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流浪者

2022-04-29 00:44杨远远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德南德堂兄

《红牡丹》描写了清朝末年的年轻寡妇牡丹冲破一切束缚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故事。主人公牡丹崎岖坎坷的寻爱之路﹐同时也是一个女性从构建浪漫理想到美梦破灭﹑筋疲力尽屈从现实的精神流浪之路。《红牡丹》可以说是继《京华烟云》出版二十年后,六十六岁的林语堂先生甩开束缚,富有“白日梦”色彩的纵情书写。

主人公牡丹不顾传统礼制,想冲破婚姻的枷锁与初恋情人金祝长相厮守,然而金祝软弱不敢休妻。美梦破灭后,牡丹爱上年长的堂兄, 堂兄成熟稳重下的理性同时又显露出不可磨灭的平淡与枯燥,饱受压抑的牡丹于是移情别恋天桥拳师。拳师入狱,牡丹在人生的低谷期和寂寞中与著名诗人安德年轰轰烈烈相爱,却因安德年丧子不得不忍痛割爱。历经风波后的牡丹最后断然嫁给出狱的拳师,结束了漫长的迷茫之路。四段情史,惊世骇俗的痴恋使她以“红牡丹”的身份在街头巷尾传唱的《红牡丹谣》中红极一时且流传日广。

《红牡丹》以女性为主人公让我们看到了林语堂笔下爱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寻寻觅觅的牡丹如同游走于清朝末年的精神流浪者,她穷尽青春所有精力去寻找理想真爱。本文将从情与欲、名伎与闺秀、风流与压抑、浪漫与现

实四个方面分析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在追求爱情理想时其精神的流浪与漂泊。

一、情与欲

牡丹对浪漫爱情的追求,实则与“欲”密不可分。她自以为“欲”为“情”服务,而在当时那个年代,象征诱惑的牡丹之所以能捕获一批优秀男性,与牡丹在某种程度上是“欲” 的化身密不可分。

牡丹的“情”源于何处?牡丹对爱情的见解是异于他人的。如何理解牡丹疯狂的“情” 源于何处对弄清其内心中“情”与“欲”之争至关重要。张洁在《无字》中也曾探讨过此问题: “读过《啼笑因缘》《秋海棠》的叶莲子,还能嫁给那些除了打仗,就是抽大烟、赌博、嫖窑子的军人吗?”张洁借主人公吴为之口道出小说对女性的“危害”,叶莲子、吴为甚至是牡丹都不免犯下这个错误——没有弄清楚“小说是小说,日子是日子”这个极为简单的道理, 即误以为小说中某些爱情价值观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适用于自己。

所以,十三岁就开始看《牡丹亭》并极为熟悉此曲的牡丹又怎么可能爱上俗气的丈夫费廷炎?在婚姻中她不断将丈夫费廷炎与情人金祝对比。丈夫病逝,牡丹抵制传统守节而大胆追求自己的想法,正如《牡丹亭》中所言“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牡丹渴望由自己掌握“情”。

掌握了“情”的牡丹逐渐意识到对“欲” 的渴求。如她与金祝每次难得的重逢离不开旅馆,与堂兄孟嘉的桐庐初夜热情似火,与诗人安德年偷偷幽会缠绵悱恻。牡丹并未意识到情与欲的区别,在牡丹的“爱情”流浪中,如果说初恋情人金祝是温儒俊丽,那么身为翰林的堂兄孟嘉则是极富修养的清醒克制,如沐浴温泉。安德年在牡丹看来是同时兼备英俊、年轻、成熟又浪漫得不可救药的诗人。这三个男性皆符合牡丹浪漫爱情所需的角色。

然而抛开她为金祝等待、哭灵,与堂兄一见钟情,痛别安德年的浪漫成分,将人物进行对比可知:与丈夫费廷炎相比,金祝是“欲” 的化身,此时牡丹深爱金祝。她毅然决然对金祝说:“我准备放弃一切,牺牲一切,好长在你身边。”堂兄与金祝相比,堂兄孟嘉给了牡丹所有的爱,是“情”的化身,牡丹享受情, 可时间一久,欲的缺失令牡丹离开了堂兄。傅南德无疑是象征欲的金祝的替身,从牡丹最后向白葳的倾诉“你别弄错,我并非不爱南德…… 只是我再也无法感受你所深知、我过去感受的那股狂劲儿了”和“我拥有肉体之爱,但愿成为多子多女的母亲”中我们可以看出流浪者牡丹在筋疲力尽后,与不识字的农夫傅南德—— 一个令牡丹谈及时面带羞涩,让她说出“他外表相当英俊。他能满足我……这方面有时候叫我惊叹”这样的话来的男人——的婚姻无疑宣告“欲”战胜了“情”。

“欲”的胜利不只是饱经世故后的妥协, 追根溯源,其实早在初识拳师傅南德,不满堂兄孟嘉时,“欲”的需求与期待满足的渴望已经在牡丹心中此起彼伏。日后,孟嘉翻阅牡丹日记时发现他的肉体对牡丹而言缺乏热情。牡丹困惑:“我不懂爱情——世上最大的秘密, 庄严与可笑,兽性与灵性的混合。可能吗?不需要肉体激情能有爱吗?哪一个女人不希望被心上人毁灭﹑穿透﹑搞乱和蹂躏?”

