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管弦乐欣赏教学实践

2022-04-29 00:44陶陶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管弦乐器乐欣赏课

陶陶

疫情防控期间,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开展高效的音乐课教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甚至实现平时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期许,这是需要我们重点思考的内容。本学期,笔者主要承担六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任务。《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通过“欣赏”,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表现形式,感知、理解音乐的体裁与风格……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以上述内容作为指南针,笔者选择鲍元恺先生创作的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中的《小河淌水》作为教学案例,重点分析疫情防控期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效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激趣:让微课来帮忙

在以往的高段音乐课教学中,笔者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欣赏课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面对冗长的作品,学生往往听不进去,也听不懂,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少,甚至上到一半有学生已瞌睡连连,而教师教学欣赏课时往往也会捉襟见肘,上不出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对器乐作品产生聆听兴趣就变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环节设置上下功夫。

微课对于新时代的教师已经不再陌生,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如何将其有效地运用在线上音乐欣赏课上是需要音乐教师迫切思考并谨慎付诸实践的问题。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微课具有如下特点:教学时间较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时长一般为5~8分钟;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中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境化,趣味性较强;等等。因此,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的这些特点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课学习兴趣最恰当不过,可能还会出现传统课堂上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以管弦乐作品《小河淌水》为例,试论线上管弦乐欣赏课上如何处理教学激趣问题。

(一)以轻松的游戏方式作为开始

在本课导入环节,笔者设置了“民歌连连看”的小游戏。一听到“连连看”这个词,学生立马精神百倍,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这个环节是播放4段学生学过的民歌主旋律,优美动听又耳熟能详,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分辨歌名与所属地区。在听辨《编花篮》时,教师又用几句方言进行简单提示。学生捧腹大笑,一下子就能根据方言的显著特点说出此民歌所属的地区,过程轻松幽默,在快乐学习中既复习了民歌知识,又快速地进入教学情境,被吸引到课程中来。

(二)基于学生熟悉领域、已有知识做诱饵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虽然是聆听《小河淌水》的管弦乐版本,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笔者以学生喜欢的歌唱方式引入新课。在初听乐曲环节,笔者首先播放了宋祖英演唱的《小河淌水》声乐版本视频,演唱家精美的民族服饰、动情的歌声以及华丽的舞台场景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学生听完后,教师要进一步启发他们思考歌曲艺术场景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并安排学生带着体验到的情感深情地模唱前两句。对于管弦乐,学生感到很陌生,但唱歌是他们熟悉且乐意做的,而歌曲的主旋律恰好是管弦乐版本的主题音乐,这非常重要。在这一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被激发出来了,也熟悉了管弦乐作品最重要的“主题”,大部分学生在多次的模唱中不经意地记住了管弦乐作品的主题。接着,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听一听,刚才我们模唱的旋律在这首管弦乐作品中出现了几次?”经过一系列铺垫式的引导,大部分学生能竖起耳朵聆听,生怕自己漏听任何乐句。这样的聆听才是主动的、带着思考意识的,能够让学生明白主题是一部管弦乐作品的灵魂。

(三)更换聆听版本

一首作品要想让学生听得懂,听出内容,需要反复聆听。小学生面对冗长的作品,一次完整的聆听需要相当的定力,更别提反复聆听同一版本了。因此,本课在乐曲初听时选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在复听的时候,笔者更换了瑞士罗曼德乐团的演奏版本。这样学生在第二次聆听时会想要看一看外国人是怎么演奏中国乐曲的,他们对我们国家的民歌文化了解多少。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学生在反复聆听时会更有兴趣地动脑思考。

(四)反复聆听的同时“找点事儿做”

如果说小学生第一次聆听的兴趣是100%,也许在第二次聆听时兴趣就会减弱到50%,等到第三次聆听时兴趣可能几乎没有了。为了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教师可以给学生每次聆听“加点儿料”,让学生变着花样地听。例如,在本课的初次聆听中,笔者让学生思考乐曲中的民歌旋律出现了几次,并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复听时可以让学生听辨有哪些演奏乐器,再次聆听时让学生边听边有感情地哼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管学生聆听几次,每次活动内容都很丰富,学生就不会停止思考,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二、生动有趣的线上音乐欣赏课,录课软件来参与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线上课程有着天然的优势,促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录课软件、浩瀚的网络图片、音视频资源,实践并丰富教学活动,让课程更加丰富有趣。为了凸显线上教学的趣味性,体现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优势,笔者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甄选出符合学情的音频、视频与图片,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他们的学习视野,让音乐课程丰富多彩。本课程中有代表性的教学环节及其设计意图如表1所示。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新突破

本节课讲解完之后,笔者积极进行课后反思,总结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开展线上小学高段音乐欣赏课高效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养成器乐作品聆听习惯进而获得美育体验。笔者认为,管弦乐欣赏课教学中应当关注以下几点。

