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敏
开展STEM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要举措。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笔者基于编程环境,结合高中物理、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展STEM教育,优化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手机编程软件融合STEM教育助力物理实验教学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
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中科学知识的学习意义在于帮助人类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可帮助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是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STEM教育意义重大,但实施起来存在一些阻力:一些学生以为STEM教育是只针对某个学科的教育且偏离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担心会耗费太多精力;还有一些学生以为STEM教育活动只能在学校实验室开展;教师设计的STEM课程难度过大,部分学生常有挫败感。
为克服教学中遇到的阻力,笔者结合STEM教育的要求,以“抛体运动”为例,引导学生在学习使用手机编程软件App Inventor编写程序的同时巩固物理和数学知识,强化对规律和公式的记忆,再抛出考试真题启发学生思考、质疑,借助生活中的物品设计物理实验进行求证,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做实验。笔者设计的系列活动,难度是层层递增的,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执行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情况,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计划用三个课时在电脑室完成。综合高中物理、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笔者设定了教学目标(见表1)。
在物理课堂上,学生已了解“抛体运动”的理想模型特征,接触化曲为直的分析方法。笔者让学生先参与“编写公式,输出轨迹”的活动,再用运动轨迹反过来熟悉物理公式,实现对物理观念的理解的螺旋式上升。
(一)编写语句,输出运动轨迹(以平抛运动为例)
学生刚接触App Inventor,对组件设计和逻辑设计还不熟悉。笔者先用简单的程序语言帮助学生熟练操作并模拟运行,让他们体验编程的乐趣并收获成就感。此外,理想模型方法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学时,笔者通过平抛运动这个理想模型渗透物理方法,为之后研究非理想模型作铺垫。
主要编程语言如图1所示,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
教学时,笔者先展示主要的编程语言。输出轨迹时,学生遇到诸如显示轨迹不多等问题,这时笔者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查阅资料,小组展示
分析物体运动时,需要考虑阻力。笔者提出问题:什么时候需要考虑阻力?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查阅和收集资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去哪里收集资料,如何收集资料。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登录某公共图书馆注册,免费下载论文。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充分交流,有效表达。
(三)问题引导,掌握语言
笔者提出问题:若小球的水平速度为0,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重力的1/5,且与地面碰撞后总是以原速率反弹,如何编写程序语言?
小球反弹的编程语句,如图3所示。
由于小球受到阻力,向上和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不同。笔者要求学生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再应用选择语句:如果……则……否则……
受力分析语句如图4所示,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注:原运动轨迹为直线,为方便演示而改为曲线)。
掌握并恰当运用语句,如输入和输出语句、赋值语句、选择结构语句等,是高中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先想象小球的运动轨迹,再用编程的方法实现运动轨迹的可视化。图5中的运动轨迹生动形象地显示了阻力的作用,这也为我们开展下一个活动(求运动轨迹的长度)埋下伏笔。
(四)应用数学,融合教育
在上述活动的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若小球的水平速度为0,阻力f=0.2mg,落地时离地高度为h1,请计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路程s。
解法1:用动能定理。
学生用全程法分析问题:mgh1-fs=0,得到s=5h1。
解法2:由数学归纳法。
第一次反弹的高度h2=2h1/3;
第二次反弹的高度h3=2h2/3;
……
由此归纳得第n次反弹的高度为
即为等比数列。
学生应用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sn=h1+h2h3+…+hn,公比为q= ≠1,得到
最后解得走过的总路程s=5h1。在此,笔者再提出新问题——如何用流程图表示求解过程?笔者设计的流程图如下(如图6)。该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编程中的循环结构。教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流程图编写循环语句(如图7)。
笔者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感悟什么是物理学,就是基于观察与实验,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在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活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同时,处理好数学、物理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唯有这样,学科才会融合互促,学生综合能力方能提高。
(五)大胆质疑,设计实验
笔者先用一道高考题作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019年全国Ⅰ卷第18题: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8)。上升第一个H/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H/4所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t2/t1满足()。
A.4< <5 B.3< <4
C.2< <3D.1< <2
教学时,笔者不仅要求学生理清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指导他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
基于该试题的情境,笔者提问:虽然题目中说不计空气阻力,但是运动员向上跳起时真的可以忽略阻力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来得出t2/t1的大小,实验器材不限,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手机等。
对于该问题,笔者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将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开放性的生活场景作为任务情境来教学,可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达到STEM教育的目的。
关于探究运动员竖直向上跳起是否可以忽略阻力,学生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手机应用市场上已经有记录加速度的程序,可以尝试将手机带在身上,再原地垂直起跳。
方案二:应用App Inventor和手机自带的加速度传感器,自行设计出记录加速度的程序。
如何设计实验来得出t2/t1的大小,有学生受到平抛运动实验中求重力加速度实验的启发,提出如下实验方案(见表2)。
还有一些学生提出,用秒表或者手机的连拍功能来记录时间。笔者鼓励学生敢于去设计和实践实验方案的精神,并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
该活动与生活中的情境密切相连。笔者为达成实验目的,设置问题情境,从科学探究的角度设计实验方案或制作实验器具,为学生参与创新和实验活动搭建平台,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周围的物品也作为实验器材,实验室就在身边。
三、结论与反思
STEM教育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着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STEM课程不只是针对某节课,而是针对系列课程或者活动,学科融合教育的理念应该贯穿整个系列课程。教师设计并实施难度递增的系列课程,有利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STEM教育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应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要有全局观,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研究”(编号:ZC2020013)、广州教育学会的立项课题“中学物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编号:KTLX1202030673)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祝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