在灵与肉中,清朝末年的牡丹选择了以“欲”为代表的肉,表现出她对当时那个年代对女性严苛要求的一种反叛。

二、名伎与闺秀

普通家庭出身的牡丹也算衣食无忧,但与时时保持大家闺秀姿态的妹妹茉莉截然不同。从外在形象来看,牡丹最典型的姿态是慵懒无力。尤其是她的眼神,全书借孟嘉、茉莉、安德年和傅南德之口多次提到,牡丹有一双媚眼, 迷迷蒙蒙。她的大胆、疯狂,加上美艳的外貌为其形象增添了几分妖媚、狂野。从行为来看, 牡丹听到民间曲艺凤阳花鼓后不是矜持做作, 而是跟着一起唱,在众人的掌声和踢起的阵阵浓灰中,不禁随节拍摇摆,感到心里很快活。单这一点便与传统意义上的闺秀毫无关系。她会在与堂兄相爱时,献上一个热吻,在堂兄宽衣时,主动“把袜子和衣服一件件丢在床边的地板上”。她追随本心、本性,追求自由,浪漫多情不失洒脱。

如《红牡丹谣》所传唱的“芳心可比四月天, 阴雨无定时……生得天仙冰雪姿,心性似常人, 人人叫她浪荡子,春意满人间”,林语堂在牡丹身上寄托的并非一般大家闺秀之情。牡丹非放荡之人,一心追求爱情和婚姻。“无情无义” 虽极富贬义,但“无情无义”对于未经世事的深闺女子来说实属不易,不谙世事必然导致缺失饱经世故后的冷静与果断。所以,牡丹邂逅堂兄孟嘉后意识到与初恋情人金祝的结合毫无结果,便迅速斩断。移情拳师傅南德后,她留下一封信当即与堂兄一刀两断——“别来找我, 我要从你的生命里完全绝迹”。从金祝至死仍含恨不肯释怀,堂兄大病、婚后仍难忘旧情来看,牡丹确实带有闺秀普遍难做到的带有名伎意味的狠心、决绝。

此外,从男性群体视域来看,除傅南德外, 其他三个皆为才子,伴于风流倜傥才子身侧的牡丹,其身份便有了特殊意味。不同于晚清名伎精于应酬,林语堂对牡丹的塑造更多带有知识分子情怀,类似红粉知己、红袖添香。其中游玩山水、桐庐一夜、英雄救美等情节正是知识分子极富浪漫幻想的彰显﹐此情此景下的身边女子多为香艳迷人的形象,与闺秀身份便格格不入。最值得琢磨的便是在那个年代,书中男性对牡丹“黄花闺女”(即处女)情结的默契消失,对牡丹寡妇身份的消解更使得这个人物划离“闺秀”身份,带有“名伎”色彩。

当然,林语堂对牡丹寄予了更深的情谊, 绝非普通名伎不过美貌、才情泛泛。上元节夜, 牡丹受邀入席,“‘红牡丹光临的消息传遍全社。名妓们尤其报以好奇的目光”。夹在名伎和男性中的牡丹初遇安德年。安德年得知牡丹即为哭灵的红牡丹后将她带出酒席,林语堂借安德年之口表现牡丹的与众不同:“你不适合和那些搽脂抹粉的姑娘待在社里……你与众不同。你真妙,真妙!”由此也可窥见林语堂之所以将牡丹提升至更高层次,在于她至情至性、浪漫梦幻的爱情想象与追求。

林语堂在怀着这样的情怀塑造牡丹时,主人公牡丹便不得不在双重身份下游离,一方面她要应对世俗偏见和父亲的管教,另一方面又要遵从本性、寻找理想。牡丹的精神流浪也因此更富有世俗与超于世俗的浪漫成分。

三、风流与压抑

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讲道:“知道如何善用语言,知道如何以语言介入,是知识分子行动的两个必要特色。”因而叙事文本成

为知识分子对社会体验、人文关怀的记录,同时也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介入,它表现了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同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也隐藏着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另类想象。从这一点来看,林语堂在构筑《红牡丹》时,围绕在牡丹身边的男性形象不可避免地潜藏着林语堂作为知识分子本身的思考与想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翰林梁孟嘉、诗人安德年。这些可谓是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流露出对风流浪漫的渴望以及内心的压抑,一方面这确实满足了牡丹极富诗意的浪漫想象,另一方面也使得牡丹的流浪之路越加坎坷崎岖。

牡丹离开导致孟嘉感情失败的原因有二: 一是年近四十岁的梁孟嘉无论是年龄还是过于平静稳重的成熟,都因缺乏激情而使他浓烈的爱显得寡淡乏味;二是堂兄妹关系的加持下, 两人毫无结果的未来并非牡丹真实所愿。婚姻对牡丹而言至关重要。事实上,在两人未分开之前,孟嘉已想出一条合法成亲之计,好几次想要告知牡丹﹐但却因牡丹的冷淡迟迟退缩, 最终“他把这个想法埋在心内,永远不再提起”。在此之后与茉莉重施此计,再遇牡丹回忆往事时,其懊悔或多或少存在。孟嘉的退缩、妥协, 感情中的逆来顺受一次次加重了牡丹离开的决心。反过来看,表面上是牡丹主动决绝离开孟嘉,实则是孟嘉再次将牡丹推向流浪。