(一)听宏观,对比声乐关注器乐形式的艺术表现力

小学生对声乐的关注度很高,学唱歌是他们较熟悉的音乐学习方式,如何在宏观上让学生了解音乐表达,不仅只有唱歌这一方式是教师首先要运用的,音乐的表现除了声乐还有器乐,管弦乐则是器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了解这些才能进一步地介绍管弦乐队以及管弦乐作品,否则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管弦乐,也不了解管弦乐的地位其实与声乐并列。

在此基础上,管弦乐欣赏教学还应渗透器乐在音乐表现力方面与声乐特点的比较,进而让学生首先从宏观角度了解器乐形式。例如,本课上,针对民歌《小河淌水》,教师既引导学生聆听了宋祖英演唱的声乐版本,又聆听了管弦乐演奏的器乐版本,并设问“两个版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两种音乐表现方式在表现力上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诸多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提示,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并做出诸如这样的回答:“声乐是人演唱的,有表情,有歌词,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与含义一目了然,从表情上也能感受到情感的表达程度更细腻”“管弦乐队乐器多,演奏气势更恢宏”“管弦乐队乐器丰富,每种乐器的音色不同,表现力更丰富,情感表现梯度更多样”等。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将器乐放在与声乐并列的平等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就会关注器乐作品。

(二)听结构,关注作品主题

在端正器乐作品“地位”、宏观了解器乐形式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听出门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部作品的结构分析是我们开启它的“金钥匙”,教师不可能要求小学生像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样学习曲式分析、理论地了解作品结构,他们只需抓住作品主题便可分析出作品的大致结构,为进一步理解音乐指明方向。例如本课中,笔者通过模唱民歌旋律的方式让学生首先牢记主题旋律,紧接着在初听管弦乐版本时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数出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听到之后做出体态反应,进而引出三段体的结构,复听时再根据音乐给“引子”“尾声”的提示,强化学生对作品结构的进一步认识。这是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符合学情的管弦乐结构分析法。

(三)听内容,关注作品情感表达

在了解作品结构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音乐表达的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艺术,进一步与作曲家、演奏者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欣赏境界,因此关注作品的情感表达尤为重要。本课在环节设定上没少在情感体验上下功夫,首先在聆听声乐版本时,让学生在宋祖英的演唱与歌词的有感情朗读中体会作品描绘的艺术场景,体验阿妹对阿哥的思念之情,并融入感情地模唱。设置这样的环节是为了借力,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方式引入,让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管弦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其次,在复听管弦乐《小河淌水》时,分析每一件演奏乐器音色的同时,让学生为这件乐器演奏乐段的情感热烈程度用“星级制”评级,分段体会三个乐段的情感表达,最终得出这样的情感分析结论:三个乐段的情感表达一次比一次强烈;不同乐器利用其音色的表现力,将三个乐段表达的阿妹对阿哥的思念之情逐步推向高潮。这样附加情感分析的聆听才是有共鸣的欣赏,所谓“音乐打动人心”在学生的身上真的实现了,美育的目的也达到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艺术美,有了创造美的开始。

(四)听细节,关注乐器

管弦乐作品是以管弦乐队丰富多彩的乐器为载体的。欣赏管弦乐,了解管弦乐队与乐器是必不可少的,以乐器特点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是很直接的引导方式。例如本课在复听管弦乐版本时,为了分析三个段落的递进式情感表达,笔者选择从讲解乐器的音色入手,如英国管弦乐音色苍凉幽美,适合演奏舒缓、平稳的旋律,表达平静的心绪——演奏乐段1的情感表达是平稳的、安静的——再次聆听乐段1进一步感受;长笛的音色明亮,技巧华丽,是乐队的主要旋律乐器——演奏的乐段2音色舒缓明亮,情感表达更进一步;以小提琴为代表的弦乐组是乐队的灵魂乐器,技巧高超——演奏的乐段3气势恢宏,表达情感最为炙热。如此以乐器的音色分析入手得出三个乐段情感表达不断升华的结论,这样既介绍了乐器知识,符合课程标准对高段学生乐器掌握的要求,又引导学生关注到乐曲的细节——音色,还进一步体验了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本文以管弦乐欣赏课《小河淌水》的网络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思考并尽力解决诸如“如何让小学生对聆听管弦乐作品产生兴趣”“如何让小学生听懂管弦乐”“如何提高小学高段管弦乐欣赏教学效率”“管弦乐欣赏教学如何达到美育目标”“小学高段管弦乐欣赏课如何实现高效教学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音乐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管弦乐器乐欣赏课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失控”乎?“掌控”是也!——鲁肯斯《失控》管弦乐配器技法拾趣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展演在北京举办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对管弦乐《玄梦》的音乐研究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