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并开发短视频中的修辞格资源,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渗透修辞格知识,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与审美能力。首先,高中英语短视频教材中广泛分布着多种修辞格教学资源,涉及不同模块、单元、主题语境和题材,为教师开展修辞格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语料。因此,教师应增强修辞格教学意识和能力,将修辞格知识融入短视频教学,通过鉴赏修辞格的词义美、结构美和音韵美,挖掘修辞格的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作为数字化资源的短视频,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对发展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具有特殊价值。因此,教师应在短视频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修辞格,在识别修辞格种类、比较是否使用修辞格的差异、对比英汉修辞格差异等活动中体验修辞格之美,提升语言鉴赏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短视频的理解,提升语言鉴赏能力。
(二)合理设计修辞格的赏析与运用活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应在短视频教学中利用修辞格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赏析修辞格的语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修辞格表情达意。首先,高中英语短视频中的修辞格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除常见的描写和强调功能外,还兼具美育和委婉功能,是学生语言学习与模仿运用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应将修辞格语用功能的分析视为短视频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赏析修辞格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从而驱动学生运用修辞格。其次,实现修辞格语用功能赏析与运用的紧密结合,将在短视频中学习到的修辞格知识迁移到教材其他语篇的教学中,融会贯通,相互促进,这是切实提高学生语用表达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并开展修辞格语用活动,鼓励学生在口语表达、语篇写作等任务中对修辞格进行模仿、改写、创作,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输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丰富、真实的语境中提升语用能力。
修辞格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应提高修辞格教学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短视频中的修辞格资源,开发、实施修辞格的赏析和语用活动,引导学生在视听学习中鉴赏语言之美,并通过应用实践内化语言知识,让短视频成为学生提高语言素养和语用能力的载体,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等综合语言能力。
注: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NVivo技术支持下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2019年版)阅读文本修辞格使用情况分析”(项目编号:jykf20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WALES K. 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M]. England: Longman Group UK Ltd.,1989.
[2][5][7][9][11][13]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6][10]李银芳,刘启成.英语修辞格浅论(上)[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4] 马磊.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 2020:5.
[8][12]周瑞英.高级英语常用修辞格赏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4]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刘娜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小学一级教师;黄锡汝系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