夜伴红袖添香并非孟嘉不想,他看似尊重牡丹离去的选择,实则从牡丹的无奈中也可以看出,用情至深的堂兄孟嘉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甚至挽留的缺失未尝不是其懦弱的体现。孟嘉类知识分子,压抑大于风流,与牡丹渴望的浪漫背道而驰。

较之沉稳冷静的梁孟嘉,安德年则多了许多知识分子难得的勇敢和疯狂,甚至坦荡。从他毫无心机地向牡丹承认家事,牡丹松了一口气来看,这种坦荡也带有天真真挚的色彩。两人坦陈对生活的不满,对新爱、新生活的渴望, 牡丹全身兴奋得发抖,“热烈吻他的面庞”, 他紧抱着牡丹,“嘴唇饥渴地狂吻她”,如同久置的干柴在“新爱”的火花下得到点燃释放。两人大胆计划私奔,但安德年儿子的突然病亡迫使他们的美梦幻灭。面对承受丧子之痛、美梦破灭、濒临崩溃的安太太,这个时候毅然果断做出决定的不是人人敬仰的诗人安德年,而是遭人非议的“红牡丹”。

安德年一面佩服牡丹的果断,一面怀疑自身也许并不能贯彻原先的计划。无论在以后与牡丹的相遇中他怀着多么深厚复杂的感情,此刻丧子之痛使他抹杀与牡丹的过去:“他体会到十二年来他太太对他多么好。他对自己说, 他真心爱的是妻子,他迷恋牡丹可以说是不相干的事件。”事实上,诗人安德年并没有体现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担当,哪怕是一个决断。他是顺应牡丹的选择、家庭巨变、社会所需。

林语堂设置此类知识分子形象,首先肯定了知识分子能给予女性幻想中的浪漫,同时也批判了同为知识分子骨子里挥之不去的软弱与无奈。正是这样的风流、压抑使得牡丹的流浪之路越加崎岖坎坷。

四、浪漫与现实

牡丹接二连三的失败无疑表示其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知金祝、安德年已婚,与孟嘉有无法消除的堂兄妹关系却依然与他们相爱,对于爱情,牡丹是盲目且无助的。但深层分析文本,牡丹对理想爱情的构建又拆毁无疑是浪漫与现实较量下的结果。她与初恋情人金祝情投意合、情欲协调,现实却是金祝不得不娶家境优渥的女子,以永远不可能解脱的已婚身份与她幽会,拼凑毫无未来又只能掩人耳目的爱情;牡丹与翰林孟嘉迅猛短暂的爱情,其红袖添香如梦一般的美好完成了中国读书人的浪漫遐想,但现实是灵肉无法真正齐行,红袖厌倦离去;和安德年如救赎般干柴烈火的爱情被丧子之痛的暴雨熄灭、戛然而止,再多的梦幻也得屈服于现实。

浪漫与现实的较量下,牡丹所追求的浪漫显得极富幻想色彩,不切实际。她确实具有过 人的美貌和勇气﹑为爱不顾一切的大胆与冒险 精神,但这些一旦从男性的视角来看:至死不 肯原谅牡丹的金祝曾咬牙切齿、破口大骂她是 “狐狸精”,温文尔雅的梁孟嘉也不禁心中痛骂。牡丹过人的魅力在现实中显得苍白无力。这些 深爱她、永远无法忘记她的男性,如何凭借自 私自利、软弱无能助牡丹超越现实?牡丹一心 构筑的真爱理想实则不堪一击。不仅仅是女性 对爱情的不切实际,还包括男性的自私软弱, 这些注定牡丹在未明确其自身局限的情况下, 精神流浪之路不仅坎坷难行且注定头破血流以 失败告终。

五、结语

最终,牡丹嫁给傅南德,这是情屈于欲、浪漫屈于现实的妥协与必然。女性在半封建社会下,凭借一己之力如何战胜漫长坎坷的流浪, 从而乘风破浪实现理想?林语堂并没有给出答案。即使作者不忍牡丹受苦,赋予农夫傅南德诸多优点(老实、有田产、年轻),但结尾牡丹坦诚于好友白葳的一封夹杂自相矛盾、自我安慰、自我说服的长信,揭示其坎坷命运的答案所在——牡丹如同她所爱的男性知识分子一样,在精神流浪中最终妥协顺从。

[ 作者简介] 杨远远,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 单位为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安德南德堂兄
良心的指引
手机噩梦
幻游
向日葵的理想
堂兄故事
有时真想,和故乡谈一谈女人
新能源公司获中国首张2.5MW风机TUV南德GL型式A级认证证书
那一片救命的蝴蝶云
拯救妈妈的蝴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